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继翔 《经济问题》2008,(10):43-46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劳动法》,《劳动法》的颁布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劳动法》的实施,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劳动关系稳定、劳动保障体系,特别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法》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对于限制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立法在经济补偿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缺陷,使实际操作偏离了立法的初衷,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受损。因此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比,以更深层次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以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从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刘婧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91-194
中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具有预告辞职的权利,但由于立法技术等原因该项规定较为简单和笼统。预告辞职的法律保护不仅赋予了劳动者自由辞职的权利,还与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在社会经济条件下,各方主体的利益与冲突并存,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预告辞职的法律保护方式,分析中国预告辞职法律保护的特征与存在问题,阐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维护各方法益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立服务期、竞业禁止和违约金等方式构建预告辞职法律保护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论述了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职工教育必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竞争手段。为贯彻执行我国《宪法》、《劳动法》有关职业培训的规定,引导劳动者进一步注重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济收入,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展开,本文从劳动立法的角度作了三个方面的阐述:1、加大培训力度,改革教育结构和培训制度,加强注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立法;2、全面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实施劳动预备制度  相似文献   

7.
谈谈《劳动法》的贯彻与执行刘艾我国第一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的,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颁布,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今已经3年。《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8.
于丽平 《经济师》2008,(6):38-39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劳动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关系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劳动法典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未加以规定,是立法的不足,实为缺憾。笔者认为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要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谚须找到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理论探讨,从而归纳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即保护劳动者权益,三方性原则和社会正义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梳理我国现行关于独立学院的法律和法规,指出教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不受国家《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他们的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聘任关系,而不是劳动法所规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亚平 《经济师》2007,(12):93-94
我国《劳动法》对劳动法基本原则并未加以规定,实为缺憾。文章从基本原则的概念入手,进而讨论其功能和特征,以作为确立基本原则的标准,并在对国内外诸说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出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劳动法基本原则应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龙头,辅之以三方性原则和社会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引人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被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那么,《劳动法》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呢?1、《劳动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它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12.
孙来平  肖瑶 《时代经贸》2008,6(5):60-61
《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我国劳动领域最重要的一部国家立法。它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宗旨,改变传统劳资关系中企业与职工力量对比不平衡的状态,以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所有人应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对企业至关重要,《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或变革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保障弱者的基本生存利益以维护社会公正,通过国家强制性立法保障劳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尽管在立法层面我国劳动安全基准法已经比较完善,然而执法却面临巨大的困境。以煤矿安全基准法的立法体系与执法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资方与劳动者各自的法律处境与行为动因复杂,政府职能的改进是提高劳动法执法效力的重要前提。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加强劳动监察的独立性、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力量等途径改善劳动法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张书亭 《经济师》2003,(10):283-28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学习增强依法行事的自觉性 ,用法律手段维护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 ,劳动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依法管理监督和舆论引导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生产秩序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一、用工单位学习、掌握、运用《劳动法》 ,摒弃以言代法的陋习 ,自觉置身于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准绳之下《劳动法》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合同。其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  相似文献   

15.
一、新劳动法解析 作为我国第一部在法律层面上独立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新法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其中以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最为强烈。因而,对新劳动法的解析便有了其特定的现实意义。新劳动法的总体原则是“向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立法开宗明确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就是用人单位本身就强势,劳动者本身就是弱势,一开始双方地位就不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如果你是一个守法的企业,这部法律不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如果是一个违法侵犯工人权利的企业,那么劳动成本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丁虹  江雪梅 《经济论坛》2005,(19):131-132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简称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丧失请求劳动争议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1995年的《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1993年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7.
王俊英 《经济论坛》2003,(15):50-5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是用人单位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用人单位劳动规章本身不是法律,却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法律约束力。那么,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源自何处?我国《劳动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50条规定:职工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上述法律规定表明,用人…  相似文献   

18.
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基本社会关系,由此而引起的劳资矛盾以及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在我国正处于一种令人很不乐观的状况。在许多以蓝领体力劳动者为主的制造企业中,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健康状况、人身安全、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等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本文拟就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一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在正常劳动时间内履行正常劳动义务后的劳动者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资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制度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强制规定企业支付给工人的最低报酬数额.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低工资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最低工资制度是一国基本的、重要的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不仅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给劳动者最低限度的工资,实际上它还同时规定了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  相似文献   

20.
王叶 《时代经贸》2011,(16):71-71
劳动法的发展是劳动者、用人单位、政府三方博弈的过程。《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设计强化了立法进行解雇保护的决心,其初衷是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稳定劳动关系,实践中却引发了用人单位的种种规避行为。鉴于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面临的制度困境,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中,政府应当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适当放松管制,尊重劳资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