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长锟 《消费导刊》2009,(24):251-251
人治意识在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往往使个人的意志没有约束,使权力过度集中。绝对的权力是腐败的温床。所以,腐败来自于过度的集权,而集权又是因为人治意识。  相似文献   

2.
吴兆俊 《财贸研究》1998,9(6):51-54
<正> 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却在滋生蔓延,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不少人感到不可理解。本文试对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 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的腐败现象可以归为这样几类: 1.权力腐败。这类腐败是指公职人员损害权力运行过程中公正原则的一切行为。它表现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执法犯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任人唯亲、失职渎职等。  相似文献   

3.
于越 《商》2014,(45):98-102
腐败一直是困扰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颗毒瘤,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将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作为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主张“乱世用重典,治贪在治官”,将“重典治吏”思想作为明初吏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朱元璋在吏治改革中所倡导的某些思想及相关措施仍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仁政,就是君主使他支配的社会走向幸福,社会幸福或社会福利就是社会安宁。[1]在阿奎那看来:实行仁政的最好政体是君主政体。他认为政治权力的统一比政治权力的分散更有效。但是,统一的政治权力一旦遭遇到无道的统治者上台,并且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的话,君主政体可能会变为无道的政治,变为暴君政治。在阿奎那的思想体系中,他认为君主政治比贵族政治好,而贵族政治又优于市民政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有道君主统治下的情况。而在无道君主掌握政权之后,暴君政治的危害要大于寡头政治,而寡头政治的危害又大于市民政治。但阿奎那并未否定其他政治,他主张将各种政治的优点集合起来,吸取其他政治的精华来补充君主政治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让君主政治成为适合仁政施行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二者之间的法律。从本质上讲经济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这是由于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也是经济法的功能和作用与政府适度干预紧密的联系。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市民社会”是一个显得弱势的概念,学术界甚至存在”中国有过市民社会吗”之类的疑问。这是可以理解的。由于长期封建集权政治的统治,使得个人之间主要为一种”公”而不是”私”的关系所制约:当然牢固的中央集权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明清之际就有过相当的资本主义萌芽,以”三言两拍”为代表的那一时期的学作品,即包含了某些市民社会概念。  相似文献   

7.
王志跃 《三联竞争力》2010,(11):118-118
秦王朝二世而亡,无论是对于汉代的统治者,还是政治思想家,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汉代统治制度的建立以及论证和支撑这种制度的统治思想文化形态,严格说来,都是要从秦王朝的短命中汲取教训。秦末农民大起义,给整个汉代的思想界以深刻的影响,董仲舒清醒地看到了统治者权力的局限,人民力量的强大,在汉王朝取代暴秦的统治以后,如何才能够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论隐私权     
隐私权是公民(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属目前,我们在人格权保护上,其制度的法律比较完善,但仍然没有形成价值趋向明确的体系,特别是隐私权法律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只是参照相关人格权中相关的名誉权来予以保护。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剧,有效保护隐私权已经成为关系个体生存质量的重要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9.
陈友芳 《大经贸》2004,(5):70-72
什么叫做转轨社会、过渡时期,说白了就是制度残缺不全的时期,人治与法治相并存的时期,经常是人治远多于法治,也就是尚不能以现代法律严格保护私有产权的时期,尚不能完全按公平游戏规则自由竞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邵甜甜 《商》2014,(22):83-84
马克斯·韦伯并不赞同“人民主权”的实质民主理论,他认为民主不是给人们更多的权力,也不意味着大众的直接统治,而是一个确保政治和国家领袖富有效率的机制,一种选举民主。民主的价值在于其是选举产生负责人的领袖的最好方式,给予统治者以合法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按其自主性进行统治,不受组织和外界的干扰和制约。韦伯被誉为精英民主的重要代表,他对民主的理解和主张是对传统民主理论的一种挑战,改变了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路径,对熊彼特和达尔等人的精英民主人士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姜汝祥 《商界》2006,(9):99-99
在经历了执行、细节、狼性的“内功”启蒙之后.我觉得目前中国企业最需要的.可能是底线规则之上的执行、细节、狼性,而不是无条件的执行、细节、狼性。 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家不是不愿.而是不熟或不会。道理很简单,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文化.我们大都对如何“人治人”的方法烂熟于胸.而对“法治人”总觉得隔一层,不过瘾。但事情的发展并不以我们个人的好恶为转移,事情的发展是以时代趋势与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准绳的,一旦“法治化”构成我们必须过的坎。那么。过不去的.就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缺乏监督或监督不力,有的人钻体制不健全的空子,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和职工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在企业中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健全监督机制,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私新论     
没有“私”就无所谓“公”,“公”与“私”相互依存,犹如阴阳、上下、男人和女人,共生共荣,没有好坏之分。公不等于公正公平、私不等于自私自利。从绝对意义上看,无论公有私有,都是社会财富,为社会所有,为社会所用。要保证公与私各行其道,互补互利地高效运转,就必须同时加强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严力 《中国报业》2013,(10):76-76
“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一直以来,位高权重的“老虎”落马,总是占据反腐舆情的焦点位置。其严重危害、恶劣影响,自不待言。相比较之下,“苍蝇”之害不易被察觉,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更有人认为芝麻官翻不起大浪,不值得大惊小怪。腐败无小事,“苍蝇”看起来不显眼,其社会危害程度绝不能忽视。首先,“苍蝇”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其作风顽疾、工作弊病、权力滥用、寻租行为等,直接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持续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其次,从吃拿卡要到侵吞公共资源,“苍蝇”最直接地伤害群众利益,人们对身边腐败的感受最为痛切。还有一点,“苍蝇”成群乱飞,极大地污染了社会风气,传播了不少价值观病菌,它既是腐化堕落的个人,更是一种以权谋私、沆瀣一气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马丽丽 《中国报业》2012,(4):149-150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分析腐败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腐败的法律对策,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的状况总是代表着社会的历史进程.在奴隶社会中,“法”是一种残暴的奴役工具,民主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对抗思维意识.在封建社会中,“民主”的概念方在统治者心目中逐渐萌生,民主、自由才开始出现极其有限的社会空间,但“法”的制定仍然与民无缘.它仍然是剥削和统治人民的工具.所谓“刑不上大夫”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法”的典型阶级属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现代科技信息不断发展,资  相似文献   

17.
支持、掏空与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琳 《财经论丛》2007,(1):97-102
单纯的掏空行为无法解释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的持续存在,除非社会投资者都是“短视”的或者缺乏足够信息。如果社会投资者是理性的,只有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在法律对社会投资者保护薄弱以及金字塔结构比水平结构更好地实施掏空行为的条件下,金字塔结构才可能长期存在。金字塔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股权控制方式,既可能侵害外部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18.
王锟 《商》2014,(8):237-237
一直认为道家的思想强调的都是“个人主义”。这一学派无论是政治思想、哲学思想还是方法论都主张的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那么我认为,这样的一种“不争”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言论既可以看出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派别它希望可以受到统治者们的重要,另一反面也可以看出这种思想是让人人之间减少利益关系,以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我认为,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实际上是政治领域最伟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滥用优势地位行为通常表现在交易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一方违背正常的商业习惯和规则,设定并迫使交易对方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滥用优势地位不同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一种场所依赖所产生的交易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法律属性上应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行为类型上,滥用优势地位包括企业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和个人对个人优势地位的滥用,应将未经消费者邀请的上门推销明确列入滥用优势地位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方法,即依法治国(法治);另一种是专横非法、为所欲为的方法,即以人治国(人治)。要法治还是人治,这是任何政治体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历史证明,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民主化、民主法律化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法治国家最初是相对于“警察国家”而言,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国家类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是指依靠正义之法、崇尚民主精神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从而使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和谐配置的国家类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