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R总监的烦恼 春节刚过,某高科技集团HR总监就开始发愁,最近连续接到了几位研发人员的离职申请。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虽说公司的离职率仅有5%左右,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但每个核心骨干研发人员的离职都是公司的巨大损失,这时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近年来公司研发人员跳槽后,给公司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 SG 公司进行个案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研发员工对心理契约的感知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存在密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人员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对研发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已成为研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然而,由于研发工作的特殊性,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价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点.论文在分析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胜任力是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综合运用国内外胜任力模型相关研究新技术,在对国内外通用科技人员胜任力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药研发人员为例,构建了研发人员专用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可大致归纳为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创新特质、一般能力四大模块,体现了优秀中药研发人员高效完成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而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文章以2009—2013年深市中小板科技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企业融资能力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分别以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企业规模五个方面作为企业融资能力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对研发费用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研发人员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对研发费用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成长能力对研发费用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能力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受企业所处区域差异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为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方晖玉 《价值工程》2011,30(22):132-133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研发人员的构成与特点及管理的现状与原因,接着针对上述情况,分别从人员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体系、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保护和职业生涯规划七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发人员管理策略研究。最后,总结全文,得出企业对研发人员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发部门工作绩效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企业战略实现非常关键,研发人员的激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工作。论文在分析研发人员所具备的独有特征,如较强的自主意识与流动性及其成果测量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应注意的几个环节,如着力能力评估与过程的管理。论文最后提出企业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除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外,还需要从环境建设、发展平台、主体意识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升其对企业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发人员、研发资本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保障长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的方向、结构特征和时空相关性以及研发人员及资本流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流动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研发资本流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与资本流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创新绩效。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提出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发人才与资本引进策略设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研发人员激励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更多地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专门针对性地研究研发人员激励因素的确实很少。由于研发人员是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知识型员工,因而,在这里,将研发人员激励因素和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一并综述。  相似文献   

11.
江政 《企业研究》2011,(11):124-124,128
本文首先对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的定义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型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激励机制不规范、不配套、不平衡;激励力度不足;研发人员的身心健康不被重视等四个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四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立规范、配套、平衡的激励机制;加强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加大激励力度;建立研发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研发人员激励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更多地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专门针对性地研究研发人员激励因素的确实很少。由于研发人员是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知识型员工,因而,在这里,将研发人员激励因素和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一并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爱君 《企业导报》2009,(9):163-164
以胜任力为导向,参考技术、管理类胜任力研究建立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体系,在研发人员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胜任力的研发人员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申淑静  杨增雄 《企业导报》2012,(17):170-17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创新意识逐渐加强,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具有创造性的研发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研发人员与企业其他员工相比,其需求特点更为个性化。如何吸引和留住这些核心人才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特点及激励模式两个维度对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相关激励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问题,提出股权授予数量受到研发人员人力资本认定、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研发人员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对模型求解的过程中,分析了上述因素对研发人员最优股权激励契约中股权授予数量的影响,为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的定义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型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激励机制不规范、不配套、不平衡;激励力度不足;研发人员的身心健康不被重视等四个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四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立规范、配套、平衡的激励机制;加强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加大激励力度;建立研发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问题,提出股权授予数量受到研发人员人力资本认定、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研发人员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委托—代理模型,对模型求解的过程中,分析了上述因素对研发人员最优股权激励契约中股权授予数量的影响,为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阐述了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现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科技企业研发人员考核体系提出了个人考核结合专家组考核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建议,并采用模糊理论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实验,论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张瑞 《企业导报》2010,(10):251-253
对全国范围内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具体关系作了实证研究,R&D产出用专利授权数来衡量。实证结构表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最大,其次是高校R&D投入,科研机构的R&D投入并没有产生较大的产出效应,全时当量人员投入对R&D产出的贡献却为负。寻求建立大学和科研机构研发与企业研发之间的技术转移渠道及相互作用机制是目前提高研发产出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破解研发人员考核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历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由于研发人员的工作与一般的作业人员相比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周期性等特点.因而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很难满足对研发人员的考核要求。那么,企业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到底该怎么做才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