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立权 《新智慧》2006,(1):37-38
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人、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几个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曜 《新智慧》2005,(10):28-28
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时,采用单步调节方式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涉及的调节项目是由多种因素确定的,但笼统地将所有调节项目列在一起,则不便于理解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原理。这一问题可采用分步调节方式予以解决,下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运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净利润”为基础,通过一系列项目调整,倒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并进而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额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企业净利润与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净利润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含量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较高以及营业收入的现金回收情况好。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涉及的项目有:1)使得净利润金额减少(或增加)但并未引起现金流动的项目;2)经营性应收、应付及存货项目;3)净利润中的非经营活动项目等。  相似文献   

4.
理解现金流量表所使用的"现金"涵义,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现金流量表基本内容部分要求采用直接法列报,此时调整分录的编制是关键;补充资料要求采用间接法列报,如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间接法的核心,着重探讨怎样解决现金流量表的这三大编制难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提供在净利润基础上调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深入研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各项项目后,不难发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项目设置不完整,需要补充;其二,项目排列顺序不合理,需要进行整理。具体分析如下:一、项目设置的完整性问题除了《准则》中规定的调整项目外,为了使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补充资料中的经营现金流量相等,更准确地填列补充资料,笔者认为还应增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和“现金捐赠支出”项目。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明确。指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应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没有包括在“净利润”项目之中,因此应增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2.“现金捐赠支出”项目。对于捐赠支付的现金,会计上是作为“营业外支出”项目处理的,这样处理会减少企业利润,而在补充资料中,已经通过“净利润”项目减少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捐赠支出”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而属于“支付的其他与筹资...  相似文献   

6.
谈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金是企业机体的血液,是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在附表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使用日益受到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现金流量表准则》指南中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在会计实践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在编制该表时感到束手无策,只能倒挤凑平报表。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发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笔者拟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围绕现金流量表的具体编制方法,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德明 《新智慧》2005,(11):63-6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提供在净利润基础上调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通过深入研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各项项目后,不难发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项目设置不完整。需要补充;其二,项目排列顺序不合理,需要进行整理。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间接法报告中,普遍存在所披露的某些调节项目金额不实之现象,以致影响到现金流量信息质量.相应的对策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避免发生遗漏和错误;列示明确具体的调节项目,以保证现金流量信息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9.
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范围和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间接法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收入,加上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费用,加或减汇兑损益;再减去不增加现金的收入和不增加费用的现金流出;加上不减少现金的费用和不增加收入的现金流入,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直接法部份编制和间接法部份编制两个方面阐述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认为直接法部份编制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是以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分别对有关项目调整,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间接法报告中,普遍存在所披露的某些调节项目金额不实之现象,以致影响到现金流量信息质量。相应的对策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避免发生遗漏和错误;列示明确具体的调节项目,以保证现金流量信息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2.
杨光 《新智慧》2004,(9A):40-41
一、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净利润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但是在现行的会计系统中,净利润并不仅仅包括经营活动的收入和支出,还包括因筹资活动而产生的“财务费用”、因投资活动而产生的“投资收益(损失)”以及一次性项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另外,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中还包含了一些净利润没有涉及的项目,如本期支付的待摊费用中尚未摊销完的部分等。因此,要将净利润换算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就必须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沈星元 《新智慧》2008,(9):38-39
1.现行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采用单步骤调节方式,即直接由净利润调节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样做无法清晰地显示调节的具体步骤,也掩盖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两个真实来源:本期盈利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本期非盈利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且,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各调整项目的排列顺序没有规律性,既不能反映各自的性质与作用,又不能反映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所得税付款或者退款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与投资或筹资活动相关联的损失或利得对所得税的影响。类似地,某些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或筹资活动对所得税的影响,也包含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因此,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受到了投资或筹资活动所得税影响的“污染”。为了规避这种“污染”,笔者建议修订准则,要求在现金流量表中摊配所得税。通过摊配,所得税效应将与交易和事项本身在同一部分报告,使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得以精确呈报,每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都反映为税后现金流量,从而增加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一、现金流量表准则中的“三分法”《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并要求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列示这三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即所谓的现金流量“三分法”。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它一般与生产和提供商品或者劳务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包括: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以及作为职工薪酬而支付的现金;③支付的各项税费净额(已扣...  相似文献   

15.
一、现金收支报告的作用1.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现金流量表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衡量企业财务风险以及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金流量表是年报表,所以只能靠年末编制的现金流量报告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按月编制现金收支报告可以及时说明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并且由于其现金含义同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含义基本相同,所以每月编制的现金收支报告可作为年终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从而大大减少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量。2.小企业掌握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工具。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允许小企业不必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但是小企业仍然要随时掌握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而现金收支报告可以清楚地说明企业现金收入和支出的用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小企业掌握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工具。3.为企业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提供信息。编制现金预算,能反映现金收支差额和现金筹措、使用情况,以期在保证各项支出所需资金正常供应的前提下,保持期末现金余额在合理的限度内上下波动。编制现金预算,需要掌握经营现金收入、支出和资本性现金支出等情况,而这些项目的数据可以从现金收支报告中获得。因此,现金收支报告可以为现金预算的编制提供信息,是...  相似文献   

16.
刘曜 《新智慧》2005,(4):28-28
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时,采用单步调节方式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涉及的调节项目是由多种因素确定的,但笼统地将所有调节项目列在一起,则不便于理解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编制原理。这一问题可采用分步调节方式予以解决,下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年终应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全面反映企业整个会汁年度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净流量情况。另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管理会计人员为分析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也需编制现金流量表。同样是现金流量表,但两者在以下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编制目的不同 财务会计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其目的主要在于沟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企业外部报表使用者提供以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的现金流量信息,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支付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结构的合理性,评价企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性,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为外部信息使用者参与管理,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管理会计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其目的在于揭示投资项目未来期间的现实货币资金收支运动情况,可以序时、动态地反映项目投资的流向与回收之间的投人产出关系,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完整、准确、全面地评价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反映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18.
陈隆伟  黄昌勇 《新智慧》2005,(11):58-60
我国现行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现行表”)反映现金流量指标以直接法为主,间接法为辅。该表的直接法部分(以下简称“直接表”)以现金收付的实际经济内容作为填报口径,反映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现金净流量;间接法部分(以下简称“间接表”)则以损益相关性作为填报口径,即在净利润的基础上,通过多项调节,产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相似文献   

19.
王顺惠  吴健 《新智慧》2007,(9):17-18
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净现值(NPV),而NPV计算又是以预期该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NCF)为基础的。项目投产后经营期各年NCF计算公式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很多国内财务管理学的教材列示了以下间接法公式: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其中该年利润被认为是净利润。该公式之所以要从该年利润中将利息加回,基于以下两种认识:第一,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以净收益为计算起点,通过调整来计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利息支付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相似文献   

20.
首先要明确"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产品,其内容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关附表.如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对净利润分配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