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张磊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171-172
以广东省乳源县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乳源县农信社支持"三农"的现状,剖析了农信社支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农信社的支农环境,加大农信社的支农力度,提升农信社服务"三农"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濮阳市"三农"发展现状,立足于实证研究,中原银行濮阳分行充分利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契机,采取相应措施服务于"三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丰富的金融产品精准对接农村市场;依托惠农支付服务点,全力打造普惠金融;立足县域,在支持特色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投入力度需要加大、专业人才匮乏、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需要加强等问题。中原银行濮阳分行应在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产业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完善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下,随着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普及,农信社(包括农商行)已经开始着手互联网金融构建各种平台。如上海农商银行的“鑫e购”,青岛农商银行的“鑫动青岛”等。“互联网+”农村信用社服务在三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能发挥自身优势,因势而为,推出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能有效服务三农,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助力供给侧改革,同时也可以补充大量农户的资金空白。  相似文献   

4.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位,也是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研究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寻求提高金融效率、优化金融支持的有效路径,对我国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的研究基础上,以广东阳江市县域地区为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1996-2012年县域经济金融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指出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当前金融体系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县域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存在不足,并提出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的相关建议,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本英 《商场现代化》2014,(25):192-193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稳定快速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金融支持"三农"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对今后农村金融服务政策的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俊蓉  宋宝莉 《商》2013,(19):197-198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对成都市2007—2011年的“四化”同步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搜集相关关键指标数据,定量地研究了成都市“四化”协调发展状况,结果发现,成都市总体上“四化”同步发展的状况较好,但是每一个子系统发展的状况均不尽人意,因此,目前的协调是一种低水平上的协调。最后,理清各个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谋求缓解乃至根本改变“三农”命运的尝试,至今收效甚微,空有许多对策,就是无从下手。随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加快改革捉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足够资金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指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捉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捉村经济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这离不开科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本文利用广东省2000—2018年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研究了科技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作用。结果表明,政府、企业、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较显著,金融机构贷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广东省只有加快完善并充分利用科技金融体系,才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徐赛彤 《中国报业》2022,(18):64-65
当前,自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领域和行业进行传播并实现价值变现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而言,自媒体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网络上涌现出的大批“三农”自媒体向受众展示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华农兄弟是这类账号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本文以华农兄弟为例,分析“三农”自媒体的发展、内容生产、价值变现等情况,为其他类似自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东合作经济》2005,(4):46-48
英德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全省及清远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精神,加大供销合作社改革力度,采取系列改革创新措施,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增强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兰萍 《华商》2008,(18):113-114
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金融支持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除了依靠财政资金外,金融资金应该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广西是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地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共有的特征。本文拟以广西为例,从“十二五”以来广西农业经济运行的分析人手,剖析民族地区“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呈弱化的趋势,这主要是其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备性造成的。因此,只有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才能使其在促进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任用。  相似文献   

14.
一、导言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广大农民群众自愿人股组成的金融组织,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农民、农业、农村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赋予她的使命就是支持“三农”。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持力量。在中国2000多个县(区)以下广袤的农村地区,信用社是多数不发达地区唯一的金融机构,即使在沿海发达地区,信用社的市场占有率通常也是相当大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没有动摇和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谋求缓解乃至根本改变”三农“命运的尝试,至今收效甚微,空有许多对策,就是无从下手。随着”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如何加快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足够资金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指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7月省联社成立以来,全省农信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创新支农服务内容,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加大支农信贷投入,促进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截止2008年2月底,全省农信社三农贷款余额43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5%以上,占全省金融机构三农贷款的92%,发挥了支农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启动,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为掌握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状况,提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文中从县域金融机构基本情况、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现状、健全县域金融体系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设想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国家为了落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中部崛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以湖北省黄冈市中小企业为例,对其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月上旬,遂宁市物价局调研组按照省物价局的要求,针对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价格部门如何为“三农”服务等调研课题,深入蓬溪县大石镇、宝梵镇4个村社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支持黑龙江省"三农"建设差异化创新的必要性,然后详细描述黑龙江省邮政储蓄银行支持黑龙江省"三农"的优势与潜力,最后从多个方面对邮政储蓄银行支持黑龙江省"三农"差异化创新机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