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目前对APEC的研究中制度研究不是很多.而对APEC制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APEC整个制度特点加以描述,主要集中在APEC制度创新的描绘上面;另一类是对APEC具体的机制比如监督机制、竞争政策的比较研究.第一类研究大都是对APEC制度表面特征的揭示和比较,认为自主自愿精神很重要、地区开放主义是一个创新、软制度是最好的选择、渐进主义比较可行等等.这些解释有些存在主义之嫌,事实上,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其次,眼前的研究对于APEC的理论深度挖掘也不够,尤其是对于其发展轨迹的理论分析不够,而这恰恰是揭示APEC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本文的探讨是在这两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聚焦APE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 “为了WTO,为了APEC。”10月的上海再次成为世界瞩目之地,电视里不停地播放APEC的最新消息,大街小巷充斥着由四个字母组成的彩旗和标语。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高官会议刚刚落幕,双部长会、工商领导人峰会、工商咨询理事会、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又相继拉开帷幕。来自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官员们、学者和企业界的精英聚首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力的申城,把中国承办的新世纪的首次盛会——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早在林肯执政时美国外交部长威廉·亨利·赛华得曾说:“地中海是过去之海,大西洋是当代之海,未来之海是太平洋。”作为全球经济版图上最具活力的一个板块——环太平洋区,亚太经合组织作为该地区成员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APEC拥有21个成员,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5%,GDP占全球的57%,贸易额占全球的44%。就投资而言,APEC整体既是全球最大的投资输出方,亦是最大的投资输入方。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APEC可谓举足轻重。 对APEC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APEC研究中心主任张蕴岭认为,“不能看高,也不能看低,不实也不虚。”因为APEC包罗四大洲21个经济体,在西方方式与亚洲方式的碰撞与妥协下,APEC的性质成长为虚虚实实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APEC的“中国年”,如何成功举办这次“世纪盛会”,对APEC与中国都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本文在分析APEC逻辑进程的基础上,重点从APEC逻辑进程的内在主线、外部环境、推动力量、组织者等方面提出了成功举办此次年会的相关对策,最后对APEC的来来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以来,互联互通成为了APEC合作的热点之一,2014年的APEC会议将“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列为三大核心议题之一,该领域的合作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跨境流动,以及规制的协调与融合等多个层面,前景非常广阔,将在构建新型亚太伙伴关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APEC的基本矛盾和未来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成员之间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矛盾,是制约APEC未来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APEC发展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就是因为这个主要矛盾没有解决。要解决这个矛盾、促进APEC未来的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在APEC“三个支柱”中采取“机制化”和“有条件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方式。此外,本文还分析了APEC合作在“三个支柱”以外的“新领域”的发展,认为,这些“新领域”合作的进展对APERC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以来,互联互通成为了APEC合作的热点之一。2014年的APEC会议将"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列为三大核心议题之一。该领域的合作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跨境流动,以及规制的协调与融合等多个层面,前景非常广阔,将在构建新型亚太伙伴关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APEC互联互通合作的意义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入发展,APEC成员通过  相似文献   

7.
艾轩 《珠江经济》2001,(11):8-11
毫不夸张地说,2001年绝对是个“中国年”。成功“入世”、申奥成功、男足踢进了世界怀……基至在“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取消一系列国际出访计划,唯独参加中国主办的上海 APEC 年会…… APEC 是一个官方论坛,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即不搞内部优惠保护型的区域集团。它无疑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一个崭新形式,也是第一个跨地域、跨文化、跨制度的世界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个崭新形式区别于 WTO 和东盟或北美自由贸易区,它的运转不是靠谈判或规则,而是靠倡导和协商,采取“自主参与、集体协商、共同承诺”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APEC气候变化合作的背景、发展、意义和前景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着重阐释了美国气候政策的调整及其对APEC气候变化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中国参与APEC气候变化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一种创新.它在组织机构、协调方式和推进自身发展方式上均有创新之举.APEC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它非法律化而面临机制化的困难;二是在经济技术合作定位上存在分歧,引起现实中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三是在APEC性质上的争论,涉及到它本身的发展和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与范围.但是,总的前景是好的,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APEC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1950~2000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了经验分析。通过人均收入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这三种检验以及APEC成立前后的对比发现,亚太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增长收敛性,而APEC的出现与发展又明显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收敛性,大大提高了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速度。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南—北”模式的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收入差距,改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程燕 《辽宁经济》2000,(12):17-18
亚太经合组织 (英文缩写 APEC),成立于 1989年,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目前已有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中国等 21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 APEC,积极参与 APEC的活动,对促进辽宁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快速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APEC的发展进程 APEC的前身是“亚太经济论坛”,是 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产物。 APEC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其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持续与均衡发展,通过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及市…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APEC领导人会议将于11月20―2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其主题是“我们的共同体,我们的未来”。一年一度的APEC领导人会议是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大事,值得大家关注。而APEC本身的命运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一、简短的回顾自1989年成立以来,APEC已经历了15个年头。这15年路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89年至1997年的繁荣发展高潮时期,二是1998年至今年的调整等待低潮时期,分水岭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前的8年中,随着1994年“茂物目标”、1995年“大阪行动议程”及1996年“马尼拉行动计划”的提出,APEC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商务人员流动一直是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的重要领域。文章构建了商务人员流动的新指标体系,实证考察了商务人员流动对APEC区域内双边货物出口、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APEC每个经济体持有的商务旅行卡总体看,2010年APEC商务旅行卡存量和流量增加对APEC区域内双边货物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APEC区域内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比对货物出口的影响要大;2014年10月商务旅行卡存量增加促进了APEC区域内双边货物出口。(2)从APEC经济体之间的商务旅行构成看,商务旅行总人数、总次数对2010年APEC区域内货物出口起正向作用,对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有影响为负,但均不显著;考虑商务人员旅行的来源地、目的地、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后,商务旅行总人数、总次数对APEC双边货物出口、制造业产品出口影响的方向与显著程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APEC地区,包括我国工商界参与APEC进程的状况和主要活动领域;对工商界参与APEC进程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工商界对APEC进程的基本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工商界参与APEC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APEC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有效的制度创新应该是: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意义,在现有不可避免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最优化。用它来评价APEC的制度创新,认为APEC的自主自愿、开放的地区主义、灵活的渐进主义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6.
李罗力 《开放导报》2001,(10):22-24
兴世瞩目的APEC会议10月即将在中国上海召开。APEC上海首脑会议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中国在今年11月即将加入WTO,二是APEC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因此上海会议就把中国入世与APEC今后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需要我们认真研究APEC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入世对APEC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地区经济合作问题,这12个国家是“东盟”6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次会议宣告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的成立。APEC成立至今已有12年的历史,12年来,APEC成员已增加到21个,并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8.
尹应凯 《亚太经济》2001,28(5):18-21
本文从俄罗斯的APEC立场、基本政策、具体措施3个方面对俄罗斯的APEC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加入APEC后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APEC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参加的唯一的、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亚太,尤其是2001年的APEC领导人会议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所以APEC对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 1991年加入APEC以来,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与APEC的各项活动,并为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加快APEC的合作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其与APEC的关系进行全面论述,旨在进一步阐明中国的发展需要APEC,APEC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相似文献   

20.
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的重要支柱。在新地区主义框架下,经济技术合作可以看做是APEC成员为了获得集体利益而开展的集体行动,它的发展“瓶颈”主要源于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理论上,“搭便车”问题可以通过“轴心机制”来克服。对于经济技术合作而言,如果要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则需要推动经济技术合作的制度建设。目前,推动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制度建设可以从规则、组织两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