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品牌》2018,(1)
2016年底美国启动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2017年底美联储发布该年内的第三次加息,全球已处于美国加息周期之中。我国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美联储加息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回顾并分析了美国的历次加息及其影响效果,谈论了美国当前加息可能会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针对美国加息的应对对策[1]。  相似文献   

2.
2017年3月,美联储宣布加息。利率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对宏观经济环境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美联储的再度加息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首先阐述了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与原因,通过相关数据分析重点从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人民币汇率及短期资本流动、A股股市等方面研究了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可能的内外部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为应对美联储加息中国金融市场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元加息是势在必行还是可能性甚微在这篇文章中得到相应的论述,以及如果美元加息会出现,那么美元加息可能会出现的时间,和美元加息后,各国货币的流向、并且文中美元加息对美国国内产业的影响、对日本欧洲各国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相关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产业的影响均有所提及。美元加息对即将出现的新兴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也受到美元加息或多或少的影响,总而言之,美元加息一定会对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流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水平也在逐步走高,在此压力下,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加息就是其对策之一。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三次加息,本文以这几次加息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央行加息对我国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物价水平逐步走高的压力下,央行不断地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实行了一系列的加息对策。进入2011年,又再次分别于2月以及4月实施了两次加息,如此频繁的加息浪潮对于全国经济不能不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自然逃不掉。关于"央行加息对房地产业影响",传统观点认为其对楼市的影响较微弱,但本文认为在限价、限购,以及保障性住房的配合下,加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必然呈现出较大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万月 《国际商务财会》2024,(5):90-92+97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暂停加息,将利率维持在5.25%~5.5%之间不变。这是自2023年9月以来,美联储第三次暂停加息。至此,外界普遍认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结束。本轮美联储共加息11次,累计加息达525个基点。而这一系列的美联储政策变化,深刻影响着中资企业境外融资直接成本,影响着商业银行中资美元债发行承销业务。因此,文章重点研究中资美元债的定义与发行方式、发行市场趋势分析,并结合2024年可能结束的美联储加息周期背景,提出了商业银行下一步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下半年我国有明显的通胀加剧特征,CPI出现了涨幅进一步扩大的态势。想要抑制通货膨胀,适当加息是一条有效的途径。2010年10月20日,央行宣布第一次加息,两个多月后的2010年12月26日又第二次加息。紧接着,2011年2月9日再一次加息,2011年7月7日又加息。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预期加息的强烈期。对于这种频频出现的加息利好,直接受益者当然应该是那些铁杆储民。可最近笔者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得到的答案却是:国家加息了是好事,但该怎样去打理自己的定期储蓄存款,才会更好地获利却让他们很头疼。其实,这里有一些诀窍——  相似文献   

8.
最近的加息,令人感到特别意外和突然,一是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对外明确表示,中国在今年年内不会加息;二是面对欧美各国依旧坚守的低利率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却突然宣布加息,令人震撼。这是继印度、巴西等国之后,又一个在金融危机之后进入加息周期的大国,也是自2007年以来,34个月央行第一次加息,其象征意义和折射出的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如今,摆在央行面前的是一个两难抉择,加息与否正考验着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信誉与能力,可能还要外加一点运气。 就中国加息与否的问题,以及加息带来的影响问题,四大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瑞士第一波士顿、高盛和花旗的经济学家分别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王天龙  张永军 《中国物价》2011,(6):51-52,74
欧洲央行4月7日将基准利率由1%提高至1.25%,是其成立以来首次先于美联储加息。美欧加息步调不协调.凸显出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加大了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从后果上看,欧洲央行小幅加息有利于稳定欧元区通胀预期和强化欧元形象,支持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反通胀努力,也有利于我国继续灵活实施抑制通胀的政策。预计欧洲央行未来将继续谨慎实施小幅加息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等比累进还贷法、等额累进还贷法在加息的前提下的还贷总额、利息总额及年金公式,为借款人在加息的前提下选择恰当的贷款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04,(7):90-90
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CPI数据公布,加息问题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界人士对是否加息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从目前央行态度和主流观点来看,近期内.央行暂时不会采取加息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1)
<正>一、美联储加息(一)美联储加息近况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去年12月份宣布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次美国加息是自2006年以来正式开始加息,结束零利率政策,使得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0.50%之间。也是从此时起,美联储决定于今年持续加息。在去年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将加息4次,但是在今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25%-0.50%不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我国再次进入通胀周期,居民存款利率实现连续11个月的"负利率"状态.长期维持低利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能够缓和通胀,但是可能导致另一种价格上涨,同时加息的时机和条件都已经成熟,所以在2010年末央行宣布加息.加息对于抑制通胀意义重大,但是加息对外贸企业却有一些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外贸企业应对加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骏  文杰 《新财富》2006,(9):14-15
央行最近宣布从8月19日起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7个基点,这种“对称”加息的方式以及选择在本季度加息都符合我们的预期。除了经常提到的加息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贷款增长外,我们还从这次加息行动中发现了其他几个有趣的暗示。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9月15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利率也相应调整。一年内五次加息使加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加息势在必行虽然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加息是势在必行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探求最佳优化组合--由加息引发的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8日公布9年来首次加息的消息,有许多方面都令人感到意外。首先,政策出台的时机使人感到意外,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央行似乎错过了加息的最佳时机;其次是加息的幅度使人感到意外,在央行  相似文献   

18.
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下,通货膨胀的预期不断加大。并且近来我国不断出台加息政策。加息从理论上来看是利空消息,本文通过对加息前后股市的涨跌进而分析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加息:是波澜不惊还是地震来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中国市场》2006,(10):40-41
半年内的第二次加息悄然而至已经近两个月了。它是中国今年经济发展的分水岭?还是令中国老百姓的利益由此变化的地震?或者,它只是一次加息,就像曾经的和未来的任何一次加息那样。  相似文献   

20.
加息疲劳     
8月22日晨,公交车上,一人说:知道吗?又加息了。另一人平静地回答:这很正常。曾经,我们看到美联储原主席格林斯潘,动用利率调控手段,一年加息、减息10余次,这种一度被认为远离我们的利率调控模式,今天,似乎正合情合理地走入我们的生活。从2004年进入加息周期以来,央行已经加息7次,其中4次发生在今年。2007年,已成为16年来加息最频繁的一年。而眼下,加息的预期仍然存在。当下,流动性过剩没有解决,宏观经济却已自顾自地逼近"趋热"区域,财政收入增幅已连续3个月亮起过热"红灯",CPI也倔强地持续上涨,有迹象表示,8月份CPI有可能超过6.0%!果真如此,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持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已成影响中国经济的大敌,加息,似乎已成必然和常态。但我们忧虑的是,央行的持续加息却屡屡失灵。是因为央行小幅加息的政策太温和?还是西方的宏观调控理论并不适合于中国?或者往前的问题不在经济过热,而在产能过剩?除了加息,我们还能做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年第4次加息,频率骤然加快,也成了人们揣度央行背后意图的焦点之一。其实,回头审视,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在进步。遥想2004年经济过热时,中国经济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宏调大战。3年过去,似曾相识的增长,但是不一样的调控。而建国以来,中国4次经济低谷的教训,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参照。我们相信,水终能灭火。只是,灭火的过程总有悬念。本刊记者赵桂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