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板市场经过自 2004 年以来近十五年的发展,在流通资金、资产总额和上市公司数量上都取得了大发展。 文章从金融学的角度,第一,阐述了中小板市场羊群效应研究的背景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展开了整个文章的结构框架和思路。 第二,文章主要从羊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影响的要素、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波动这几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第三,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板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从实际情况中阐述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在股票证券的市场中的影响。 第四,文章展示了研究羊群效应的方法,CKK 分析法。 第五,文章使用 CKK 分析法对中小板市场进行了羊群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很明显地表明,我国中小板市场确实存在羊群效应。 第六,文章从多个方面对中小板市场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一直是其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在股票市场中企业所执行的送股和转股的热情和力度都在持续高涨,而其中超过某一比例的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也被市场称为“高送转”。自从2010年以来,中小板渐渐成为“高送转”队伍的主力军,所占比例也每年都在上升。通常市场投资者会将高送转视为上市公司慷慨的利润分配,并为这一行为赋予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及未来业绩预期乐观的含义。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上也不免存在部分公司利用“高送转”操纵市场,进而大幅拉升股价进行投机活动的现象,更有部分企业高管借机减持套现。所以,在“高送转”炒热的当下,需要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好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维护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着重介绍了相关股利理论,其次将中小板上市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高送转”情况相比较,分析了中小板“高送转”股利政策的特征。最后对中小板上市公司“高送转”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PSS软件构建回归模型得出实证结果。并针对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向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中小投资者、监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袁宜 《新财富》2011,(2):32-33
每年一季度,A股市场都有追捧高送转概念股票的倾向。主要是因为投资者看好高送转股公司的成长性,以及高送转反映了管理层具有较强的市值管理冲动,由此带来股价的“填权效应”。研究表明,高送转公司具备“三高”特征:高积累、高股价、高业绩。据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筛选高送转潜力公司的打分体系。  相似文献   

4.
《商》2015,(48)
近年来,中国创业板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中"高送转"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分配方式。本文以创业板G企业2012-2014年"高送转"股利分配行为为例,分析创业板公司采用此政策从财务角度出发可能存在的行为动因,并对今后上市公司使用"高送转"股利政策做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戚拥军 《商业会计》2011,(24):18-20
本文以中联重科为例,分析了传统的股票股利、股票分割理论不能合理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的原因,并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观点:由于投资者对"高送转"股票的追捧而形成的"羊群效应"使得公司的管理层可以择机迎合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行为,提升公司的股价,为公司的增发或配股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或者是为了让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在限售股解禁之后获得更高的回报。  相似文献   

6.
近年证券市场出现了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和配股行为涉嫌内幕交易的现象,内幕人利用内幕信息赚取超额利润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秩序,而且给无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和高配股信息公布前是否存在内幕交易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德炮 《中国市场》2012,(18):64-65,80
以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作为样本,利用改进的SDH法,对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存在较为严重的羊群行为,且程度上买方羊群行为要略大于卖方羊群行为,牛市中羊群行为的表现要强于熊市中的表现,股票所属行业类型及公司规模大小对羊群行为程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近20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高送转作为一种有效地股利分析方式,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泡沫现象正是其中之一,而泡沫则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因此就中小板高送转引起泡沫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将中小板与创业板进行了,并分析该效应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为例,选取较新的数据,利用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羊群行为检验分析方法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羊群行为。并通过图形对比,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向丽  池国华 《财贸研究》2019,30(1):99-110
选择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为样本,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度量企业内部控制,实证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两个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负向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高于门槛值时,其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反之,影响并不显著;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相较于存在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的企业,在不存在高管信息披露操纵倾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反向"治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其是企业微观机制对宏观资本市场的治理典范。  相似文献   

11.
以股改后的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过度自信、过度悲观的非理性行为与股利羊群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存在过度自信和过度悲观心理行为高管的上市公司发生股利羊群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而存在适度理性高管的上市公司发生股利羊群行为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对不同产权性质下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悲观对公司股利羊群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适度理性的高管却总是倾向于股利羊群行为。股利羊群行为是上市公司高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年报中的高送转分配方案为样本,以事件研究法分析、检验样本公司年报披露前后的敏感时间窗的内幕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分配方案公告前信息已经泄露,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然而这些个人投资者由于专业知识、股票操作技术等能力的欠缺,普遍存在非理性投资行为。这使得传统投资者的理性框架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火爆的"高送转"行情。本文通过行为金融的理论框架,分析"高送转"概念下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该题材迎合投资者的内在动因,系统性地阐述中国股票市场"高送转"现象的前因、后果及相关利益链条,在揭示这一投资者非理性现象的同时,阐明管理者对于这一非理性行为的迎合和利用。并对投资者的理性投资提出了建议,也为监管者加强市场监管、改进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年报中的高送转分配方案为样本,以事件研究法分析、检验样本公司年报披露前后的敏感时间窗的内幕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高送转分配方案公告前信息已经泄露,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CCK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检验了短时期的涨跌现象会不会引发我国股市的羊群行为;接着检验了在股票市场长期的上涨或者下跌趋势中是否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现象;同时也检验了不同周期不同阶段的上涨和下跌阶段的羊群行为.最后,对羊群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H模型,利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度(CSAD)作为衡量股价偏离市场收益率的指标,根据沪市50指数样本股的日收盘数据对上海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海证券市场在样本期间(2008年1月2日~2009年12月31日),牛市中股票市场上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而在市场下跌时不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最后分析了导致上涨和下跌两阶段的羊群行为度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投资者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这被称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目前,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运用纯粹统计意义上的方法去考察股票市场中的一个决策序列.总体上,可以将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度量机构投资者的决策群集性,另一类是研究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影响.前者包括LSV方法和PCM方法,后者包括CH方法和CSAD方法等.国内学者采用国内市场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进行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8.
商品期货在牛熊转换过程中多会出现价格过度波动的情况,且这种过度变化往往脱离经济基本面掌控,与市场上出现羊群行为有关。国内学者尚未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巨幅变化条件下的羊群行为展开研究。本文以大豆、玉米、小麦、白糖、早籼稻和棉花为分析对象,并运用CSAD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2008年的下跌市场和整体市场以及2010年的上涨市场、下跌市场和整体市场中均存在羊群行为。据此,本文剖析了造成羊群行为的结构性和体制性原因,并提出了减少羊群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婷 《中国市场》2010,(28):162-164
依据有关行为经济学理论,对家庭非理性投资高等教育行为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羊群效应、可得性启发及过度自信对家庭非理性投资高等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减少家庭非理性投资高等教育行为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家庭所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羊群"行为,尤其是理性"羊群"行为的定义,并回顾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存在性与测度方法。就目前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P2P与众筹领域并着重讨论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之前的研究采取多种测度方法证明了"羊群"行为在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存在性,但关于"羊群"行为的测度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羊群"行为的存在意味着我国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监管并完善互联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