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元礼  张宇 《经济管理》2004,(11):15-17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胡兴华 《经济前沿》2003,19(11):37-40
一、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的表现 经济地理学中,有关“链”的术语很多,本文使用的“供应链”(SupplyChain)同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价值链”是同一个概念,是由美国资源管理协会提出的,指一个整体的网络用来传送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客户(消费者),藉由一个设计好的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全球产业结构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并呈现出结构高度化、知识化的新趋势。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以此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理性地认识国际产业转移中双方主体的目标冲突,兴利除弊,最大化承接效益。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本文结合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了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思路、加快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娟  吴南  李祥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87-18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9.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必须深入分析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并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的自然变动和主动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涉及到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的转移,而且与经济周期等其他因素一起引致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本文在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的转移,探讨了顺应产业结构规律的再就业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制造业带出现了向南部和西部的产业转移,研究者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多元回归法等对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方法、选取的数据和设计的变量不同,所得的结论往往有一定的差异。文章归纳和总结了美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时空特征、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此外,台商借此实现了嵌入新的"美、日、欧-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东南亚、欧"式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大陆构筑了具有组群式整体移动特点以及不可逆转优势的投资网络,这对台商在大陆的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随着两岸关系全面向前发展,产业转移将继续推进,并对两岸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台湾的经验阐释了产业转出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也为我国大陆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合理承接产业转移,将带动移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大大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目前广西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并探讨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昆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产业集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产业转移的选择性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性,能刺激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明确指出:要推进昆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区域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产业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产业发展与升级,不仅关系到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关乎到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效应实现结果。基于此,本文在对区域产业升级内涵和局限性厘清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着力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产业创新和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剖析了制约京津冀产业升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和创新为坐标,推进京津冀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我国在引资政策上也要顺应变化,积极调整思路,重视服务业利用外资,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璐 《经济前沿》2006,(9):26-31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地域分工驱动下,制造业国际间转移波澜壮阔。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积极参与国际间制造业的转移,有利地促进了制造业结构转换,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全面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国际制造业转移规律作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转移对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国际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明华 《经济师》2008,(11):50-51
我国参与国际转移产业要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相对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能忽视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业级差、技术级差的固定化或者扩大化,以致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更为重要的是加剧原有结构的偏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产业受让国的产业安全甚至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带来外资企业和民族企业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研究说明第二、三类制造业已经或正在从上海向区域内转移,并在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地形成了多产业的集聚,前期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是决定产业集聚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产业转移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个重要发展趋势,这次国际转移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制造业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具备哪些优势?中国应以何种战略吸纳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