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嘴媳妇     
<正> 从前,有一个巧嘴媳妇,煮好了米饭,先盛给公爹一碗。公爹吃了一口称赞道:“今天这饭很香,我可要吃三大碗。”巧嘴媳妇听了公爹的夸奖,立刻就说:“嘻,这顿饭是我做的。”  相似文献   

2.
史菊然 《活力》2004,(11):107-108
还记得《红灯记》中李玉和有一句台词说:“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学究竟该给学生们垫一个怎样的底。才能使学生们从容地走向未来?”审视自己“注重双基、强调训练”的教学,我突然有了罪魁祸首般的自责与内疚,我身边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成绩不错,  相似文献   

3.
烦恼即觉悟     
《英才》2008,(2):14-14
今年1月的“黑色星期二”的中午,我正在广济寺听清远法师讲禅。一人一碗罗汉菜、一碗白米饭,清远说:“如果你要吃,就别剩下一粒米。”出家人见不得浪费,清远讲禅的斗室里挂着他的价值观:“慈悲待人,平等接物,智慧处事,广结善缘”。  相似文献   

4.
满了没有     
从前,有位年轻人随一位老艺人学艺。未及半载,刚学点皮毛的年轻人却已是沾沾自喜,自高自大。于是,他便请求下山,向师父辞行。  师父并无阻挡,说:“下山可以,但在下山之前我想请你办件事。”年轻人满口答应了。“你去给我装一盆石子过来,一定要装满。”师父吩咐道。  那年轻人端来了一盆满满的石子放在师父面前。  师父问:“满了吗 ?”徒儿急忙说:“师父,满得不能再添加一块石子了。”  这时师父拿起一碗沙子,把沙子倒在石子上面,只见沙子在瞬息间都渗进了石子缝里。  师父又说:“满了吗 ?”  年轻人说:“这下真…  相似文献   

5.
某贫困地区某村长,对群众态度不好。他的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办喜酒庆贺,村民来了不少。村长很感动,举杯讲话:(用音义)“我老婆分碗,大家来捧场,我心中有鬼。以前,我对大家不好,今后我一定改,吃一盏常一智,来,干杯!”席后,许多人还不走,一个嘴直的问:“村长,你怎么还不分碗呢?”经他解释,大家才明白:原来是村长把心中有“愧”(音kui),念成“心中有鬼”;吃一堑(音qian欠),长(音zhang掌)一智“念成“吃一盏,长chang常一智”,分娩(音mian免),念成分碗,有的人以为每人分一只饭碗,里边装好吃的。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6.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满了吗?”师傅问。“满了!”师傅抓来一把砂,掺入碗里,没有溢。“满了吗?”师傅又问。“满了!”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渗入碗里,还没有溢。“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满了吗?”满了吗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服务生:“这么一大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有说明是要一小碗呀!”他一时语塞,匆匆喝了几口汤,心里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后拂袖而去。 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不一会,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请再来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只付了一小碗汤的钱。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  相似文献   

8.
鸡汤力     
年少时学习跆拳道,我大概是队里最没出息的一个,怕累怕疼.冬日里的一次训练,做完五十个起跳后,我就瘫在地上,睫毛被泪水和汗水浸成雨刷状,说什么也不起来.教练是出了名的冰块脸,大声吼道:“汗水和泪目水的化学成分一样,你到底要流汗,还是流泪?给将来一个理由!”争强好胜的我怎经得住这种刺激?一个起翻,继续训练.晚上回家,老妈心疼地端过一碗鸡汤.那种吮指美味瞬间消除了所有疲惫.若干年过去,老妈熬的鸡汤一直勾着我的乡愁;而教练的“鸡汤力”却成为我的人生马达.  相似文献   

9.
碗底的诱惑     
故事说,有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孩子期望得到赞扬,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这是故事的第一部分。  过了30年,我才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发现故事的主角乃是我。如今,我的生活恰如捧着一个倒扣着的碗。碗底浅浅地漾着一点东西,即我写过的一些文字。碗的那一面是空的,里面的东西已洒光了。同时我不知自己曾经泼洒了什么,但必可珍惜。  故事的第二部分,妈妈问:“孩子,两…  相似文献   

10.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粥     
朋友们在饭店泉会,有精致白瓷小碗盛了的玉米粥上来,粥香随热气弥漫,坐在首席上的老不禁失声叫好,见又上一碟白腌萝卜咸菜,继而赞叹:“地道。”言罢,手捧粥碗,唇亲碗边,手移碗转90度、“呼……”然有声,闭眼咽下一口,欣然而曰:“香啊!”朋友们莫不受之感染.有的捧碗就喝,有的取勺轻舀。我心中不禁慨叹:这庄户人家最普通的玉米粥.今日也登上大稚之堂。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面条和汤一个人来到饭店,问店主:“师傅,面条多少钱一碗?““一元钱。““汤呢?““汤不要钱。““请给我来三碗汤吧。“他喝了三碗汤就走了。一天,他又来到这个饭店,问:“面条多少钱一碗?“店主一见又是他,很不高兴地说:“一元!““汤呢?““汤两...  相似文献   

13.
似是而非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喝完米粥,他拒绝付钱。店家问及缘由,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店家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没喝我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那人早溜了。生活中常有这种事发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少运动,曾经说:“运动是没用的。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了病,就更不能运动了。”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证明吸烟不影响人的健康,组织了数十位化学家和医学…  相似文献   

14.
权蓉 《乡镇论坛》2011,(27):42-42
在吃老师的藤条之前,“豌豆”这两字我是不会写的.总把“豌”写成“碗”但豌豆尖,却是我在还冒鼻涕泡泡的时候就会做的菜。从地里把绿绿的豌豆尖掐回来,  相似文献   

15.
笑口常开     
破损的饭碗 顾客看到服务员给他端的饭碗边缘缺损,有很多豁口,就生气地说:“这样的碗叫我怎么吃,还不把我的嘴割破呀?!” 服务员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碗的!” 挣扎的原因 老李被两个强盗抢劫,他拼死挣扎,后还是被捉,但是两个强盗只从他身上搜出3元5角钱。强盗轻蔑地问:“就这几个钱还值得你拼命?!”老李心有余悸地回答说:“我以为你们要抢我鞋底那500元呢。”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下岗”是最为流行的一个名词,自去年以来,全国已有数百万职工离开了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成为浩浩荡荡的下岗大军中的一员。这些“没娘的”与“有娘的”挤在一起,看着娘碗里的肉,都想争着吃。那么对众多“没娘的”下岗职工来说,如何才能争得一口肉,挤占一方天地呢?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在购买酱油时,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清何为“酿造”与“配制”之区别。配料表: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配料表中标有酸水解液的是“配制酱油”,没有标明的应是“酿造酱油”。颜色、口感和嗅觉上区别:“配制酱油”色淡,没有酱香味、口感鲜,好像加了味精;而“酿造酱油”色浓,用舌尖尝,咸味适中,有酱香味和脂香味,无异味。那么怎样辨别劣质酱油呢? 一看:将盛好的一瓶酱油倒少许于碗内,来回摇几下,正常酿造的酱油,颜色是红棕色。由于酱油含有一定的脂类物质,故着色力强,酱油在碗壁上流动缓慢,即常说  相似文献   

18.
幽他一默     
充分利用——结婚后我发现他脾气太坏,气得我瘦了十斤。——这种男人,干脆同他离婚算了。——我想瘦到一百斤再和他离婚。——为什么?——到那时我身材好了,择偶比较有利!吃面大学时有个同学是东北人,一米九,挺壮的。有天他煮了宵夜叫我去吃,我拿着碗到他寝室,看见桌子上有一盆面,就去捞面,结果东北同学急了:"锅里有啊,上我碗里夹啥?"  相似文献   

19.
曲向阳  郭凡 《乡镇论坛》2014,(23):11-11
“哗哗哗……” 7月15日中午,浙江省天台县南屏乡幸福新村村民许美球一拧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流出来。许美球说:“我活了60来岁,还能喝上这么好的水,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她倒了一碗凉开水递给笔者,“来解解渴,特别甜!”  相似文献   

20.
忽然一笑     
王建新 《审计月刊》2006,(3):F0003-F0003
母亲与银行一位喜剧演员向人说起幼年时每次向母亲要钱,母亲总是说:“你以为我像什么,像银行?”其实,这位演员是说:“对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本来就是银行。要是真的自己去银行向人家要钱,出纳准会说,你以为我像什么,像你妈?”宁可左边女:“你能花五千元替我买一件毛皮大衣吗?”男:“什么?我左耳有点背。”女(向他的右耳):“你能花一万元替我买一件毛皮大衣吗?”男:“你还是到我左耳边来说吧.”清醒的头脑“我能不能请求您,经理,”年轻人腼腆地对自己的上司说,“能研究一下给我增加工资的问题吗?我不久前结婚了……”“非常抱歉,我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