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植雄 《开放导报》2003,(10):35-37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农村的产业集聚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地处经济特区外的深圳市宝安区,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案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方式带来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由产业集聚程度决定的城市化水平,对深圳特区外和我国沿海类似地区的产业发展及城市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位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是城市提高质量的物质保障。本文对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实证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并分析出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全球范围看,竞争力强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往往都采取集聚的方式,与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对天津来说,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健康发展,是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区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有效加快我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黄涛 《特区经济》2005,(8):27-29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甚至是城市化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的出现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我国最早的一批产业集聚出现在浙江温州一代,以手工生产集聚为主.随着集聚产业的增多,集聚范围的扩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部强力引擎. 1991年,著名学者保罗·克鲁格曼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中建立了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模型",深入研究了集聚对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力. 1996~ 1998年间, Swann通过量化的模型,选用了区域、行业和公司的相关参数作为变量(区域的人口密度、基础建设条件;行业间的交易额、区域出口额;公司的历史、性质、员工数量、专利数等),进行大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公司所在行业内的集聚将促使公司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发展,并且集聚可以通过其内部行业来吸引新的公司进入.  相似文献   

6.
产业空间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第三产业区住的形成与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性内容;城市化是产业空间集聚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其起促进作用。通过对区位商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可以分析两者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浙江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这一典型案例,提出了在新一轮产业集聚中将如何进一步实现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集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起点探寻了城市化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进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形成了城市且使城市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聚。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既要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又要搞好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婧 《发展》2006,(11):150-151
农业富余劳动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与城市化实质上是同一过程的统一”的认识。只有把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解决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梁娟 《科技和产业》2010,10(9):15-18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一直是我国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厦门市2000—2008年24个工业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程度指数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我们的结论是,厦门市工业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显著的弱负相关关系,在后工业化阶段推动厦门市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技术及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Brulhart & Sbergami(2009)的分析方法,利用Theil指数和城市化水平作为集聚指标分析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检验Williamson hypotheses。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是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2)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是非线性关系;(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深化对与之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渐成为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力。文章从知识溢出视角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利用2003—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产业集聚在信息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除西部地区外,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均具备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的中介作用在中部最强、全国次之、东部最弱,原因在于东部地区逐步进行产业转移与扩散,而中部地区已经逐渐成为制造业集聚中心。因此,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与增长的作用需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扩散与再集聚,重塑经济增长动能。  相似文献   

12.
王良仟 《浙江经济》2002,(23):48-49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创新的思路,突破人口与产业分散的瓶颈,走出一条以城市化为龙头、产业与人口加快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广东顺德产业集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顺德地区的经济实力已居全国同级地区首位。多年的产业积淀,以及一批本土化的龙头企业的崛起,这种基于顺德产业上的“集聚”,成为顺德经济对外扩张的重要载体与依托。透过顺德产业集聚的现状剖析其存在问题,指出进行产业集聚发展的科学规划、扩大产业集群范围效应、建立产业集聚内部创新机制、推进区域品牌战略、整合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是产业集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全球范围看,竞争力强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往往都采取集聚的方式,与某个城市或地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对天津来说,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健康发展,是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的关健环节,也是推动区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有效加快天津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一、产业集聚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所谓产业集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从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识别和测度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然后选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指数三种方法来分别测度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类型爱要素禀赋的影响,缺乏产业集聚形成适宜的制度环境,同时发现西部绝大多数产业集聚程度正在增加,产业集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是推进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科技投入的有力支撑.基于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直接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并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了两产业协同集聚,即技术创新在政府科技投入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高效分配科技投入资金,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BrulhARt SBergamI分析法,同时采用指数函数水平作为集聚指标,针对长江三角洲人口聚集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研究发现,其人口集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线性关系,且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变化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增长是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来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9.
在阐释长三角地区发展海洋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且建立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结合长三角地区近七年的数据,对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海洋产业集聚和环境资源耦合状况逐步改善,但仍需促进两者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地缘空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工业的产业内涵、概念的认识不一,但创意产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育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与上海独特的地缘空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交互性,使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能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流动和集聚;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也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海派文化也构筑了富有上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特别是上海城市的国际化和移民城市的特点,为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集聚了大量的多元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