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态资源的概念生态资源是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特别是植物而言的,它是人们对环境中各种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相互联系的认识的深入。在一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要素互相配合,按特定的关系组成一种能被植物利用并满足其生长发育全过程中对物质、能量和空间需要的物质综合体,称之为生态资源。生态资源不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只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转化,形成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生产力。生态系统中组成要素多种多样,但最基本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中的废物交换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是基于产业生态学理论兴起的全新工业运作模式.它强调的是工业共生与资源循环利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患流的相互联系.使一个企业的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加以利用,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分析三种不同生态工业中的废物交换,并对其管理手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对比.显示建立工业生态废弃物交换系统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基于互联网的生态工业废物交换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废物交换的时间和成本,增强生态工业链的秉性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统筹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生态金融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研究农村金融资源困乏作为切入点,利用金融生态理论构造了生态金融链的循环系统,围绕生态金融链,提出了统筹城乡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生态金融链良性循环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经济观论资源的二重涵义与特性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资源是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机体的最基本要素,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以资源为主题的资源科学体系和以资源为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经济科学体系正方兴未艾,日新月异地发展。为寻求多学科之间思维和分析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探讨了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①资源的生态经济二重涵义;②生态经济学的资源分类及其基本特性;③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之间互补性及其整体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然  夏明芳 《经济论坛》2005,(16):102-104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使物质和能源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污染,最合理地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强调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反对滥采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创新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驱动力。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创新难度和创新效率存在巨大差异,探寻差异根源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创新发展模式。重构创新价值链定义,将其细分为3个模块,并进一步划分为短链、中链、长链结构,以此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长链结构创新难度最大,具有知识优势、投资劣势,短链结构相反,中链结构介于两者之间;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等特征,创新效率高的企业更适合采用较长的价值链结构;企业在体系化能力和企业家决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通用性创新模式和差异性创新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循环经济、共生理论、生态工业园和生态产业链的逻辑关系辨析入手,探索了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及生态产业链构建的4种类型,主要针对国家高新区的具体情况对改造型及混合型产业生态化路径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提出生态产业实现过程中物质循环生态产业链、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和信息链4条关键生态链的构建,及企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区域生态化3个层面生态化实现的具体途径,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不断枯竭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理念基于自然生态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普遍联系、和谐共处的基本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系统的良性运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成、演化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维持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出地租的生态经济观点并视其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生态创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RBT),以资源管理为中介,探讨异质性资源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以406家制造企业为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均对企业生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资源管理在异质性资源影响生态创新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生态创新二阶模型中,生态管理创新的作用明显优于生态产品创新和生态工艺创新。通过fsQCA进一步发现导致低生态创新的两种前因构型,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在企业生态创新领域的运用,可为我国企业实施和评价生态创新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循环经济概念界定及内涵要求。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牧童经济”,是由“自然资源→产品、用品→废物排放”线性流程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依靠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从而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在这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而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追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而根本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而吉林省农业发展中存在资源存量不足、开发利用不够、浪费明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所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应用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三个层面,并与劳动概念结合用来解释自然界内部、社会内部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物质变换的本质关系.通过分析物质变换理论的深刻内涵、物质变换裂缝的形成和物质变换过程的空间属性,有助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寻找解决当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约束的冲突与矛盾,启发我们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及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工业园区中企业基于同种资源不同程度的利用和废弃物在上下游企业间的流动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态工业链形式.稳定性作为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可用抗干扰能力、经济生产力和环境效益来表征;园区的稳定性完全体现在生态工业链的稳定运行上,链上企业的经济生产力和环境效益是协同的,依赖于生态工业链自身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生态工业链上的企业产生的价值增值对整个系统的贡献重新进行估量,探讨在生态工业链上企业间合理地进行利润分配的有效形式,使受到干扰的或是稳定性较差的企业能从合作中受益,提高生态工业链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废弃链是企业落实生态经济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利于生态平衡。而在废弃链中,库存成本的优化和分摊问题涉及废弃链的运作效率和良性发展。文章首先构造了"单一废弃产生企业—单一废弃加工企业—单一废弃利用企业"的废弃链,然后比较了废弃链的分散库存成本和联合库存成本,接着利用Shapley值法对联合库存成本进行分摊,最后用算例对前述理论进行验证和说明。发现以下事实:(1)在废弃链中,联合库存成本低于分散库存成本;(2)废弃链联合库存下的最优库存量并不总低于分散库存下的最优库存量;(3)废弃物提取有用物质比例,这一参数影响到废弃链各成员对联合库存成本的承担度;(4)联合库存成本策略对废弃链成员企业而言是共赢的。  相似文献   

16.
游港乡光明村有275户,1254人,2270亩耕地。1981年以来,村里针对水土流失严重,资源衰退、环境恶化,人均耕地紧张等生态问题、在县林业局、能源办等单位的指导下,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初步建立了资源利用合理,门类齐全的生态农业结构,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显示了生态经济学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一是美化了环境。全村现有各种树木12万  相似文献   

17.
<正> 资源生态经济平衡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的概念和特证资源生态经济平衡是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相对的动态平衡,是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人口以及价值流动过程中所实现的一种动态平衡。资源生态经济平衡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一) 资源生态经济平衡的相对性。资源生态经济平衡是资源经济平衡和资源生态平衡的对立统一,而这种平衡之间的对立性和矛盾性是绝对的、经常的;两者之间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概括起来,  相似文献   

18.
解读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宝 《生产力研究》2005,(3):13-14,49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是生态工业链、载体是生态工业园、重要手段是清洁生产、内在要求是物质资源减量化、根本目标是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总被引:227,自引:9,他引:227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通过跟踪区域的能源和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类型的面积,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分析总结了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本文认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是一个能量和物质转化利用的生态经济过程,并阐述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适应性、多样化、持续发展、商品性开发利用和集约化经营等生态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