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关系,学界一直存有很大争议,但经验检验尚不足以为理论分析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本文着重在如下三个细节方面做深做细:第一,更精确地测算汇率波动,发现并注重汇率波动对冲击可能存在的非对称特征;第二,以严格的内生性检验指导工具变量的应用;第三,模型设定采用联立方程同时考察出口需求和供给。文章发现,无论是贸易方向上还是贸易方式上,均没有理由认为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了出口需求,但汇率波动却显著抑制了中国的出口供给。  相似文献   

2.
对于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量的关系,学界一直存有很大争议,但经验检验尚不足以为理论分析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本文着重在如下三个细节方面做深做细:第一,更精确地测算汇率波动,发现并注重汇率波动对冲击可能存在的非对称特征;第二,以严格的内生性检验指导工具变量的应用;第三,模型设定采用联立方程同时考察出口需求和供给.文章发现,无论是贸易方向上还是贸易方式上,均没有理由认为汇率波动显著影响了出口需求,但汇率波动却显著抑制了中国的出口供给.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国的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是否存在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利用三角贸易指数刻画了中关韩三国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并对“韩国出口中国”和“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韩国出口中国中间品-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品”的贸易模式是中关韩三角贸易关系的实质,并基于此建立了包含美元和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变量的中美出口贸易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都受到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即存在显著的汇率波动的第三国效应;在长期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有正向的显著的第三国效应,其效应弹性要小于中美汇率双边波动效应弹性并与之方向相反;而短期内韩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作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其波动对新疆进出口贸易是否有影响、影响是否显著、变动关系是否长期稳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本地市场理论和汇率理论构建出口模型和进口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在Eviews6.0软件中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最小二乘法回归、协整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新疆出口贸易有较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长期稳定;但是,汇率波动对新疆进口贸易的影响则不显著。汇率波动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转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才能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均衡、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中美贸易Marshall-Lerner(ML)条件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贸易收支对汇率冲击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本文均采用间接汇率表示法)变动对出口影响显著,对进口影响不显著,中美双边贸易ML条件成立。  相似文献   

8.
全球生产网络中,出口行业的贸易附加值水平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附加值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附加值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行业附加值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行业贸易附加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贸易附加值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后是资源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一般贸易出口、来料加工出口以及进料加工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和进料加工出口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对汇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来料加工出口没有显著影响,而国内成本是影响来料加工出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对汇率的波动适当控制;培育人民币汇率衍生市场,增加进出口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增加对附加值高的出口企业非汇率贸易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贸易引力模型下引入汇率波动性因素对中美、中日贸易总量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贸易引力模型的成立,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显著抑制中美贸易总量;人民币兑日元汇率波动对中日贸易总量无显著影响。考虑到中日间贸易较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因此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引入中日贸易框架,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日元对美元汇率波动均显著地抑制中日贸易总量。结论说明,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给交易主体带来经济风险,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应注重维持汇率的稳定以促进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汇率波动是否会影响国际收支,从文献资料看,不存在统一的观点。利用2005年汇率改革后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来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的关系,从实证结果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作用并不显著,但汇率与出口、进口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静态影响及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长期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均不显著,进口的汇率弹性较大,出口几乎无汇率弹性;长期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主要由国内外收入决定;短期内,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同为负,即汇率贬值,进出口均增加,汇率升值降低出口的同时,进口也会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出口的减少;而且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小。因此说明单纯的汇率调整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建  赵琳 《财经研究》2016,(2):85-96
文章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时不能忽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文章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经济系统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参数校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是对每个变量冲击响应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较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显著干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需求的调控,人民币汇率升值波动幅度较大时,货币政策对需求变量的调控作用会减弱,但不会影响相关需求变量在不同时点的冲击响应走势特征。较大的汇率波动会减弱利率上行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冲击,但会导致贸易条件(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值)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5.
汇率波动是影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区制状态下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双向FDI和贸易结算影响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平稳波动、低波动和高波动三种区制状态;人民币汇率的过高波动对人民币双向FDI和贸易结算均会产生抑制作用,且过多的汇率干预也会抑制双向FDI结算中人民币的使用;此外,还发现人民币双向FDI结算将促进人民币贸易的结算,但人民币贸易结算将抑制人民币双向FDI的结算。因此,我国应该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平稳波动,同时还应处理好人民币在双向FDI和贸易结算中的关系,使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够在双向FDI和贸易中实现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7,(9):39-54
本文针对近期中国出口波动幅度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出现"过度反应"的事实,利用中国对5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以及出口目标国的宏观经济变量,研究了外部不确定性与中国出口波动的数量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从数量关系上来看,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个影响的量级在短期内要远远大于传统上所考虑的供给、需求以及汇率因素所产生的影响;(2)使用灾难数据作为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不确定性与中国出口增长存在着稳定的负向因果关系;(3)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这些发现意味着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之选,而企业要着力对未来的需求形成科学有效的预判,以期对冲不确定性对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模型检验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依然较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且这一影响效应有不断上升之势.(2)即使不考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对出口价格的传递也呈现非对称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使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产生新的非对称性,并进而增强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3)与贬值相比,人民币升值时,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相对较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可以进一步降低人民币升值下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可以提高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调节的效用,但其对汇率传递程度和非对称效应影响程度依然较低,这主要是由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发展滞后于结算发展所致.因此,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应是:一方面,深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程的同时,着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的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并注意保持其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我国GDP形成中供给和需求因素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GDP的形成是社会累积供给和累积累求平衡后实现的,是累积供给因素和累积需求因素短边效果的体现。我们选取工业生产增加值代表经济的供给成分,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经济的消费需求成分,比较它们同实际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通过使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发现,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量实际GDP,它们具有类似的长期趋势,但它们在短期波动模式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这表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消费需求驱动成分更为显著,体现了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和一定程度的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各国汇率联动、进口市场竞争风险来源多样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海关总署的企业数据,并进一步匹配国际清算银行的有效汇率权重,将竞争国汇率和双边汇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竞争国汇率对中国出口额及其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国汇率的“以邻为壑”效应显著存在,但较之于企业的平均出口额,即集约边际,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对出口企业群体数目,即扩展边际的调节来实现;增强汇率波动弹性的改革、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和出口产品类别同质化下,竞争国汇率对产品出口额的影响更大,且该影响仅表现在对出口企业群体更大的优胜劣汰影响上。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动态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争为 《经济评论》2012,(4):128-134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