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春  达捷 《特区经济》2005,(12):351-352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当前全国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响应中央的部署形成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潮。  相似文献   

2.
<正> 2004年12月3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如何利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税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2005年,柴达木盆地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验区.当前,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是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也是我们在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实践中始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2004年,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人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对此,地方都按照中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采取的措施还不足综合性的,对发展循环经济所起作用有限。故此,需要从政策、法制、制度、技术、规划和教育六个层面采取多项措施,并加以综合运用,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循环经济统领节约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建国 《科学决策》2005,(11):12-13,26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都把建立节约型社会提到了议事日程。显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新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梁 《科学决策》2005,(11):10-11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环节:“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在各方面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为此,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两个文件精神,按照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细化分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做到“政府带头,示范引路,强化投入。创新推动,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只是简单的节约,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要依靠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外知名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开发节约型洁净产品,研发尽可能少用或免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必需品,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新型企业。研究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八大新战略,对于我们的企业未来发展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废油再生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全国上下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承担历史重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年。党和国家对资源节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发出《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经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如何利用税收政策大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税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质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清洁生产和信息化及生态化设计,不仅使单个企业的资源有效利用,同时也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总体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经济是…  相似文献   

13.
薛维海 《浙江经济》2005,(22):24-25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以资源消耗突出、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为表象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自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同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来,举国上下均在研究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解不全不深,导致各地在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和误区。如果这些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陶静坤 《辽宁经济》2006,(11):40-40
在技术创新与扩散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当代的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决策。任何一个城市,都必须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把建设节约型城市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高消耗、高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如影随形,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和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我国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国转变,而循环经济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这是关系我国今后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引擎、天津最大经济增长点的滨海新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促进天津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一、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世界观和…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2005年7月5日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合作社新闻     
改革开放30年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高消耗、高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如影随形,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和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我国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而循环经济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一、来宾发展循环经济初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三年来,来宾运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0.
谭炳才 《南方经济》2005,(12):10-12
本文认为,要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广东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重要性,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形成全民节约的社会氛围。必须抓住重点环节和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利用,完善政策和法规,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