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朝  钟兴明 《中国报业》2012,(14):186-187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替代的身份和标志。文化传媒是传媒业当中的一个延伸领域,用现代的传播手段,通过传媒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传播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是文化的本能。文化需要传播,文化也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文化在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有具备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和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身的企业文化,通过自己独立的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充分运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本文简要论述企业文化的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企业文化的功能,并且探讨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所具有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创新文化的构建,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二是立足创新环境的建设,弘扬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三是依靠文化产业的承载,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刘亮 《商业文化》2007,(4):15-16
合规的制度和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短期工作,应该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企业的长远目标。只有用长远的眼光,企业才能明白为什么要建立合规制度和文化。既守规矩又勇于创新,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做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语言符号与语言所代表的国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符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形成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随着国家发展和语言功能的逐渐开放,语言符号在不断促进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反过来语言符号同时也受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并间接地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在不同国界不同国家,只有交流、沟通,文化才能得到认知和发展,而这个过程的实现要借助语言的互译,所以,翻译的本质就是文化信息的不断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唐庆臣 《北方经贸》2009,(2):108-109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等三大方面。将企业文化之道落到实处,应注重价值观宣灌的宗教化;价值观体现的人格化;价值观外显的惯例化;价值观传输的故事化;价值观载体的视觉化。  相似文献   

7.
邵艳梅 《商场现代化》2007,(19):252-253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很多企业通过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把企业文化简单化、把企业文化共性化、把企业文化手段化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不仅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而且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员工,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一些知名商品品牌翻译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提出只有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品牌翻译才能为目的语国家民众所喜闻乐见;相反,与销往国家民族文化相悖的品牌翻译必会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9.
<正>交通文化是交通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工作精神、价值观念、制度内涵和道德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既涵盖了交通行业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是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用共同理想凝聚人心,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交通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因素是一个行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它是提升交通文化建设和增强交通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交通文化建设的内涵,首先,应突出交通人员的主  相似文献   

10.
对加强商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业竞争,实质上是商业文化的竞争。只有掌握、运用商业文化,才能赢得市场,成为竞争的胜利者。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商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一、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强商业伦理文化建设。商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商业伦理文化建设。我们理解的商业伦理文化,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其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张议元 《江苏商论》2005,(12):60-61
在品牌竞争的时代,只有争创名牌,才能脱颖而出。名牌是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优秀的品牌都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积淀着特定的文化精神,体现着独特的文化现象,闪耀着人文营销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沈晔 《商业文化》2006,(8):82-84
我国商业企业与国际商业企业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实力上,更主要体现在文化上。国外商业企业无论是商品文化,还是商业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和环境文化,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商业文化竞争力。我国商业企业只有提升文化品位,与国际接轨,才能赢得发展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说,商业文化是最终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培虹 《商》2013,(2):20-20
企业文化具有指导、凝聚、规范、提升等作用,但首要的作用是引领作用,其前提条件是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先进性,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只有一流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流的企业。厚积薄发,须文化积淀;实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了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我们只有沿着开拓者的足迹,攥稳接力棒,不断探索实践着文化兴企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吴佳朦 《中国市场》2014,(33):120-121
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国家的综合实力竞争关键在于人才,高校又是人才的发源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普通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彰显,也是塑造高校良好的声誉和形象的体现,只有正确地认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发现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加强普通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文化产业链上的首要环节,但不同于其它如自然、资金、人才等资源,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体现出了独特的属性,存在着许多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地方,如资源本身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等并不是决定产业开发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当代文化产业具有"符号化仿真化"和"奇观化"两大特征,并从资源的多层次开发、超越资源的奇观化开发、纵向链条上的媒体开发三个方面,提出了当代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开展项目文化建设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的根基,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文化的竞争。项目文化是施工建筑类企业文化的延伸和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田晓涪 《商》2011,(4):41-42
<正>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讲,只有与时俱进,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先进文化,凝聚员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员工创新力和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商场现代化》2005,(9):196-197
以民营企业皇明太阳能为例,说明企业可持续发展靠的是绿色的丈化。只有企业重视绿色文化的发展,才会有绿色的理念,绿色的战略,绿色的生产和绿色的营销。才能生产出绿色的产品,创出中国的驰名商标,太阳能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9.
王洪  周峰 《中国市场》2011,(48):142-1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体现。我国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由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组成,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和谐的关键,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银行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银行经营实践所形成的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银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其核心价值观的独特的文化模式。风险管理文化作为银行企业文化的子系统,是指以银行企业文化为背景,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炼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知识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行为层面体现出的,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国内外银行成功的风险管理实践充分证明,搞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银行治行之本、动力之源、持续发展之基,只有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流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保证制度、体系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目前,随着机构改革和业务拓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面临的风险逐渐由以政策性风险为主的单一风险向集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风险转变,风险管理形势严峻,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求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