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听说你最近正在研究一个时髦的话题——包装,是吗? 蔡恩泽:正是,你还记得在中央电视台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小品《如此包装》吧? 主持人:记得,记得,那个小品我也非常喜欢看。 蔡恩泽:其实,小品是讽刺和针砭那  相似文献   

2.
宋丹丹在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饰演白云,当说到黑土(赵本山饰)家穷时,有一句开头语:"不怕你笑话",其实,她的真实意思还是怕别人笑话她老公当初家里穷。黑土连忙接上话茬:"不是还有一样家用电器——手电筒吗?!"惹得观众一阵哄笑。一个人真要做到不怕别人笑话,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一首偈是:我  相似文献   

3.
你是我的一片云云 高飞 远去都传给我呼唤的风我呼唤云柔风无声对你一吻丝雨真情与你贴近风和雨相系你我的恋绳那雨有时是你思家的眼泪孕育温馨的豆蔻心语的秧苗那风是你身影带着缠绵依偎在我肩头轻轻述说远离的苦思我的那片云总有归来的时候家的港湾会扫尽你审计的征尘我等待 我的云我的一片云——审计人丈夫的表白@史颉$山东省审计厅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次汇聚了全国高手的比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经历。这一路的比赛历程,可以用披荆斩棘来形容了。这是一次汇聚了全国高手的比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经历。而关于这次竞赛,我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还记得当得知自己将代表公司参加四川省比赛时的心情,那是既激动又忐忑。而这一次,我们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青莲     
正世人之爱莲,大约都是因为莲的高洁、清静吧。也难怪,因为造物者正好赐予了莲高洁和禅意清静的风骨。而我之于莲结缘,却是因了一点晶莹,一个符号,一段情愫。那点晶莹,尽管久远,却很清晰。那一年,我还在上小学,老家是很少种莲的,可那一年突然又种了,不多,就那么几片。记得有一次,恰逢雨季,散学回家时,又从荷边走过,看到了雨打荷叶,雨,淅淅沥沥,落在荷叶上,旋即  相似文献   

6.
賈可 《经营者》2015,(2):18
如果读《汽车商业评论》能激发你的创造力,那说明我们的激情没有枯竭;否则,即使自己不厌倦,这本杂志也没有意义"喂,亲爱的朋友,《汽车商业评论》出刊100期了,你说,我们的存在对你是有必要的吗?"梦里面,我千百次截住每一个过往的人,不厌其烦地问。你慷慨地一次又一次拥抱了我,嘴里欢喜又疑惑地答:"有必要呢,但是,难道你自己不相信吗?!"  相似文献   

7.
追随我心     
1997年5月我走出国门,开始了我的美国留学生涯.在旧金山转往明尼苏达州的飞机上,我和旁边的一位美国老人攀谈了起来.当得知我来自中国的时候,老人问我:"我在电视上看过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你们现在还是只穿黑灰蓝三个颜色的衣服,出门只骑自行车吗?"多年过去,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震惊,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多么匮乏.之后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十几年,游历了欧洲和大洋洲,也经常碰到类似的情景.每一次我都会不遗余力地向对方介绍真实的中国:中国不是"黑灰蓝",中国是"色彩斑斓"的.  相似文献   

8.
有的景色,那种来自大自然的震撼,能让人久久地静默无语,想说些什么,却发觉自己是如此词穷语尽,也许那就是大美,一种震撼心灵的美,而龙脊梯田就是这种美!许多年之后,我想我一定还能记起,在龙脊看过那连绵的梯田,和秋日里金黄的田地上那一片璀璨的阳光。不记得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看过一张龙脊梯田的照片,尽管当时还不知道那是哪里,但那金黄的一片,层层叠叠,从远处延伸到眼前,远处的群山之上还飘散着薄雾,震撼着我,也莫名地感动着我……多年之后那幅画面时常在我的  相似文献   

9.
萧琴 《楼市》2011,(Z3):8-12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街边的流浪艺人用略显嘶哑的声音,诉说着曾经的记忆,多年以后再听到这首歌,感慨不已,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时我才刚上初中,弹指一挥,三十年韶华流尽。每个人都有一段记忆,都有一个梦,关于少年、关于曾经。不管经过多少沧桑和物是人非,只要时间、地点和人物重合,那份记忆便会带我们回到过去。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笔,举目远望,一弯新月挂西窗,夜色微澜水未央。平静的金沙湖映着万家灯火。从"秋来芦花随风尽"的滩涂到"车水马龙汗如雨"的繁华,下沙新城,沧海桑田,荒凉不再,笙箫流彩,下沙城市的梦想掩盖如过眼云烟一般的往事,但那些往事真的能随风而去吗?  相似文献   

10.
花开的时节     
叶子是我大学时的同学.和她第一次见面是雨天,阴天,还是下雪天,我已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六年前一次放学途中,由于火车挡道,我和她的自行车停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彼此点头笑了笑.就在那列火车最后一节车厢呼啸而过时,我听见她大声对我说:“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你!“我笑了:“开学都快一个月了,同班同学,你当然见过我……“她也跟着笑,急急申辩:“不,我说的是以前……“.那一刻,仿佛春风拂面,那灿烂的笑容在我心底形成了一朵静美的云.……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辣妹维多利亚当年的婚纱吗?那是出自VeraWang之手:还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那件在婚礼上备受瞩目的婚纱吗?那也是出自VeraWang之手。  相似文献   

12.
六年前,由于组织上的安排,我离开了工作十年并热爱着的审计岗位,调到了县委办公室。还记得那天,我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局长安慰我:“恋巢的鸟儿飞不远,年轻人就要多磨炼。”欢送宴上,酒量不行的我喝了一杯又一杯,谢谢把我分配到审计局的老局长、谢谢手把手教我真功夫的老同志、谢  相似文献   

13.
初上宝塔山     
吴欢章 《秘书》2013,(9):40-41
我终于来到几十年来日思夜想、梦魂萦绕的延安。以往在历史书中、文艺作品里和荧屏上对延安可说是眼熟能详了,所以这第一次踏上延安的土地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近乡情更炽。当我在延河畔,一眼看到那屹立在蓝天白云下的塔影时,不禁欢声呼喊起来:"啊!宝塔山,宝塔山!"这时《延安颂》的歌声从我心底响起:"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这时贺敬之的诗句也在我的心头缭绕:"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相似文献   

14.
家风故事     
犹记得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工作一天略显疲惫的年轻妈妈坚持为轮椅上头发花白、行动不便的婆婆洗脚,看到这一幕,她那稚嫩的儿子也吃力地端着一盆水来到她的面前说:"妈妈,我也要为你洗脚……"小小的广告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思,我想这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家风,它既是父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更是子辈们的传承约束、恪守发扬.  相似文献   

15.
李德生同志2011年5月8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6岁。每每回忆起李德生同志关怀年轻同志的往事,都使我们对他的怀念不断加深。为此,我很有些感触,想和我们《中外管理》杂志的老朋友们叙叙旧。一位戎马将军对知识价值的重视记得那还是20世纪70年代初,李德生同志在离开党中央副主席的岗位到沈阳军区担任司令员时,我们曾到他的住所送行。那时相识尚浅,我也并没有想太多。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房子     
在你的城市里,尽管有许多朋友的相助,但房子的问题是头等大事。我和我的妻儿租住了一个姓田的回族市民的平房,没有上下水,吃喝拉撒全部都在房子里进行,你这辈子感觉不出我们一家人的生命体验,儿子还小,妻子没有工作,而我的月薪只有300块钱,你说够用吗?在那危机四伏的苦难岁月,我真切地想起了我们的巴库镇,我记得在一个风雪  相似文献   

17.
翟峰 《秘书》2006,(11):25
好几年以前,社会上对人大机关工作还存有一些片面和错误的看法,认为年轻人到人大学不到什么东西,也不会有大的发展。一度我也曾有过低人一等的想法。后来亲历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错误认识,并使我猛然醒悟到:在人大机关工作并非没学头、没干头。记得那还是我刚调到市人大机关从  相似文献   

18.
赵琼  赵永红 《中国审计》2005,(13):32-35
"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是否你还记得过去的梦想,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但愿你会记得,永远地记着……"这是一首她们最爱唱的歌.有时唱响在嘴上,但更多的是吟唱在心底.她们说,这首歌,是唱给亲人朋友的.  相似文献   

19.
萧琴 《楼市》2011,(Z3):36-40
轻轻抬头,看见了吗?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朵花儿都很美,每一个生命都很美——无论是谁,只要我们满怀爱心,拥有梦想和诗意……纯洁,是注定的遇见纯洁,是注定的遇见;然后开始,彼此崭新的成长。几年前,我背着行囊,怀揣梦想来到下沙。还记得初来时,坐在通往下沙的校车上,看着窗外绿油油的树迎风招展,清幽幽的水碧波荡漾,  相似文献   

20.
我虽然不是从农村长大的孩子,但对农民却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因为当我刚刚起步走向生活的时候就去了北大荒,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整整辛勤耕耘了十年。正如所有的同龄人所拥有的共同感受一样,对于这段生活我无怨无悔。尽管我们这代人把金子般的青春都交付给了那片黑土地,尽管在那里我们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磨炼,但我们收获的也是坚强而正直的人生。所以,对于珍藏在心灵祭坛上的这份情系塞北的感情,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然而,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省直机关工作以来,离开农村整整20年了,由于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