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破解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在流动性存在相对过剩特征的背景下,提出了有效破解流动性过剩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的流动性问题逐渐成为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和待投资的资金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导致货币贬值和商品、劳务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当货币超发时,银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货币发行,通过降低储蓄利率等方式对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加以控制,保持预期货币存量的均衡,避免引发物价持续上涨.本文将对经济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简单介绍,目前这一现象已成为全世界经济运行的普遍现象,本文将着重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已逼近甚至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本文介绍流动性过剩的判定和我国存在的流动性过剩,进而分析当前我国并未陷入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流动性过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伟 《生产力研究》2007,(19):87-88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为大量货币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从而引发短期内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在我国,流动性过剩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推动房地产投资增加,价格上涨。缓解流动性过剩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方法是拓展投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5.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正受到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的冲击,这将给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极大冲击,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并被普遍认为是近几年来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如何测度经济体中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理论界和管理部门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为理论视角,提出了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概念和及其定值方法,并以该方法对1999-2007年的实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体在1999年1月-1999年10月、2002年7月-2004年8月,以及2005年5月后的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并且辅之以其它政策工具吸收沉淀于银行体系和流通领域中过剩的流动性资产,应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对流动性过剩的定义较为模糊,并且流动性究竟过剩了多少?学术界至今尚无公认的测度方式,本文将对流动性过剩重新定义,运用IS-LM模型来测度流动性过剩的程度.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末,我国流动性过剩程度已达13万亿元人民币,储蓄投资缺口和外贸缺口的持续扩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过剩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甚弱.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考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许多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商业银行成本收益角度出发,通过对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问题.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2004年以后才在我国经济领域中明显展露出来的.文章系统考察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产生作用:分业经营体制下存差规模快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
孟祥昇 《经济》2007,(4):35-35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流动性过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相似文献   

11.
货币需求、金融资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梳理发现,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存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抽取效应,这两种机制解释了用交易方程计算的流动性过剩状况。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入代表经济资本化和货币化的变量M′和M″,对货币需求方程进行修正,说明流动性过剩可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2.
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得大量国际游资涌入我国,而我国外需拉动型经济结构又使国内外汇储备激增.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不健全和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在界定流动性过剩概念和确立其评判标准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征及内源性,进而从优化政策环境,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邵捷 《新经济》2013,(26):22-22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流动性货币剩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形势中的一种常态.本文从全球经济复苏现状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生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应对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最近,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议论颇多,议论的焦点是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本文基于既往研究中值得深思的四个问题,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构成出发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判断标准及影响因素进行界定,以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成因的微观视角管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无必然的直接联系,并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不同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货币总量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宏观流动性过剩与微观流动性不足的悖论现象,一方面,广义货币存量M2已经突破110万亿元,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性偏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某些国有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等问题。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通过数理模型分析我国流动性风险的微观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仅从国有和非国有企业资本投入要素的微观角度看,非国有企业贷款比例低导致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恶化,也即金融抑制政策形成的所有制歧视将导致我国出现流动性风险。因此,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提高企业效率等是防止我国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微观手段。  相似文献   

17.
张宏彦 《当代经济》2007,(21):116-118
近三年来,我国对于"流动性过剩"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从银行业渐渐扩大到了全社会,但笔者认为对"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理解上的混淆使得各方在探讨问题时着眼点不同,不易达成共识.笔者试图从"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入手,对中国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骁驰  朱江 《时代经贸》2008,6(8):109-110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产生既有战略选择上的因素,又有制度安排上的因素,也有政策上的因素.本文拟在对当前的形势进行较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分析流动性过剩的内涵、成因,提出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严重威胁着经济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分析流动性过剩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朝霞 《经济师》2009,(1):191-192
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管理层等多方高度重视。文章从界定流动性的内涵入手,对引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