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华清 《乡镇经济》2003,(9):20-21,43
本文通过对湖北云梦县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的调查,总结了该县建设中的四大经验,印科学规划、多元投资、政策激励和产业带动;并根据其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州市小城镇建设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至1998年,全市小城镇已发展到108个,比1978年增加了92个,建成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增加7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19.4%,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全市每13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建制镇,每21平方公里就有一个中心村,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永州市为依托,以县城和建制镇为纽带,以乡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具有湘南特色的小城镇网络体系。笔者认为,当前永州小城镇建设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观念,力求突破。一、要在思想认识上把小城镇建设列入拉动区域…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现有小城镇954个,其中县城62个,建制镇524个,集镇368个。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农村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涌现出一批像龙海角美镇、南安水头镇、闽侯青口镇、福清龙田镇、晋江安海镇、永定坎市镇等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一致,协调配合还不够主动;规划工作滞后,规划水平还比较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小城镇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小城镇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城镇发展一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小城镇、大战略”一直是指导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就为农村小城镇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 小城镇的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改革与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而且还将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和全市国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70%,发展农村经济对振兴县域和全省经济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县级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城镇建设认识不够 对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够,对小城镇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农村有的位于山区,布局分散,生态环境脆弱:有的位于平原,多良田和基本农田,人地矛盾突出。若把建设重点放在行政村甚或自然村.对山区而言.势必导致建设成本高、生态效益差:对平原而言,必然出现杂乱无章和违反国家土地政策现象。因此.北京的新农村建设重点要放到小城镇和中心村上.当前尤其要建设好小城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锋  于奇龙 《改革与战略》2008,24(8):108-110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管理指令模糊、计划粗略、执行不力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障碍。各级政府特别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必要引入精细化管理,这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作了一些总结,并提出完善小城镇建设中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加紧农村城镇化建设,加紧中心村落的规划建设是农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需要。是减少今后拆迁成本,防止重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村城镇化率达80%以上,发展中国家已达43%、中国目前的水平仅有30%.而安徽省仅只有22%。有意识地规划和建设农村城镇、中心村落,使之成为农村广阔市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会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的起飞。农村城镇化建设诚然需要足够的物质积累,要与农…  相似文献   

10.
中心村建设,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居住方式观念的转变,继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广、乡镇企业崛起后产生的对中国农村历史进程发生深刻影响的义一新生事物。只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发展的不平衡,其发展进程、规模和模式也不尽相同。浦东新区的中心村建设,是在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历史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是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进行的,无论从出形象、出功能,还是从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来看,都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尽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村建设的功能定位、资源组合、管理体制、示范效应。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心村是一种新型的农村村落形态,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农民的居住质量,将相邻的村庄联合起来,集中建设的现代化农村。浦东新区孙桥镇环东中心村通过三村合并的方式,对农村中心村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 环东中心村由三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组成,全区面积3.9平方公里,,总户数 1197户,人口 3890人。全区地处江南水乡、气候适宜。境内的主要河流有三灶浜、丰收河。寺前港等。村办企业比较发达,共有58家村办企业。一、原有的村落布局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三个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原行政村区域…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发明:农民吃不饱肚子,发明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进不了工厂,发明了乡镇企业;农民向往着城市生活,发明了建设小城镇。每一大发明,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小城镇建设事关中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这一…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功能城市化、规模小型化,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小城镇所处的地域和空间决定了它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而且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山东小城镇呈现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调查农村工作时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也是一个大战略。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应当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对于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目标,推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江西是革命老区,而革命老区又大部分是贫困地区。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现在还有相当部分的老区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因此,尽快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改变老区落后面貌的突破口,是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   工业化、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成为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制镇由1979年的2361个,发展到1997年的16535个(不含城关镇),小城镇总数已达4.7万个,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必由之路,对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广阔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小城镇建设的目标谈几点看法。一、小城镇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胡隽秋 《改革与发展》2001,(3):14-17,13
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其他集镇。中央确定的“小城镇,大战略”的建设方略,是继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和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公认的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协高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校正城乡发展偏差的重大措施。随着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进入供求平衡、丰有余发展阶段以来,原来固有的围绕着以增产粮食总量作为促进农业向镇区集中外,又明确提出要抓住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机遇,吸引技术、人才和相关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并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这表明,小城镇战略同国家的经济结构2高速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小城镇已不仅仅是带动农村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且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近年来,我国农民就业机会养活,农民收入水平下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农民收入水平低直接抑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狭窄。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今天,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我们观察一个省市、一个地方农田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山西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要把加强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推向城乡一体化,促进全省农村经济产业化、商品化,推进全省农村城市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发展乡镇业,为我们小城镇建设提供一个结实的经济基础。我认为,我们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整个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结果没有经济的发展,不会有一个小城镇。农村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心村庄这一特殊的发展形态,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在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中心村庄是推动西北地区农村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江博 《浙江经济》1999,(2):59-60
农村城市化是与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相互交织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农村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到1997年底,全省小城镇已由1978年的167个急增至993个。小城镇已成为浙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载体,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总收入、上交国家税收和财政收人均占全省80%以上。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浙江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3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建设浦东新区现代化中心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 ,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小城镇的建设尚有不足之处。浦东新区党校在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基金的支持下 ,完成了“浦东新区中心村发展研究”课题 ,本刊现摘录该文部分内容 ,以期望对中心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