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体或利益主体,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会选择最大限度地获取,在面对责任和成本时会选择最大限度地推脱.前一种倾向可名之为利益选择内部化,后一种倾向可名之为成本选择外部化,这也是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外部经济效应的生成机理,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权益最大化.权力和利益不断向内聚敛,责任和成本不断向外溢出,这两种倾向当社会矫正机制不当或失灵时会形成陷阱.这种陷阱我们可以称之为利益内部化与成本外部化的合成陷阱.合成陷阱的存在会形成"马泰效应",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体或利益主体,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会选择最大限度地获取,在面对责任和成本时会选择最大限度地推脱。前一种倾向可名之为利益选择内部化,后一种倾向可名之为成本选择外部化,这也是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外部经济效应的生成机理,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权益最大化。权力和利益不断向内聚敛,责任和成本不断向外溢出,这两种倾向当社会矫正机制不当或失灵时会形成陷阱。这种陷阱我们可以称之为利益内部化与成本外部化的合成陷阱。合成陷阱的存在会形成“马泰效应”,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4.
5.
已有的对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城乡和谐发展的途径方面,却忽视了对城乡和谐衡量标准的研究.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统一(均衡)的视角来解析城乡和谐的标准以及城乡和谐演进的机制,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城乡和谐发展模型.该模型揭示,城乡和谐是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函数,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分配体系还不完善,社会利益失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缓解利益矛盾,通过利益共同体之间的竞争实现利益均衡,建立起平衡的利益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变化及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引起了显著的社会分化现象,在深层次上表现为利益分化这一重要社会问题,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对维护我国政治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利益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1.原有经济利益关系均衡状态被打破,经济利益日趋分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利益的结合十分紧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一般不… 相似文献
8.
9.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阐明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的博弈机理,确定了筹资主体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并据此提出了建立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障机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出资责任、完善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和完善监管体系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利益均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益在分化基础上形成多元结构,多元结构的稳定性关键在于实现权利资源的平等分配。解决利益格局失衡的关键是解决权利失衡的问题,特别是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权利失衡。解决权利失衡需要确立利益表达机制、组织机制和政府处理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机制,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