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2015年2月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月28日,央行进行了2015年的第一次降息;3月1日央行继续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的基准利率;而在前不久的4月20日,央行再次打出一记重拳,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我们知道,央行每次降准都是一般以0.5%为单位进行调整,每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就有7000亿-8000亿的资金被释放。上次央行降准1%,还在遥远的2008年。为什么央行近期要这样执行持续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相似文献   

2.
《华商》2011,(12):10-10
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近三年以来的首次。央行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基金率是在2008年12月25日。呼吁了很久,  相似文献   

3.
宏观/动向     
存款准备金率今年首次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4.
龙昕 《大经贸》2008,(10):59-59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四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九年来首次下调。  相似文献   

5.
<正>通胀,正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当下乃至以后一个时期最热议的话题。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5月份CPI同比涨幅达5.5%,创下34个月以来新高。在数据披露仅仅5个小时后,央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11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0年以来的第12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面对日益高涨的通胀压力,央行此次调准表明,为抑制CPI上涨、维持物价稳定,将继续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07,(12):182-182
据上海证券报,自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历史新高。此次上调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认为,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产生累积效应,如果存款准备金率超过15%,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已经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力度可谓空前。  相似文献   

7.
近期关注     
<正>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央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1月以来,央行连续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  相似文献   

9.
受央行放松银根的影响,社会资金供应状况有所改善。2012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微调,降准、降息等政策在5-7月份集中出台。2月24日央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于经济的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形势明显缓和,5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随后又分别于6月8日和7月5日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0.
而此次的降准,不过是回归正常之举,甚至可以说与放松无关,市场切不可过度解读。11月30日19点03分,中国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有着充足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持续了三年的准备金率上行周期结束,但是并不代表货币紧缩周期的告结。我们需要防止有关利益方过度解读此次降准,并以此制造声势,要求货币政策全面放松。从最近发布的金融数据看,由于10月份外汇占款出现46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再结合9月份的外汇储备净减少608亿美元,国际热钱外流的迹象日益显露,央行这个时候通过降准释放部分流动性,对冲热钱外流无可厚非。同时,广义货币供给虽然总量上仍在80万亿以上,但增速放缓至13%附近,为了保证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不断流,降准也是应时之举。而且,目前中国的准备金率的确处于畸高状态。自从2010年1月央行首度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历经12次的持续紧缩,准备金率高达2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从货币工具使用技巧而言,很明显存在过  相似文献   

11.
《商》2016,(7)
存款准备金作为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就金融市场的调控方面,它依然存在着不足。自2007年以来,央行曾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近日,更是将此下调。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分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金融市场的优点与缺陷,以及对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央行今年4月16日宣布.将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今年1月16日、3月18日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全率。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创造了1985年以来这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以来的最高。央行4月16日还发布公告于当日发行总量达1080亿元的央票。加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锁定的2115亿元,将收缩将近3200亿元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15日,包括欧洲央行、关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世界五大央行宣布,将在年底前协同执行三次美元流动性招标操作为欧洲银行业注入美元流动性。时隔不多久,中国央行宣布,2011年12月5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约4000亿人民币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春节前后,央行频频发力,毫无争议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让我们回顾一下央行近期的举措:2011年1月14日晚间,央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2011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0年以来的第7次上调。由此,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  相似文献   

15.
马骏  文杰 《新财富》2006,(7):19-20
近十年来,央行首次在两个月内两次使用重要的货币紧缩工具(即4月27日调升利率和6月16日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将货币政策从“中性”转向真正紧缩的重要信号。这意味着最高决策层对采取更强硬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支持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16.
月度风云榜     
政策榜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度和存贷款基准利率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光远 《商界》2014,(7):26-26
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更超脱一点,背负过重的历史包袱只能让货币政策更扭曲。不能因为担心流动性会流向房地产而让所有人没水喝,这不仅不明智,而且会加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自6月16日起,央行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按照央行的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城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以及央行特定下调其准备金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18.
要闻点睛     
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白去年以来第十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今年第五次上调。不考虑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因素,此次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达到21%,再次创出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4月19日,中国央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还定向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2个百分点。中国4月20日实施的这轮降准,整体降低商业银行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约有1.5个百分比上下:这是66年中国的前所未有,更是全球货币史上、正常国家货币利率上的史无前例。中国GDP数年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军峰 《商业时代》2011,(34):54-55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2011年1月以来,我国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央行持续保持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冻结了银行很多流动资金,银行面临着资金压力,流动性减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背景以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对银行现金流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解决对策,为银行应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现金流的冲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