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统一关系。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解决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正确原则应该是兼顾效率和公平,重点是解决好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对于公平和效率的矛盾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但是,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视野往往把关注点过多集中在效率和公平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更优先的问题上,似乎公平和效率必然是水火不容的,有了公平就必然损害效率,有了效率就必然损害公平。其实,公平是一个辩证的范畴。它是比例公平和机会公平的辩证统一。今天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坚持比例公平和机会公平的辩证统一。本文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平体现了公平范畴的全面性,经济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分配公平与否是公平问题的核心。效率即“帕累托效率”,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道德基础是效率实现的双重基础,在物质技术基础一定的情况下,道德基础对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经济伦理学视公平与效率为辩证统一的关系,效率的发展与公平的进步在发展方向上相一致。城乡分割状态下导致对社会经济运行搡作的不公平、结果的不公平及运行效率的损害。城乡一体化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解:实现农村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彻底摆脱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不公平状态,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目标,但二者又是密切相联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追求的两大目标。这两大目标互相依赖,互为前提。从公平来说,它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就效率来说,它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与效率不能分开,二者缺一不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好公平与效率方面的问题,主张公平,实现公平,但同时也要追求效率,加快发展。实现用公平促进发展,用发展保障公平。  相似文献   

5.
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文 《商场现代化》2006,23(24):345-346
公平是以效率为取向的公平,效率是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又相互制约,互相对立。重视民生并改善基本民生状况,是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金春  徐树林 《商场现代化》2007,(14):218-219
本文在界定公平与效率的经济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对公平与效率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深化的过程,指出在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上,应该公平与效率并重,并更加注重公平,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们是既要效率更要公平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公平对效率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同时使效率为公平提供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把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难题之一,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对此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重视公平,不放松效率;邓小平重视效率并以此来推动公平;江泽民明确提出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胡锦涛总书记倡导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在效率与公平问题上,他们都契合了当时民众对公平和效率的基本诉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及关系,以机会公平为基础保障市场竞争机制充分有效有序发挥作用确保效率和公平,以利益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为补充不断完善社会公平,并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公平的范围,水平越来越高,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互补。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意义上,效率与公平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或一条主线。在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不同视域中,效率和公平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在唯物史观中,效率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公平是指分配公平或分配正义。经济关系中的公平分配是最基本的维度,而效率又包含着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基本维度,其中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是最终价值。效率与公平都与人的发展呈现一种直接相关或正相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不构成一个矛盾,不形成一种冲突性关系,而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交响。人的发展效率是衡量和界定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根本准则。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效率和公平都是第一性的,不存在谁先谁后和彼此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平已成为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市场经济是科学认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逻辑起点。而市场扭曲和政府错位是目前社会公平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只有当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也就是政府致力于公平,企业专注于效率时,公平和效率的冲突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2.
王俊奇  康小莉 《现代商业》2007,(26):185-187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尤其需要更加关注公平。效率和公平的含义都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来把握,二者关系更多的表现为统一的一面而非对立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解决效率,政府解决公平,这是处理二者关系的正常定位。政府应当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保障体系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效率和公平是政府的两个重要目标,在中国个人所得税中应实现效率争公平.文章对个人所得税的定义及其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探讨了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和侧重关系,本文论证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实现问题,并提出公平效率统一观.最后提出把握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步步深入,公平和效率的争论越来越成为各界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正确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相互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基本的分配原则。公平是对人的本质、地位、作用关系的认识与评价,与公平相关的效率是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标志。追求公平与效率,最终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互激效应,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冲突和对立,而且存在着联系和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离开公平去追求效率,反过来,我们也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动态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相似文献   

17.
罗萧  王积俭 《江苏商论》2005,(3):142-143
公平与效率一直被认为是一对矛盾,本文认为不同层次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一样,企业层次的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社会层次的公平,基于不同的理解,关系也不一样,追求过程与起点的社会公平不会与效率冲突,追求结果公平则会与效率矛盾,个体层次的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思想上,解决过程不会与效率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不是平等,而是平衡效率与平等的杠杆。边沁主义主张的个人收入均等化的公平标准由于不计效率损失和转移成本而难以实现,其标准只能是平等的而非公平的。标准的公平应是在考虑各种转移成本的基础上,效率与平等两种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公平的基点是动态的、历史的,而不同时期的公平政策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又往往偏离公平点。政治公平具有不同于经济公平的特征,它更倾向于平等。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要把握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必须坚决破除在公平与效率相互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既要高度重视效率问题,也要关注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按照对效率与公平偏好的不同,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政策组合有四种类型:"轻效率,轻公平"型;"轻效率,重公平"型;"重效率,轻公平"型;"重效率,重公平"型。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实际上是对这四种政策组合的选择,以选择能带来最大化效用的分配制度。用分粥模型形象地对效率与公平的各种政策组合进行模拟,并根据收入分配效用函数对效率与公平政策组合的效用选择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次分配"重效率"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减少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于同时建立初次分配"重公平"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