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步行街     
商业步行街从来都是城市形象的绝佳代表,城市的天然名片。商业街的繁荣程度已成为城市繁荣的标杆。一条商业步行街的个性和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魅力的体现。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商业步行街,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上海,什么时候会达到这个“境界”;每两天就有一个国际性会议召开,40%的居民能用英语和老外交流,半数市民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每天有13万旅客从天上“飞”来,每年入境游客要占本地人口数量的40%,平均每位居民一天能赚上12美元…… 这只是世界级城市初级阶段标准,根据上海市计委和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两个课题组的计量分析结果推算,上海距这一目标还有40%的路程要走。若要达到世界城市高级阶段,还有70%的距离。上海建设世界级城市,是今年11月3日在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提出的目标,而12年前上海提出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过去12年的发展道路,上海经济快车始终以每年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加速奔驰,今后上海驶向世界级道路如何走?上海离世界级城市的具体目标还有多远?这不仅是每个上海人、中国人所关切的,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世界级城市是全球经济的组织节点,主  相似文献   

3.
费英明 《杭州研究》2005,(1):24-25,29
当前,一个新的商业热点正在全国大中城市兴起:改造步行街,建设商业街。人们已经注意到,一些城市的商业街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豪华,街道越来越长,就城市建设而言,确实起到了升级换代的作用。但建街能否兴市?人气能否聚集?怎样认识建街与兴市的关系?这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商业街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购物是人类的共同嗜好,且是享受人生的必要体验。生活在上海的香港人是怎么购物的呢?他们寻寻觅觅的心态恐怕连商业部门也没作过类似的调查,而我却在这些操着广东口音普通话的人们中间,细细地走了一圈。从购物天堂过来的香港人,自有一份独到的见解,他们或她们说:"我们对商品质量看得比较重,商店出售商品前对商品的质量控制,应该比后来的补救来得重要。"去村庄还是去都市改革之门打开后,首先到上海来抢滩的无疑是香港人,香港人有一种优越感。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到老区村采访,听到群众反映: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办得很好,过去记者很少去的地方现在去了,报道了很多新闻,蛮感人。他们建议老区宣传也要“走、转、改”,下基层,接地气,多写被人们遗忘的老区事,引导人们关注老区发展,老区宣传的天地才宽广……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梦想     
今年这个秋天,重庆格外迷人.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顺利召开,重庆新的区域发展版图全新呈现,成为热词的五大功能区建设,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梦想. 于是,从“一圈”到“两翼”,从城市到乡村,8.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总动员,一幅波澜壮阔的五彩画卷在巴渝大地徐徐展开. 金秋十月,我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走基层记者行动”采访团,先后深入渝中、九龙坡、北碚、渝北等区县,用眼去发现这座城市的价值,用心去体验五大功能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真正走进去,才发现奇迹就在身边!梦想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7.
重庆,一座依山傍水的著名山城;重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有过浓墨重彩的篇章;重庆,在21世纪曙光升起、中国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之时,她又将“冲锋陷阵”,去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同时又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中国,重庆又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一位欧洲人谈起他对中国的印象时说,在中国看过去到西安,看现在到北京,看发展到上海,看投资到重庆。  相似文献   

8.
谈发展:人有惰性物质有惯性不能那么任性了 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话语:人都是有惰性,物质是有惯性的.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 谈环保:不能只靠东风啊!事在人为 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现场:有代表谈到空气质量有时是靠天吃饭时,习近平接话说:“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 可见反腐没有影响反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即将开局,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近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不同行业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众多的看法.那么,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有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标准?如果从国际大都市的眼光来审视上海,上海还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呢?为此,本刊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的主编尹继佐教授.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生活在这片水泥森林中的人看来,这次春节过后上海房价的暴涨显得突如其来。一个宏观政策背景是:财政部等三部委推行“2·19契税新政”,再加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上海会议期间对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偏低”的表态,都为抬高上海房价预期奠定了心理基础。资产投资荒推高房价?中央为楼市松绑的政策本意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为什么上海会成为本轮上涨样本?一种观点认为,核  相似文献   

1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常常被认为是思想家、哲学家探究的古老课题。其实不然,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搞清了自己的身世,了解了自己家族的荣辱兴衰,也许在自己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会走得更踏实、更从容。一座城市也是如此。为什么要建这座城市,怎样建的这座城市,要建成什么样的城市,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关注的话题。搞清了城市的"身世",揭开了城市诞生之时的DNA图谱,这座城市也许会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上走得更坚定、更顺坦,其生命的密码也许会点亮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网络     
《中国西部》2009,(1):6-6
不去西部非驴友! ——网络广为流传的旅游经典语录。 “成都人”并不仅仅是成都人。 ——媒体人染香认为,成都是一个兼容精神非常强的城市,只要居住在这个城市都可以自称为成都人,而不会出现像在上海,  相似文献   

13.
铸造上海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博成功后,上海将以什么吸引人,以什么来满足人们旅游、观光以及生活的需要?眼下,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凸现在人们面前。从战略眼光看,上海的长远目标不仅在于使世博会形成“衍生效应”,更在于要依托这样一次重大的国际性活动而使上海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成为能够吸引世界旅游者目光的大都市。上海的人口和城市规模已具备了这样的潜质,但是它的质量还不够。因为,目前上海的文化魅力、文化品格和核心竞争能力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同世界级城市如香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个性正在消失,它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令人担扰北京的气派,苏州的灵秀,大连的清朗,上海的雍容……城市如人,城市的魅力正是来自它独特的“性格”。品味一座没有特点的城市也许就像阅读一篇没有灵气的散文一样,索然无味。   而如今,我们的许多城市正在丧失它们的灵气,变得如格式雷同的八股文一样千篇一律。有人沿着京广线从北到南走了一遭,惊讶地发现,这北方的城市和南方的城市咋都一个样呢 ?怎么每一个地方都仿佛似曾相识呢 ?  城市的个性正在消失,它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困惑和忧虑。   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5.
到过日本留学的人,回到国内走亲访友时,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便是关於在那里打工的情况:“在那里打什麽工?”“辛苦不辛苦?”“日本老板对你好不好啊?”“一个月能赚多少,够不够生活?”……自从电视台播出了《上海人在东京》以後,不少人问:“你有没有去过高田马场啊?那里很危险的,千万别去干那种活啊!”听起来就有些那个,要知道留学生活并不就等於打工生活。  相似文献   

16.
迈向21世纪的上海,正肩负着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重新构筑城市功能体系的历史重任。作为中国现代商业和现代文明象征之一的静安南京路,理应走在前列。把静安南京路地区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商都,不仅是当代上海人的一个梦想,更为世人所瞩目。一、科学合理地制定静安南京路地区功能开发的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接触过上海西部集团总经理董素铭的人常这么评价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 手上有一份董素铭的工作简历,简单而又平常,似乎无魅力可言:1953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上有三个姐姐,他排行老四。1970年,16足岁的他作为69届初中毕业生响应“号召”去江西省插队务农,2年后,从“广阔天地”去了“革命大熔炉”,当了4年空军地勤兵。复员回沪后,到西部集团的前身普陀区房产管理局干起水电修理工,以后当上了局工会主席,一干就是10年,1994年转岗任副局长,接着又调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转了一圈,西部集团成立后,回到房地产这个老行当,担任集团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走向世界》2015,(6):18
1房地产这个产品跟别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像彩电、冰箱,它是可以移动的,可以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这个城市里面如果是供应量不足,一天时间别的城市的可能就移过来了,可是房地产是一个不动产,在全国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城市可能已经过剩了,有的城市可能还缺,所以用一个统一的政策去指导房地产就会犯错误,我觉得下一步房地产真正的发展,还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付馨  云龙 《东北之窗》2013,(6):22-23
环保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理念你可以去认知,去揣摩,行动必须去见证,或者去发现。人们都知道,大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可以想到她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是苛刻,但大连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了自身环保理念的呢?让我们在城市建设的细节中逐一找寻。市政建设:技术·细节·统筹大连的胜利路,每年的夏天,两旁茂密的梧桐树遮蔽搭连在一起,树荫下是整洁的马路,无论是开车从这里驶过,还是在路旁散步,都会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即使到了秋冬时节落叶纷飞的时候,一样充满着浪漫的格调。很多外来人走在这条路上,都觉得这是自然造就的景色,实际上这里还有许多城市建设者精心的考量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很聪明。上海有人才优势。上海有50多所大学,中专和职业学校更多,每年毕业的高级、中级人才有20多万。这是一笔很大的资源,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按我的想法,上海不妨找一些活动能力强的人才来香港——这些人不是老学究,对市场经济有一点概念。他们来香港呆一段时间,1个月或者2个月,走一走看一看,作一些研究,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项目,再想想开一个什么样的价,然后把项目带到上海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