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伦理是指对正式性社会组织结构和运行的价值反思及诉求和对制度安排的道德性如何进行建设的伦理引导,它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深入和由于发展所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日渐被人们关注的一个概念。权力腐败被认为是当今社会中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因其巨大的破坏性而被称为“政治之癌”。产生权力腐败的原因有许多,但制度伦理的不完善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制度伦理不仅是公务人员正确行使职能的基础,也是公务人员顺利行使职能的保证,更是公务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的向导。  相似文献   

2.
道德法律化: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马梦诗 《理论观察》2002,1(5):46-48
社会转型时期 ,道德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以往道德建设往往是从道德教育等软性约束力量来入手 ,由于缺乏政策、制度等硬性保障 ,因而在实践中常常会流于形式。本文试通过道德法律化——道德建设新途径 ,借助法律强制力量 ,从而使善得以扬之 ,恶得以惩之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维系文明社会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社会现代化理论研究表明,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极其重要的。当今,中国社会正在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治型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研究制度伦理的意义是为了更有效和合理地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减少甚或消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或实际出现的利益矛盾冲突,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秩序,使之能够真正维持长久的稳定和效率。文章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阶段,这个转型阶段包括了新的经济体制的构建、新的思想道德的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构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构建是这个转型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大学生则是能否顺利完成这个道德构建的关键。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的群众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一支重要力量,它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构建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文从共青团在社会转型期间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构建的作用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和重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警 《改革与开放》2011,(10):62-6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转型客观上也要求道德转型,但由于道德建设明显迟滞于转型期社会的发展,使得在社会的一些领域里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并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揭示和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探索道德重建的思路与途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制度环境对市场经济道德的生成和维持机制的作用尤为重要。分析市场经济道德问题的视角,应从传统单纯强调微观个体价值理念、道德行为方式,转变到加强宏观制度环境建设上。本文在剖析市场经济道德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市场经济道德问题的制度性障碍,并依此提出建构市场经济道德良性制度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景 《江苏改革》2002,(12):36-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道德基础的支撑。市场化的冲击极大地动摇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传统道德模式的瓦解、经济发动期的利益驱动、制度建构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的道德阙如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了转轨时期的道德不适与道德冲突。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强伦理制度建设,为公民道德建设寻求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建设道德教育网络,实现社会、单位、学校和家庭道雾教育纵横立体化;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人”,朝着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道德伦理取向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又要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 ,同时也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这是一个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的伟大事业 ,本文着重就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伦理的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它拥有全社会,至少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使社会权威的道德的正当性时,才能被大众视为是正义的,才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由此才能使制度得以维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道德,它贯穿于一切社会活动领域,成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内在的精神要素,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存在合理性也只能以它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关系(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去说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时,我国应急管理制度的缺陷不断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伦理价值问题。所以,在制度的伦理建设方面:一要在政府应急制度行为中坚持正确的道德理念。二要明确政府应急制度行为的道德原则。三要建立规范政府制度行为的道德保障系统。以便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道德调控是借助伦理规范的力量调节个体与社会的非对抗性利益矛盾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或过程。它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把社会的目标、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从而经由个体的道德实践,达到  相似文献   

13.
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度伦理是与制度共生共灭的存在体.制度伦理包括两个方面:制度伦理化、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具有评价、调节、整合、规范、道德义务履行落实、行政制度伦理先行6项功能.制度伦理是制度创新的主观条件,并通过伦理立法直接参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周为民 《上海改革》2003,(11):22-25
产权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具有全面深刻影响的基本问题。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就不会建立“好的市场经济”,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剥夺剥夺者,其目的是使劳动者即社会的大多数人重新获得财产权,而不是剥夺劳动者,剥夺一切人的财产权力。尊重和保护个人产权是民主与法治的基石,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政治现象,它已成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政治一经济”分析框架和只重制度/结构而忽视行动研究的单一视角.本文将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框架下,从一种综合国家与社会的视角探讨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存在的不足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道德建设成效甚微。理论与现实的困惑迫使我们进行反思。社会转型要求道德转型,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社会需要民间道德及其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使不少名牌企业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名牌企业道德失范中出现的求利性与求义性、文化的稳定性和社会价值观多元性、需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等几种矛盾,并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文化交流、完善名牌企业家道德、完善名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诚信缺失、浪费严重、家庭美德丧失、封建迷信抬头等伦理困境。这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是社会转型给新农村道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也是农民自身主体性因素不强所造成的。新农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农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教育的公共伦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伦理稀缺是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外因。而良好的公共伦理环境不是自生的,在社会转型期,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是必要的。以完善伦理的制度安排来引导和规约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通过道德法制化,维护公共领域的秩序;通过加强制度的执行,发挥制度的规导功能来整合人们的德性。由此,使道德教育获得公共伦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经济伦理问题较为突出,有其客观原因、内部原因和教育工作的原因,但是随着改革深化、经济发展和民众的觉悟,这些问题终能逐步解决。中西方虽然有着极不相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走的也并不是一条路,但是经济伦理问题的发生又都与市场经济相关。我们首先从经济伦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阐述了中国经济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权力腐败;体制弊端;道德建设乏力;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滞后等,并提出了中国经济伦理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