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风电行业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并网难等一系列问题集中凸显。风电行业从风电零部件生产到风电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运营,整个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集体“变脸”。  相似文献   

2.
2009 年4 月30 日,美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8635MW,居世界第一。然而,风电并网是美国目前大规模风电场的唯一应用方式。由于风能的自身特性,导致风电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规则性,使电网难以承受大规模风电场的巨大电能,风电对电网的贡献率难以超过10%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因此,在未来的4 ?6 年,随着美国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风电上网难的窘况,并严重制约美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本文提出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直接应用于美国的风电发展,未雨绸缪,并据此发展美国新型风电产业及相隅合的高载能产业。  相似文献   

3.
在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公布后,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市的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国家规定风力发电场采取特许权经营方式,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投标后,一批先建的风电场已并网发电,新中标的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同一批全国性风电集团一起,倾力打造风电设备制造基地,一批新的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企业上马,配套企业纷纷落户,土地、资本、设备、技术诸生产要素迅速集聚。该文汇集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指出江苏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竞争过度,这个新兴产业即将面临设备制造产能过剩,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科技     
5258万千瓦截至目前,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池围并网风电达到5026万千瓦,6年年均增速87%,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日前国家电网建成覆盖26个省份、全部570座风电场的新能源运行调度监测网络,在14家调度机构建成风功率预测系统,实现了风电可监测、可预报。累计投资458亿元,建成风电并网线路2.53万公里,新(扩)建变电站420座,保障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核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步伐的狂飙突进,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内多数地区存在有风输不出去的问题,风电并网难成为困惑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迫在眉睫。风电产能过剩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深层次原因是电源结构的不尽合理和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只要多方面下手解决风电大规模并网问题,风电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当前风电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并网瓶颈的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6.
项目动态     
《中国招标》2015,(2):49-50
河北:5个海上风电项目进"国家队"2014年12月12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以下简称《方案》),总容量1053万千瓦的44个海上风电项目列入开发建设方案。河北省5个风电项目位列其中,项目规模达130万千瓦,位列江苏、福建和广东之后,居全国第四位。根据《方案》,河北省5个风电项目分别为河北建投唐山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兆瓦示范工程、国电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华电唐山曹妃甸海上风电  相似文献   

7.
国外研究机构针对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国外风电并网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风电并网研究主要包括并网方案设计、系统备用容量计算、系统运行成本分析、风电容量价值分析和储能装置经济性分析等方面。以上方面目前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研究方法,不同研究机构结合实际问题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各研究均认为,大规模风电并网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总体来看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生产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能源发展动能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省新能源装机达到3 496万千瓦,同比增长27.9%。“十四五”期间江苏预计将有超过1 000万千瓦的风电和600万千瓦的光伏并网。新能源的快速增长给电网安全稳定带来了挑战。为应对江苏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文章设计研发了省级风电及光伏运行监测平台,通过接入江苏电网电力相关运行数据,实现江苏省风电及光伏运行全监测,平台的投入使用有利于电网规划,同时促进江苏电网与新能源协调发展。该平台已在江苏地区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风电,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尽管巴基斯坦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风电场,但其风电政策优惠,电价透明合理,内部收益率高,对独立发电商有较大吸引力。本文介绍了当前巴基斯坦发展风电的现状、政策,其电价政策对我国的风电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盟海上风电的发展由能源安全到气候变化的许多因素推动。根据新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20 年实现34% 的可再生电力,各欧盟成员国都希望,通过海上风电技术能帮助实现他们的政策目标及可再生能源比例。经过18 年的探索,欧洲海上风电场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建设阶段,根据各国发展规划,2009 年和2010 年将会是欧洲海上风电增长最快的两年。 目前,欧洲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有:单机规模大型化、风电场规模大型化发展,5M W 的机组开始规模安装,在建风电场规模达400MW ;风机由恒速、定浆距向变速、变浆距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海上风速变化大、起吊难度高的要求;风电场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并网标准反映的是一种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指引和促进,提高我国的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水平,并能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对行业发展,对电网安全都有莫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盐城低碳经济发展起步早、基础好1、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早在"十一五"初期,我市新能源产业就开始起步。经过几年发展,我市风电产业初具规模,东台、大丰风电场已有装机30万千瓦并网发电,已有亿元以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18个,总投资247.6亿元,盐都、阜宁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新能源公司与中国水电集团水电七局举行江苏响水风电场土建及安装工程合同签字仪式,合同金额2.71亿元。三峡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总经济师陈文斌,三峡发展、华东勘测设计院,江苏响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及水电七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和来宾出席签字仪式。国内目前最大的在建风电项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风电项目资金成本、投资回收期、发电成本等经济评价要素的特性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平均发电成本的风电项目经济性评价方法,并应用于中型与大型风电项目、海上风电场与陆上风电场项目的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电项目经济性评价中是有效的,大型风电项目比中型风电项目更具投资价值、海上风电场的长期经济效益优于陆上风电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但送出等能力不足的形势,研究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首先构建了包含基础特性等4个方面在内的一级评价指标,后完善至包含风电出力稳定性等15个二级指标在内的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数据包络法对五个风电项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DEA方法适用于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18年累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8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9.7%。风电制造的技术和规模都取得重大进步,与风电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相对应的是弃风限电,在西北地区尤为严重,严重阻碍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正常运营。如何有效利用风能,形成产业经济内部,以及产业经济之间合理的调整,成为现实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特许权示范项目——江苏如东15万千瓦第二风电场工程近日正式开工。该工程是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江苏如东、吉林通榆和内蒙古辉腾锡勒推出的三个特许权项目之一。二期工程总投资额13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5万千瓦。该工程预计2006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发电,2007年7月份全部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其年发电量为3.4亿千瓦时。据悉,目前风电三期8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潮汐发电、风能制氢等项目也已着手开发。  相似文献   

18.
风电产能过剩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深层次原因是电源结构的不尽合理和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只要多方面下手解决风电大规模并网问题,风电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当前风电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并网瓶颈的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19.
王廷丽 《发展》2014,(1):121-122
甘肃风电产业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风电并网容量659万千瓦。风电布局主要集中在酒泉地区,从2009年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酒泉基地开工,2013年底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即将并网投运,届时酒泉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从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划分研究、风电机组运行参数预测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现状。结合分析结果,从影响风电机组发电能力的关键因子研究、基于关键因子状态预测的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系统开发三个方面对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