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责任风险不一致,代理人存在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动机和可能。正确选择激励约束主体将对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发挥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贺娜 《商业研究》2002,(6):105-107
我国国企问题关键在于委托———代理制中的“症结” :一方面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不是所有者本身 ;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代理人管理制度 ,以及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这些问题使得国企改革进程缓慢 ,难以达到规范委托———代理制公司的效率。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要实现所有者补位 ,以及完善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其中约束机制中首要的是取消经营者干部身份 ,实现职业化经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诗旭 《财贸研究》2005,16(4):123-124
一、企业内部原因 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契约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约的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即代理人(受托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委托人将资产的使用权以契约形式转让给代理人(受托人),契约(代理)关系即宣告成立,在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便表现为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其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要求代理人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4.
高管持股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在上市公司中被广泛运用。对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研究大体基于三种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产生了代理成本。委托代理理论利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意图使代理成本最小化。随着激励理论的发展,激励理论的倡导者认为过程激励理论可以推动企业经营者向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靠拢。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新兴理论,以产权(企业家才能)中心,为经营者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理 《江苏商论》2006,(11):87-88
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国有企业必须设计委托代理制度,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使代理人在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度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饭店当前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的代理现状分析,指出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监督机制过于单一,缺乏多种监督和多重监督,造成所有者权力缺位和经营者权力越位的现象。探讨在事前事中事后设置一系列监督约束机制来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王丹阳 《现代商业》2014,(15):154-155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日益分离导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出现委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作为委托人指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代理他们从事某些活动。然而,由于所有者追求的公司的价值最大化和长远发展与经营者追求的工资津贴、闲暇时间之间存在矛盾,以及经营过程中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契约不完全性导致了委托人势必要承担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为了降低代理人的代理风险和成本,提高公司经营绩效,有必要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融为一体。本文重点探讨股权激励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跟据我国公司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固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诸多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监督控制力不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任风险不对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同时提出了治理对策:加大监督力度,使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最大限度的对称;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积极设计经营者的报酬机制,促使经营青与所有者利益相容;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强化市场竞争计代理人的约束。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才有动力去有效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模型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发展。本文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归纳为两个模型,模型Ⅰ采用纯激励机制,模型Ⅱ采用激励和监督混合机制。在纷杂的商业银行企业契约中,最为关键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委托—代理模型应用于商业银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意味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一方面,所有者与经营者不再同一,势必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即经营者有可能通过勤奋劳动或偷懒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置委托人的利益于不顾;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需要一批懂知识、能组织、会管理的专家成为企业的经营者,需要这些经营者开拓市场,成为企业宝贵的"人格化"资本.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激励机制是为了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动力问题的机制,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于使经营者能够努力实现公司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是一种基于资产经营责任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不同,导致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代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常常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时委托人需要通过一个代理人(财务总监)来加强对另一个代理人(经营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2.
白如钰 《北方经贸》2012,(5):110-111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不仅代理人会存在机会主义动机,而且由于人格化的委托人不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但不具有剩余索取权,所以就连委托人也有可能产生不负责任的"偷懒"行为。应以委托代理为理论框架,建立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将委托代理过程分成代理人的工作结果可完全由工作情况决定和不可以完全由工作情况决定两种情况,分别建立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人-代理人动态博弈模型和有不确定性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人-代理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委托代理双方在委托代理过程中各阶段的风险和收益,从而找出两种模型中双方的激励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得出一系列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4.
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理性经纪人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所有者对经营者始终存在“提防”心理。在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中,主要是站在公司的角度,单一地研究所有者对经营者以股票期权为主要方式的约束激励制度。但这种约束激励制度在解决代理问题上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论述现有的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法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研究公司治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股票期权制概说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由众多所有者、股东(委托人)拥有,而由经营者(代理人)负责经营,委托代理问题由此产生。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的不一致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所谓的。道德风险”。为了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人们探索出了诸如年薪制、管理层持股、股票期权、限制股票、股票升值权、高额退休金计划等多种经理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纳入委托代理理论视野中,以客观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分析激励问题逻辑起点,针对代理人可能存在败德行为的问题,主张调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产权结构安排,重新界定现存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代理人的角色,转变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关系格局,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在激励运行过程中形成“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17.
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方法。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针对基于委托代理分析下存在的预算松弛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中的奖励额模型加以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公司中,处于各权力关系中心的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所有者行为人对经营者的监督以及激励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从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模型,二者之间的分析关系及其相关因素,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目标是减低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使经营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概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0.
年薪制及其处理委托人与代理人关系的相关机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形成,并日渐成熟.我国的年薪制是在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互相制衡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具体实施中,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