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 《民营科技》2011,(9):152-152
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成为可能。现主要从数字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网络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秀美 《民营科技》2011,(7):10+306-10,306
数字化变电站是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约基础上,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现就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关键设备的配置原则和选择方案,根据国内外高压电气设备和二次设备(IED)的发展情况和运行经验,提出了当前建设基于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同,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系统结构;结合220kV 白洋淀数字化变电站实际,分析了数字字化变电站二次检修的校验范围、校验方法,以使这些数字化设备更好地得到利用、维护,达到更高的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变电站,是指在变电站的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输出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和设备,使这些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运行的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主要是指针对主线路的一次设备,进行一次设备参数的测量设计、检测设计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电气二次设计在数字化变电站监控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主要的步骤包括:选择智能设备、选择通信规约、设计网络结构、装置的电气二次设计、设计组屏方案、设计端子排图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技术趋于成熟。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组成的,实现了变电站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操作以及信息共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日益提高,尤其是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逐渐趋于成熟。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变电站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推动变电站向数字化变电站转变。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力事业正朝着信息化、技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稳步迈进。数字化变电站是建立在智能化一次设备,比如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化开关等,以及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比如站控层,间隔层的基础上,实现变电站内相关设备现代化操作以及电力资源共享的新式变电站。文章从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变电站通信技术实施的思路与应用,以及数字化变电站通信技术的自动化三个方面,来论述数字化变电站通信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保护装置、控制和信号回路、调节回路等基本组成。在结合某220k V数字化变电站的实例,从智能化二次设备的选择、通信规约的选择和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等方面,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桂林500 kV变电站柳桂乙线数字化间隔,对IEC 61850协议、智能开关、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式计量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500kV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方案,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与常规变电站设计的区别,论述了建设该数字化变电站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并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变电站的出厂验收和现场调试都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由于数字化变电站调试在内容与方式上都与传统调试方法差别较大,因此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尤以二次部分的继电保护调试更具挑战性。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在调试技术上的变化,探讨了数字化变电站工厂调试与现场调试的内容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的数字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数字化变电站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数字化的变电站,数字信号可以用光纤传输,从根本上解决抗干扰问题。电子式互感器的优越性在于能够直接提供数字信号给计量保护装置,可简化二次设备,提高整个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电子式互感器逐渐取代了传统CT,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更稳定、更高效。本文重点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行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越开越关注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式互感器以及通信标准,详细分析了一次设备智能化完成方案制定与装备标准和自动化体系网络方案,以期为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皓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7):184-185,188
文章介绍了桂林500kV变电站柳桂乙线数字化间隔,对IEC61850协议、智能开关、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式计量系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500kV数字化变电站的实施方案,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与常规变电站设计的区别,论述了建设该数字化变电站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并指出了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的检修维护已经成为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的关键。本文从对数字化变电站检修及运行维护实践出发,总结了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一些问题,为改进和提高工作成效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洋 《科技与企业》2012,(22):342+347
作为智能电网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在一次设备智能化问题上与数字化变电站及传统变电站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区别。本文主要解释和分析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定义、组成及主要特性,并对其一次设备智能化问题作出更加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在变电站当中传统自动化变电站逐渐转变为智能化、数字化。对于数字化变电站而言,传统备自投设备已经无法符合当前的状态,应当及时进行更新。文章对数字化变电站中智能备自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智能电网下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不仅改变了我国电网的格局,也给数字化平台下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带采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设备相比,新型数字化装置具有更强的互操作性,实现了硬件配置模块化、通信功能网络化、装置性能简单化、装置软件元件化.文章结合工作实践,简介了数字化变电站及其构成,并重点讨论了数字化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与广大同行共享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彭立波 《科技与企业》2012,(16):120-121
智能变电站的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条件,特别是集中式数字化保护装置的应用,减少了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的数量,优化了二次设备的结构,对继电保护二次设备监测实现更为有利.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集中式数字化保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新型元器件在变电站中得到了逐步推广应用,各种新型网络通信技术也日渐发展成熟,IEC61850标准的发布与应用统一了变电站内的通信协议,奠定了数字化变电站内部实现交互操作和通信功能的基础,从而大大的推广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使用。文章从测量精度、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设备间互操作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相对传统变电站具有的优势,简要介绍了传统变电站和数字化继电保护在结构特点和组成方面的差异以及数字化变电站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影响,最后点明数字化变电站在信息传输安全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新型元器件在变电站中得到了逐步推广应用,各种新型网络通信技术也日渐发展成熟,IEC61850标准的发布与应用统一了变电站内的通信协议,奠定了数字化变电站内部实现交互操作和通信功能的基础,从而大大的推广了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使用。文章从测量精度、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设备间互操作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相对传统变电站具有的优势,简要介绍了传统变电站和数字化继电保护在结构特点和组成方面的差异以及数字化变电站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影响,最后点明数字化变电站在信息传输安全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以及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