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ingjiang Liu 《美中经济评论(英文版)》2005,4(2):47-50
This article makes a first-ever analysis in academic circles of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motives for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outsourcing of R&D in the Network Age, of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outsourcing of R&D in five major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搜集省际层面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构建了R&D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对跨国公司R&D投资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强度、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对跨国公司R&D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政策含义在于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应当增加我国自身R&D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3.
4.
5.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跨国公司R&D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能尽量减少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R&D)实行全球化战略。因此,了解有关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动机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同时对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拟研发组织:高新技术R&D的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我国商新研究与开发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本文提出建立虚拟组织,整合分散资源,联合进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跨国R&D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我国对外R&D投资的区位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R&D的区位要求和跨国R&D投资的动机可以构建出跨国R&D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型,由此分析得出我国对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西进”战略、平衡战略和“内敛”战略。 相似文献
10.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R&D在华投资日益增多,代表着中国吸引外资已从单纯吸引资金逐步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上来。基于对跨国公司R&D技术溢出在华的总体情况和积极影响的分析,揭示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和我国技术吸收过程的障碍,对提高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有较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是指人们为了增加知识的积累而进行的系统地创造性的工作,是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跨国公司R&D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从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出发,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与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R&D资源,构建全球R&D网络体系。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说明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广泛的外部合作,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技术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R&D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1995~200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R&D经费支出以及R&D活动的特征,构建了一套能进行有效度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R&D经费支出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四类基础指标构成,第二层次由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等三类评价指标构成。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又对我国1995—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百分制下的指标得分来衡量我国当前R&D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改善R&D经费支出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虚拟研发组织:高新技术R&D的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我国高新研究与开发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本文提出建立虚拟组织,整合分散资源,联合进行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政府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技术知识存量的陈腐化率和R&D时间滞后的研究基础上,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加入Paul·Romer在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所认定的第三种生产要素,使模型的规模报酬递增,更符合现实的经济情况,对南京市及其他七个国内主要城市的R&D投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提高南京市R&D投资经济效果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Yixiao Zhou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14,22(4):60-82
This study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 "s innovation prospects by examining how variations in institutional quality within China impact on the R &D efforts of firms located in different provincial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the roles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ownership types and market structures are revealed, which provides interesting insight into firms " R&D behavior. The key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al quality positively affects the decision offirms to engage in R&D activities. Once firms start to engage in R &D, the subsequent expansion of firm-level R &D intensity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market structure.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domestic institutional quality is the first critical step towards the goal of building a knowledge-intensive economy in China. Efforts to nurture market development are also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this goal.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印度R&D投资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是接受跨国公司R&D投资的历史较长、数额较大的国家.本文研究跨国公司在印度R&D投资的现状特点,并剖析其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R&D投入?我们推测并证明了,R&D投入具有利润意义。那么,这个利润又来源于哪里呢?我们发现,新技术的出现和策略性采用,所引出的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经济利润;企业间之所以存在R&D投入的竞赛,是由于发展领先技术能差异化自己的产品;追求经济利润的技术领先动机,会触发和导出社会经济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