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综合研究分析显示,日本经济正处在大变革时期,或者说正处在过渡期,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已显示出三个发展趋势:第一发展趋势──经济体制自由化桥本内阁就任以来,提出了要推进行政、经济结构、金融体制、财政结构、社会保障和教育“六大改革”的口号。推进行政改革的目的在于扩大地方分权,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宽行政限制,推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民间企业的活力。桥本内阁的改革日程表是,在1997年内制定出各项改革的方案,2000年之前完成各项改革,2001年…  相似文献   

2.
陈亮 《中国城市经济》2011,(21):124-125
本文在郭庆旺等(2003)关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加入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理论模型探究经济增长率与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及各组成要素的关系,发现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消费性支出规模与政府的转移支付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财政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提出财政体质改革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金融“大爆炸”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日本经济,金融面临的严峻形势,桥本首相于1996年11月提出了自由,公正和国际化的三项改革原则,着手进行包括行政,财政,社会保障,经济结构及教育在内的六大改革,希望能通过改革。恢复日本经济活力,重新确立日本在西方经济中的优等生地位。其中由于金融在日本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目前日本所发生的一系列严重金融危机,以及此次金融改革的巨大力度,金融改革又被誉为金融“大爆炸”。  相似文献   

4.
我国宏观调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追赶型经济与我国宏观调控特征 追赶型经济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的特性是政府主导。主要原因如下:①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崛起,肯定了政府的积极干预;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说明了“政府主导”的长处所在;市场机制调节的主要是短期的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难以反映国民经济的长期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结构旷日持久,对于我国则不可取。因此,我国必须主政府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财政风险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始终存在的一种风险现象,能否准确地认识财政风险,将直接决定能否科学地确定财政职能、能否正确地判断财政运行形势、能否有效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能否科学地评价财政政策的效果。由于财政的综合性,使财政风险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风险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增加了化解风险的难度。财政活动体现了国家政府职能的方方面面,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行为、所有制结构体制和国有企业改组、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生活状况,以及任何的社会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都会在财政收支之外对财政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恶化财政状况。为了防止财政状况的恶化,防范财政风险,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3.2日本经济连续多年不景气,政府一再动用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反而使财政赤字增加。在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后,小泉内阁科技政策大臣和科学技术综合会议的成员们提出了一个依靠科技来搞活经济的新建议,其核心对策是通过推进官产学联合来调整日本经济结构。一、官产学联合是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当前日本经济状况严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还处于经济景气循环周期的低谷;二是尚未完全从泡沫经济崩溃的严重后遗症中摆脱出来,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依然低迷;三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不断移到海外…  相似文献   

7.
萧条的日本经济与困境中的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分析其原因,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  相似文献   

8.
资讯·大事     
《中国经济信息》2010,(12):10-11
新闻聚焦·政策 财税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日前,在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三大领域的税制改革凸现: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悉数亮相;预算管理改革将向纵深发展;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控机制将启动。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迎接新世纪,开始实施第10个“五年计划”的第1年。整个来看开局顺利,预示着青岛经济将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好转的基础尚不够牢固。主要表现在:经济实际增长率仍低于潜在增长率;农业和农民收入增长过少,城乡差距仍在扩大;财政扩张虽继续带动经济回升,但其效应不十分明显。近几年来,青岛市经济持续增长,但城市失业率依然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中减员下岗形成的。为解决失业率上升问题,政府需要促进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改革。一、2001年经济形势分析前…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GDP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四方面:城乡二元制结构、服务行业发展不够和中小、微型企业少.是制约经济高效发展的瓶颈;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问题是贫富差距加大的一个潜在因素;低附加值产品规模经营的外贸策略制约了企业员工收入的增加,成为经济发展有效增长的潜在阻力;政府对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不够.成为制约国内消费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杜亚倩 《中国经贸》2014,(8):268-270
社会保障作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和谐的“安全网”,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问题有所凸显,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规模较小、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析山西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水平以促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病”探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傅钧文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陷入衰退以来,一直缺乏回升的动力.使政府几次预测失灵。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厂“日本病”。一、“日本病”五大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日本经...  相似文献   

13.
均等化、逆向分配与“福利地区”社会保障的省际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佳  唐任伍 《改革》2013,(1):141-148
以省级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投入-产出"的视角测量发现,尽管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的省际差异减缓,但社会福利主观感受的省际差异和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与社会保障覆盖面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仍然十分明显,已经在省际间形成逆向分配的趋势:经济发达省份,社会保障覆盖水平较高,政府财政社会保障负担较轻,已经逐步实现良性循环;而经济欠发达省份,社会保障覆盖缺口较大,政府社会保障负担较重。因此,有必要通过调整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地方政府效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加快社会保障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翰  邬德政 《特区经济》2005,(5):215-216
一、社会保障税的内涵与模式.纵观世界各国,目前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税(费);二是政府的预算拨款,即政府的一般收入;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四是各种形式的捐赠。社会保障税,又译成社会保险税,是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种专门目的税。有的国家薪给税)与社会保障税是作为一个税种征收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广州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六方面特点: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均衡、优质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克服多重瓶颈制约,继续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区域竞争力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市场销售增长态势良好,价格水平总体呈现涨势;居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就业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比预期好。一是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是近8年来的最高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非典疫情等对财政收入影响很大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15%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二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自主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作物面积有所扩大,效益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旗委、政府团结带领全旗各族人民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建设,使全旗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旗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7亿元,增长29.2%,经济总量居全盟第二;财政总收入达到8186万元,同比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亿元,增长109.9%,增速均是历史上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观点聚焦     
《浙江经济》2006,(20):62-63
刘福垣:社会保障度就是社会和谐度;习近平: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越和谐;丁宁宁:政府公共服务的间质性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龙永图: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对全球能源造成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天津市财政部门今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建设型财政向社会公共型财政转变。即:增加政法机关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按时足额发放;增加水利建设投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加教育投资等。天津财政支出转向公共型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是全面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新一轮改革的突破之年,也是全力提速本届政府工作的重要之年。做好2004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准经济形势,增强机遇观念和忧患意识,突出结构调整主线,明晰经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