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在国家征收法律中提出的公共利益问题展开分析,在公共利益概念难以界定的理论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公共利益.文章指出欲实现法治目标,公共利益应该实现立法类型化、行政科学化和司法的最终裁决权.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授权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物权的行政管理,其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有效地保证物权的安全,为物权的充分行使提供良好的法治条件.但要使行政机关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物权,则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界定法律化、行政行为程序法制化、行政救济制度法治化,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物权登记制度,完善国家行政补偿制度,大力推进物权行政保护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侯连琦 《经济论坛》2007,(17):130-132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各国涉外经济行政法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宪法及涉外经济行政法中也有公共利益的规定,但规定过于原则且缺乏程序保障,结果导致在处理涉外经济纠纷时,法学界对"公共利益"的认识模糊,实务部门对外交往往无法体现企业真实的利益,决策部门无法在众多的公共利益群体之间进行权衡,使我国企业失去了一些争取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内保护的良机.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在个人利益不能够总是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公共利益只能够在立宪层次上实现,公共利益的判断需要进行成本收益计算。中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需从不同角度加以完善,在程序上,由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听证会来界定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在补偿上,把补偿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附带条件,制定补偿确定的原则条款;在效率上,引入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分析每一项土地征收的成本和收益。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事实行为作为行政主体的一种行为形式已成共识,但是中国行政法对此研究甚少。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对行政相对人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为受到行政事实行为侵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途径,是现代行政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探讨,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明确的界定,给予行政事实行为的侵权提供救济进路。  相似文献   

6.
公共利益自产生伊始,在正当性、存在性、合理性等问题上备受争议,而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内涵外延、实现主体、对权利的限制等方面也是学者们热衷研讨的议题,可谓观点纷呈。上述问题的破解,首要的逻辑前提是要对公共利益的概念进行合理科学界定,本文正是基于此种目的而进行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王爽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182-183
强制拆迁与拆迁后的补偿和安置所产生的利益冲突,一直是我国城市拆迁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以往实践中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官商合谋"、征收与商业开发征收混为一谈的拆迁模式,使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受到威胁,得不到公平公正的保护。已于2011年1月2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虽然对"公共利益"有了明确的界定,但是,现行拆迁制度并不会因一部法律的出台结束暴力对抗,只有真正地实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才会真正地解决拆迁与补偿安置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吕楠 《经济研究导刊》2014,(22):315-316
《英国行政法》是王名扬教授著名的"行政法三部曲"之一,也是王名扬教授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从英国行政法的概念、基本性质人手,对行政机关权力的根据、行使方式和程序以及各种救济手段逐一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行政裁判所作为英国行政法上的一个特色,可以说其在复议审查行政工作、保障公民救济权方面都有一定积极作用。针对行政法的研究和学习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方法,这对于研究借鉴英国行政法制的经验,完善中国行政法制建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璐 《时代经贸》2007,(1Z):139-140
历史上,从有了国家,有了官与民的划分开始,官与民就处于了一种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官贵民贱”的思想已在人们脑中根深蒂固。当前正在进行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我国,由于受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论的影响,过分强调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在当前社会尤其是行政法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叶必丰教授在《行政法的人文精神》这本书中,以公共利益本位论为理论基础,从利益分析的方法以其独到的见解提出和论证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服务与合作关系,为我国今后行政法领域内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既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又能带来经济效应,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看是应当鼓励的。但规模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征收的行政行为,而征收要求符合其程序的实质要件——为了公共利益。能否将"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成为了这一切的关键。在司法实践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合理的解释,使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创造积极社会效应的同时,也符合法律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黄恺 《新经济》2014,(4):70-73
船舶在行政法中的属性是物还是“人”是法律界争论不休的经典议题,本文列举了支持方和反对方的各种观点,从国际立法、“港口国监管”政策、我国海事行政立法、海事行政实践、海事行政效率原则等方面对船舶的行政法属性进行分析、考量,指出赋予船舶行政法的特殊主体资格才是最佳选择,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赖保护原则是私法之“诚实信用原则”在公法领域的转化和延伸,是二战后由联邦德国通过法院判例逐渐发展起来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我国行政许可法开创了我国信赖保护原则的先河,意义重大。但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抽象而不易掌握。本文对该原则涵义进行界定,探讨其在行政许可法中的适用范围、方式和保护手段,并对现行法律规定现存不足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新开 《经济论坛》2014,(12):165-169
法制国家依法把行政干预经济的权力"锁在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设计了经济行政法,欧洲为此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经济监督"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经济行政法"。研究认为其法律地位是"中间抽象水平化",同时经济行政法发展与相关法规有密切关联性。研究认为,经济行政法今后发展的重点职责是对经济行政行为、经济行政合同、越境合作法规的应用和完善。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对经济行政法的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李展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37-139
何为“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这是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中的焦点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使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经常出现滥用征收权、征地范围扩大化以及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必须明确地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通过探讨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方式及界定主体,最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程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逐步实现行政法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 ,完善行政法的体系。一、行政权力和市场经济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行政权力是全部行政法理论的基点 ,是行政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行政法学的所有问题 ,诸如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和行政诉讼等 ,都是围绕行政权力这一范畴展开的。1 完善制约行政权力侵害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摆正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关系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6.
施峰  何菲 《城市建设》2011,(3):22-23
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是国家收回被拆迁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本质上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强制取得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并非处于“配角”的地位,政府应当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承担不作为义务和保护义务。行政法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有防止行政公权过度介入。规范行政权力在执行过程中各种行为,维护被执行者的公共和私人利益,预防出现行政道德示范和违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问题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程序机制的界定主体问题是一个难题,对此问题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分歧。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认为立法机关应该是公共利益界定主体,并力图对公共利益界定进行一个程序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8.
大量而宽泛的行政裁量权的存在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不争事实,行政执法主要是通过行政裁量活动实现的.如何发挥行政裁量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的影响,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行政裁量权的含义入手,并把重点放在对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问题的阐述上.现代社会对行政机关提出的是积极进行行政裁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要求,现代行政法上的行政裁量制度是以有效发挥行政裁量权的积极作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黄涵青 《当代经济》2018,(9):126-128
城镇化浪潮下,土地中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呈现紧张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公共利益是限制私人利益的正当理由,然而,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与私人利益的界限也十分模糊.两者发生冲突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本文从征地拆迁切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从实体与程序、中国与外国不同的维度进行探讨,以期对土地中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得到进一步认识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行政是行政治理手段的革新,也是行政治理的发展趋势。但是科技与行政治理并非天然耦合,而是存在一定的张力,体现在自动化行政对传统行政法原则的冲击上。规范自动化行政的前提在于确定自动化行政的适用范围及边界。因此,以行政法原则对自动化行政的调适为切口,围绕自动化行政适用的二分格局分析自动化行政的适用边界,进而促进自动化行政治理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