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斌  鲁伟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56-158
推动《军事课》课程"四进"工作,核心是进学生头脑。如何做到"四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军事课》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具有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的功能,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自主创业的意识薄弱,这与家庭教育观、社会文化氛围的负面影响以及高校创业意识教育重视不足分不开。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主要表现吃苦奋斗意识、冒险竞争意识、积极进取精神等缺乏方面。需要学生个人、家庭、高校、社会、政府一起努力。应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争取家庭的支持认可,培育打造良好的创业社会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3.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前提,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校开展以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国防教育,各高校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方式.笔者通过架构国防...  相似文献   

4.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超前消费"、"奢侈品消费"等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合理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严重缺失,引起社会的担忧。针对大学生消费与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学习费用支出较少、盲目消费、理财观念淡薄、理财知识匮乏等问题,提出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强理财意识;加强理财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自信为顶层设计,从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革命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独特视角,构建了基于家庭、高校、社会的"三要素,五层次"大学生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培养框架,揭示了培养过程的保障机制、协同驱动机制、评价机制,以促进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防意识是人们对国家防卫问题经过理性思维而做出的正确反映,一般表现为对国防的认知、对祖国的情感以及保卫祖国的意志。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及利用SPSS Statistics 17.0研究工具对我国辽宁地区大学生国防意识现状做以详细的分析,以此来映射我国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国防意识在性别、接受国防教育时间、生源和经历上都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在思想状况中呈现出时代的特点,他们大多思维活跃但辨别意识有待增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参与意识强。在就业和处事问题上呈现出务实倾向。为解决"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家庭情况以及自身情况等因素上分析其原因,高校可根据产生思想状况的原因采取时效性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于冰 《电子商务》2014,(5):93-94
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等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民社会责任感的意识增强,"微公益"逐渐盛行,普通人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角。本文首先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与微公益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SWOT分析得出建立高校大学生微公益网络平台的可行性,最后探索出高校大学生在践行"微公益"理念过程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双创"的热潮下,各高校都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也日益被关注。文章论述了吉林省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同时对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以促使吉林省高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意识增强,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以及着装意识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在追求的多元化表现中衍生出许多适宜与不适宜的装扮。通过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将大学生的着装意识分为"随意型"、"时髦型"、"注重型"三类。现代大学生追求自然、休闲的概念仍占据主要成分,着装意识较为淡薄,随意性强,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式服装,以及职业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着装意识没能形成。因此,作为施教育者或者是服饰的设计者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加强着装意识的有益性培养,并同时强化社会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大学生法治理念现状谈起,详细分析当前大学生法治理念薄弱产生的原因,进而结合中国的法制教育实践提出培育大学生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本土路径,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加深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正确认识,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理念,进而促进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文在阐述科学精神意义的前提下,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现实对策,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作为-种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方式,日益引起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和引领下,我国许多高校积搬开展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增强,部分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历练.鼓励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教育和文化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但在大部分院校缺少实践平台的情形下,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尤为重要。对安徽的高职院校来说,依托于徽文化的土壤,将徽商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让徽商锲而不舍、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等精神内涵得以弘扬和传承,不失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5)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呈现不容乐观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权利与责任意识淡漠、主体意识薄弱等;同时,全媒体语境又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上这些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凸显了全媒体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向华 《消费导刊》2009,(4):249-250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的权益意识在逐步增强。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权益的内涵和特点,阐述大学生权益与高校管理权之间的冲突的客观事实,提出了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管理的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而要想使学生入脑入心,则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要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其中理性因素的培育;从教育内容上,要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深层次理性思维的启迪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熏陶上;从教育措施上,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实践参与率低、创新创业能力不够等问题,大学生专业性社团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平台,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秀蓉 《商场现代化》2014,(14):193-193
本文对如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以便达到让大学生落实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育自身的创业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的思想引导问题,高校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教育,为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奠定道德基础;强化能力意识教育,为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奠定工作基础;强化执行意识教育,为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奠定作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