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是当今城市建设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在企业CIS系统的引申下提出城市CIS战略模式,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内核,即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出了大连在突出化都市旅游形象,滨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理念识别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宗旨与方针,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价值观,对外它是企业识别的尺度,对内它是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形象成为旅游行业竞争成功与否的关健因素,清远旅游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导入CIS战略塑造其旅游形象乃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相似文献
4.
在以形象竞争为导向的时代,组织形象是一个组织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最好名片,各类旅游组织都把塑造良好形象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倍加珍惜。本文试对旅游组织形象塑造的内涵、功能、原则、实施及CIS导入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以安康市人文旅游资源优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CIS(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理论视角出发,研究总结科技企业华为的形象建构策略。在理念识别维度,科技企业宜塑造以人为本、致力智能互联、追求长期利润的形象;在行为识别维度,应健全内部基础制度,强化外部公共关系力量;在视觉识别维度,要设计简练明确、优美独特的视觉基本要素,并规划凸显企业特征的应用要素。需要注意的是,科技企业应贯彻并适时调整理念识别,加快自主研发,综合运用新媒介技术表述等路径完善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形象常常与冰雪紧密相连,但这并非这一城市旅游资源的全部,它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旅游业发展较早,其资源中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平遥古城和哈尔滨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发现哈尔滨人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如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性、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文旅游的文化内涵等等,结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6)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和经营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柞水县是陕西南北旅游走廊的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研究其旅游形象设计,对于西安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阐述柞水县区位和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旅游形象识别,构建了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和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13.
资源和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相互依存度的两个要素.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产品的依托,而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价值的体现.本文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来深入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并进一步探讨提升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15.
旅游产品品牌决策初探--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旅游产品品牌的概念 根据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对产品品牌的定义,再结合旅游的特点可以认为,所谓旅游产品的品牌是指旅游营销主体向旅游者所展示的,用来帮助旅游者识别旅游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或它们的组合。通常来讲,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的品牌应该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三个组成部分。品牌名称,是旅游产品品牌中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部分,例如,“迪期尼”乐园,“八达岭”长城,“泰国风情”五日游;品牌标志,是表示旅游产品品牌中的文字、符号及图案,它包括标志物和标志语。例如“迪期尼”乐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规划的重点.虽然国标于2003年开始贯彻实施,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却出现一些盲点和讨论.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的前提下,结合其在旅游规划中包含的内容和方法的运用,以及运用中的不足,试图构建一个合理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20.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因素之一。南京作为全国重要省会城市之一,对其进行这方面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和参考意义。文章在简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好型城市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现实背景和政府困境,最后从理念、文化、改革、公从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战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