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种企业间合作的组织形式,集团化模式在各个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动力十足,集团(关联)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风险也随之进一步加剧。本文从银行内控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集团关联客户产生信用风险的内、外原因,一方面,通过客户风险系统对全国和上海辖内的企业集团授信及风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探寻风险产生及传导的相关路径和规律;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对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经验,结合我国银行的经营实践,提出了对集团(关联)企业授信风险的全流程防范手段,以及进一步强化集团企业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政策性银行的科学发展,必须进行体制、业务和经营战略等方面的创新。具体路径为:一是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独立法律体系;二是完善政策性银行业务功能;三是推动政策性银行的集团化发展;四是推动政策性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银行是经营管理风险的企业.所以风险控制自然是重中之重。农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同样要面临各种风险。因此要全面把握综合化经营的风险。一方面,综合化经营有利于银行经营风险的流动和转移,促使存量风险流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稀释银行风险:另一方面,综合化经营使得金融资本趋利性、虚拟性、脆弱性的本质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使得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得更为复杂并且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论银行法律风险与操作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操作风险列为银行经营中的三大风险之一,并首次将法律风险归入操作风险。而在法律风险的防范中,对银行内部规章制度能否予以正确理解成为防范法律风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杨军 《现代金融》2008,(11):44-44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化、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由于多元化、集团化企业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投资业务等方面的回报越来越高,因而成为各家银行争相支持的目标客户。随着授信额度的膨胀,风险程度也在加大,如何防范关联企业授信风险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一勋 《会计师》2021,(9):75-76
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能够增强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效益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M集团审计部促进集团内部单位风险防控方面的工作实践,旨在为集团化公司加强风险管控和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朱薇丽 《金卡工程》2009,13(11):34-3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兴起传媒集团化的浪潮。从社会效益和公共安全的角度,需要运用法律来规制和引导传媒产业集团化的产业经营行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具有自身的飞跃性特点和不同于其他产业飞结构特性,更加需要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对传媒产业集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试论集团管理体制下母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企业通过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壮大了实力,提高了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的扩大,子公司的区域分散,独立经营,又使得各种风险进一步积聚增大,母公司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如何增强母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将通过母公司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对集团管理体制下母公司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超越合规     
从监管当局的角度来看,好银行最基本的要求是合规经营。银监会在相关监管指引中将银行合规定义为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显然,银行所面临的合规风险是巨大的。首先,银行需要遵循的法律、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增多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巨额的集团客户授信额度屡屡出现。对一家银行来说,高度集中的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集团客户的法律主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银行多头授信风险及贷后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从建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集团客户授信前的尽职调查、设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方案、采用银团贷款分担授信风险、政府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的相关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使用Shapley值分解法评估平安集团五家控股子公司系统重要性,分析平安集团内部金融风险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平安集团风险集中度较高;规模对控股子公司重要性有较大影响;平安集团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务、寿险业务和信托业务.保险集团强化风险管理应注重系统重要性控股子公司识别与风险管控,注意保险集团内部各类业务间交叉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健全完善集团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监管部门应构建综合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保险集团监管.  相似文献   

12.
美国银行破产若干法律问题探究及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对银行破产进行立法的制定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机构破产条例》正式纳入行政立法规划。美国是世界上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了美国银行法制的完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银行破产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t of market-based measures on the systemic importance of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or a group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ach designed to capture different aspects of syste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ltivariate extreme value theory approach is used to estimate these measures. Using six big Canadian banks as the proxy for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we apply these measures to identify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in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and major risk contributors from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The empirical evidence reveals that (i) the top three banks, RBC Financial Group, TD Bank Financial Group, and Scotiabank, are more systemically important than other banks, while we also find that the size of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 proxy of systemic importance; (ii) compared to the European and Asian banks, the crashes of the U.S. banks, on average, are the most damaging to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while the risk contribution to the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from Asian banks is quite lower than that from banks in the U.S. and euro area; (iii) the risk contribution to Canadian banking sector exhibits “home bias”, that is, cross-country risk contribution tends to be smaller than domestic risk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组织结构模式、品牌忠诚度、产品与服务以及专业化水平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中资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中资银行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身财富资产管理能力和服务团队的建设,既要加强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也要注重金融产品创新、建立高端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注重私人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惠平 《金融论坛》2006,11(7):28-32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步下降,非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金融市场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银行信贷的一般规律及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对不良贷款和信贷发展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银行信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逐步实现信贷业务调整,更有效地发挥好信贷在银行经营及社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在发展中实现信贷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逐步开放,大型商业银行持续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系统重要性不断增强.银行集团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银行机构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间的组织融合和业务交叉,同时也对集团风险管理和银行监管制度带来较大冲击.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方法和额外资本要求,以及美国、英国、欧盟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改革经验做法,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文喆 《金融研究》2019,465(3):53-7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但又没接受严格的银行业监管的金融业务,具体指传统的银行表内贷款和债券投资以外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本文逐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详细总结各类型业务的交易结构、业务主体、业务实质、资金来源、法律基础、资产负债表表示,准确测算了2002年至今影子银行总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月度数据。只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着手加总,既完整地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全部业务,得到其宏观总量,又剔除了重复计算。本文测算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创新和网上银行业务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管理问题日显重要。本文认为中国要借鉴国内外银行在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管理架构与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结合中国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现状,着力解决好相关法律条文仍需细化、管理制度执行落实亟待加强、管理配套机制仍显不足、管理运行尚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从转变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模式、搭建管理平台、打造管理人才队伍、优化管理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了强化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进一步优化网上银行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步下降,非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金融市场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银行信贷的一般规律及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对不良贷款和信贷发展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银行信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逐步实现信贷业务调整,更有效地发挥好信贷在银行经营及社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在发展中实现信贷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金融业专利战略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98年State Street Bank案的判决对商业方法软件专利保护态度的转变,使得商业方法软件专利成为金融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武器。本文在分析了美国金融专利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剖析了一些与金融商业方法软件专利密切相关的专利战略模式,以期为我国金融企业运用专利战略增强竞争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