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邵彬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35-236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比较令人关注的便是中国平安投资比利时富通集团巨亏的案例。虽然平安"富通门"事件已经随着今年四月富通集团股东大会通过分拆协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平安巨亏背后却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政府在对富通集团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国有化征收问题。通过对平安投资富通争议中的国有化征收的法律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陈天翔 《中国市场》2008,(46):32-32
美国次债危机的冲击波在以各种方式蔓延,中国平安巨资持股的富通集团持有雷曼兄弟债券,致使平安出现巨亏,中国平安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平安并购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TCL并购汤姆逊,3年净亏40亿元;中投集团投资黑石集团,20亿美元不到一年就缩水了2/3以上。中投、中国平安、海尔、联想;上汽……一一列举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名单的确令人兴奋,但70%梦碎他乡也着实令人无限叹惋。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投资的富通集团股票发生大幅下跌,对中国平安持有的该项金融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引起热议。那么会计处理上如何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是会计界要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9,(3):21-21
在投资欧洲富通的失利阴影中,两年前加盟的外籍首席投资官约翰·皮尔斯黯然离开了中国平安。皮尔斯曾经是中国平安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相似文献   

6.
沈祎 《国际市场》2010,(4):38-40
随着中国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考虑到海外投资设厂,甚至有专家预测2010年将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高峰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企业把目光转向了欧盟总部比利时,那么比利时有些什么样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一)战略驱动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和“走出去”战略的鼓舞下,众多中国企业以“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契机,努力“做大、做强”,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外并购被普遍认为是快速实现国际化的有效途径。2004年,联想推行国际化战略,收购IBM的PC业务,成为世界第三大PC生产商;2007年,中国平安保险收购了比利时一荷兰金融集团富通集团(Fortis)近5%的股权;TCL从“绿地投资”开始,先后在越南、菲律宾等地投资建产,其雄心勃勃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中国企业升级转型和国际化经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海外投资包括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等形式,其中并购投资在近两年快速升温。  相似文献   

9.
157亿元!要不是让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花了那么多钱上了一堂课,富通这家远在欧洲的金融集团,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中国国内市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商务周刊》2008,(20):18-19
10月6日,平安保险证实,该公司将为投资在欧洲富通银行所造成的损失做出157亿元人民币的拨备。平安保险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承认,这项会计处理将对公司今年前三个季度利润情况产生重大影响。他还表示,平安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后对于这些海外的投资机会采取更审慎态度。平安保险此前已经决定终止收购富通集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的交易。平安保险在香港的股价星期一出现下跌,但在沪市的股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对境外多领域进行投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和方式日益增多,对国家的长远战略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大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形象也随之不断上升,并得到多国家的认可和称赞。然而,尽管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国际政治及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变化致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已有不少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受到重创,经营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未能把控好企业财务风险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投资前需事先在当地做好充分调研,必要时可借助国内及投资所在国权威的专业机构,充分对投资所在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对投资企业各种潜在风险提前做出分析,最大程度上避免投资项目受到重创,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本文对海外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海外投资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海外投资企业能够长期、高效、稳健运营。  相似文献   

12.
公司     
《浙商》2008,(21):21-21
三菱日联动手“抄底”华尔街;必和必拓收购力拓获澳政府批准;中国平安:投资富通浮亏157亿元;  相似文献   

13.
宋玉 《商》2013,(17):160-160,154
本文以我国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汽车、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联想并购IBM等并购案例中发生的财务风险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结合相关案例,从全面系统的并购战略设计、充分详实的尽职调查和灵活多样的交易架构设计等方面对规避跨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采访富通集团(Fortis,以下简称“富通”)那天,正遇上一场猛烈的大雪。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 Park 地铁站出来,眼前几乎没有了方向,只能试探着向两位行人询问,富通总部该怎么走。不想对方闻言,先是面面相觑,继而竟哈哈大笑,“All Belgium is Fortis.(整个比利时都是富通。)”是他们给出的第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到海外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风险。其中,东道国政府与利益相关者引致的海外投资风险占了很大比例,给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许多损失。因此,加强对东道国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引致的海外投资风险的了解和研究,建立东道国政府与利益相关者管理体系,防范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应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两例跨国公司看中国海外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判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状况的原则,本文以深圳赛格集团公司和中信加拿大公司作为典范加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尚不宜大力提倡发展海外投资;少数高科技产业集团可以发挥其优势,充当我国发展跨国经营的先锋;在海外投资的实际操作中,应借鉴中信加拿大公司经验,投资、经营方式合乎国际惯例,运用科学手段,合理选择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08,(12):80-83
作为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先行者和领头羊,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养老险”)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道,共同担负起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的四大保费收入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数据,截至2008年9月30日,平安养老险目前管理的正式运作中的企业年金计划受托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01.7亿,投资资产规模126.9亿元,实现了受托资产、投资资产双超百亿。如果包括已经中标的项目,平安养老险受托资产将达到260.2亿元,投资资产将达221.9亿元,无论是受托还是投资,在企业年金市场上均取得暂时的领先。令人关注的问题是,随着金融风暴在全球蔓延,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难逃财富账户大幅缩水的厄运,对于养命钱的企业年金来说,是否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呢?平安养老险企业年金投资运作业绩和发展前景如何呢?对此,平安养老险董事长兼CEO杜永茂给出了令投资者释然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有关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障的形式、内容和各类型的政府间协定条文,以及国有化及其补偿问题的国际斗争情况,提出了我国在改善投资环境中,应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既维护国家的权益,又使外国来华投资得到必要且合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经历过2008年投资欧洲富通的重创,中国平安在2009年大改戏路,来了一记漂亮的回马枪,一扫阴霾. 2009年6月12日,深发展发布公告称,将以18.26元/股向平安寿险非公开发行3.70-5.85亿股.中国平安同时表示,不迟于2010年12月31日前收购深发展此前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所持有的深发展16.76%股份.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流量和存量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海外投资的主力军。然而民营农业企业资金不足、缺乏投资布局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其海外农业投资的主要障碍。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农业企业,也是最早在海外农业投资的民营农业企业。在其20多年的海外投资历程中,创新了多种投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因此未来中国民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希望集团的投资路径,各级政府也要为其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