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洁 《开发研究》2006,(2):15-18
在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非正规就业作为多种就业形式之一已为社会普遍接受。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参与非正规就业中的灵活就业群体的各种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不仅造成灵活就业群体的应有社会权益受到侵害,更对非正规就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和完善过程中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互济能力起到了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欣 《科学决策》2008,(10):75-7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热点,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新特点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探讨如何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层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我们也看到,影响就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应在当前经济转轨、产业结构不断细化,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劳动就业市场化加快、单一固定化的就业模式被打破,出现越来越多的非正规就业形式的情况下,确立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战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将是缓解就业矛盾、降低转制成本的重要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印就业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印度均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人口状况与就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印在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促进就业的措施有所不同.本文比较研究中印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促进就业措施的异同,提出了中国与印度可供选择的相互借鉴的扩大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慧娟 《江苏改革》2001,(12):48-50
我国是有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尤其自1993年以来,由于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失业人口规模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失业率为3.3%,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创造就业岗位、降低高失业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非正规就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缓解就业矛盾、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玉民 《辽宁经济》1997,(10):20-21
辽宁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陈玉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伴随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剧烈变革和社会多种利益格局的调整,作为传统就业密度较大的辽宁,面临严重的就业与失业考验。如何妥善解决辽宁在新形势下遇到的就业问题,这将是关系辽宁能否实现政治社会稳定、经...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萍乡市扶贫办把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和指导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和就地就业,使就业“寒冬”化为创业“暖春”。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就业问题直接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研究就业潜力、开拓就业领域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在企业调查总队对2262家企业和244个街道(社区)进行的《就业潜力专项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多方面情况就就业现状及就业潜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艳霞 《黑河学刊》2009,(3):140-141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的今天,如何解决高校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和办学规模扩大的瓶颈。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择业理念。  相似文献   

10.
钟建英 《特区经济》2012,(8):299-301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农民工就业在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一定的就业支持,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未能成为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失业救助的主要途径。应该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等方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就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芳芳 《魅力中国》2011,(15):13-13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镇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与城镇就业相关的文献的研究,将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发展、汇率调整、资本投资和实际工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分析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全文 《特区经济》2008,(10):263-265
现存就业制度的特点已经暴露其与市场经济体制难以融合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在这一制度下,劳动市场呈现出二元制和多元体形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被多种就业壁垒所限制,并产生众多领域的就业不平等。政府部门仍然会继续通过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限制来缓解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压力,这必然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3.
就业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就业弱势群体的存在与市场经济的转型及就业制度中公平、公正的偏移密切相关。解决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一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制度体系;二是从就业保障方面采取"差异原则",保障就业弱势群体的基本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14.
灵活就业——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总体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尖锐、一般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社区劳动组织就业、用人单位灵活就业、自主就业等形式 ,在劳动关系、社保关系、劳动报酬、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采用相应规定 ,在劳动保障、税收、办证、收费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 ,以大力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工作压力大,民办大学生就业难受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多重因素影响。促进就业过程中,辅导员团队有其特殊性和优势,可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和就业技能,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在就业工作中是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刘黎辉 《科技和产业》2009,9(9):48-50,92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不仅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也是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湖南省就业形势严峻。面对金融危机对湖南经济带来的挑战,在外部不利的条件下,为不让全球经济危机变成湖南省就业危机,就要把就业问题放在政策首位,把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就业创造型"的经济增长,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大学毕业生就业从整体而言相对较低,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变化。在高职大学生中,存在着多种对就业的心理改变。就其产生的原因而言,主要有社会渊源,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就业观有较大的差异。怎样指导学生就业,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又一新课题,并值得高职院校教师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一为 《发展》2004,(8):4-4
近年来,农村劳务输转工作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城乡统筹就业成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会议精神,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和"两抓两放"的要求,将其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和城镇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统一实施项目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应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并作为我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项目,尽早规划、尽早实施,长期有效地促进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就业工作。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性别、年龄、受教育状况、主要从事行业、收入、找工作的途径、择业时考虑因素、创业面临的突出困难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就业能力的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培养其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从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孟剑侠 《黑河学刊》2013,(1):185-186
高校开设大量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多种创业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就业技能;创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丰富的创业形式,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为大学生自身和他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样就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性循环。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相辅相成,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高人才利用率,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