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文章从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三个文明的关系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几个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主旋律,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张勇 《中国经贸》2008,(24):132-13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该目标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高度概括。水污染防治作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生产发展、牛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该目标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高度概括.水污染防治作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理论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价值,又具有中国特色,展现出生动的民族色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又一理论创新,胡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筹协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魏喜龙 《发展》2007,(3):69-70
一、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 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规律,是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关系的内在要求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文明是一个独立的文明形态。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或者政治文明,都不足以涵盖生态文明的全部内容。因为,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在协调整个生态关系方面所取得的精神成果,也包括物化成果。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并作为五大建设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对传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路径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08,(2):18-19
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相似文献   

11.
石薇 《浙江经济》2015,(22):42-42
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基础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实质是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的实践中,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实,两个文明建设并非社会主义的专利。作为一种口号和构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古已有之,并在近代已初具规模。一、两个文明建设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就主导的价值取向而言,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文明而轻视物质文明,典型的代表是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义,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的要求提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巨大勇气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  相似文献   

14.
徐璐 《黑河学刊》2009,(3):67-68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文化的繁荣产生深远影响,生态文明倡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我们看到,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工作要求: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是对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一、创注文明单位必须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目前在创建文明单位中,有些单位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处理得不好,仍然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问题,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一直没有解决好。盲目地认为工作好,效益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文明单位。有的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先抓物质文明建设,后抓精神文明建设;还有的人干脆主张物质文明建设必须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从理论上讲,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今日重庆》2008,(4):30-31
2007年的金秋10月,“生态文明”这个词汇首次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文明,即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主观世界中所取得的成果.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况,不仅表现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社会精神生产和生活这两个基本方面.社会文明的三大构成犹如鼎立的三足,缺一不可: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物质载体,并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精神文明体现社会文明的性质和方向,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制度文明则是连接这两个文明的中间环节.离开了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富有效能的社会组织结构,缺乏法制或者法制不完备,是不可能建设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