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农业化道路。大农业革命预示农业化时代的到来,而中国大农业革命的来临则反映当代“向东方转换”和“走绿色道路”的大趋势。9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弊病日益加剧,酉方的现代化方式日益失色,“回归自然”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日益高昂。农业化将是紧随“第三次浪潮”而来的“第四次浪潮”,它将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大为改观。最后,本文提出大农业发展的若干方略。  相似文献   

2.
《江南论坛》2011,(7):66-67
近年来,江阴市农林局始终以“创新驱动、园区带动”推进现代农业,坚持以“安全、高效、科技”为标准,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把工业强势转化为农业优势,坚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江阴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解决农民的温饱,但却不能让农民富裕。目前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替代当前的小规模生产模式。比较可行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就是建立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经营,并通过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本质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它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改革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本尝试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视角来探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2001年以来,无锡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无锡农村和农业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6.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创意农业是指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山西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的山西农民根据各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耕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不断引进和扩种新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丰富了我省作物的栽培品种,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根据我省南北不同地理环境与不同气候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农作物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8.
朱智 《经济导刊》2011,(9):60-61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旅游最早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盛行的一种旅游方式,是农业与旅游业催生的产物。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家旅游局相继推出“2006年中国乡村游”,“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等主题旅游年活动,推动了全国各地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  相似文献   

9.
坚持创新举措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江阴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不开发区域”高效益农业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先导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区、体验农业经济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规律,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前提。提高农业生产力主要表现于农业生态化、科技化、规模化和农民素质提高、数量下降。落后的农业经济是破坏环境的经济,相应的落后生产方式,正不断地损毁社会发展的基础,加大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难度。面对WTO的挑战,中国农业只有从源头治理,才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研究》2001,(1):25-25
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农业部门工作力度的“试金石”。去年,在全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大格局,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居西北五省区之首,是何原因?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高万里说:“认真分析农民收入增长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深层次的启示,找到一些带规律性、经验性的东西;这就是:①加强领导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去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办事力度,倡导实施“富民工程”,各市县把实施“富民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搞规划,立项目、筹资金、抓落实。如石嘴山市各级政府投资700多万元,金融部门发放小额贷款1.5亿元,抽调1000余名机关干部分赴乡镇,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项目入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方针,狠抓增收措施的落实,使全市农民人均增收89元,增长3.4%。②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挥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建设区域化、园区化、规模化的商品基地,使重点产品的生产由过去的零星分布向跨地区、宽范围的片状,带状布局发展。③西部大开发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去年,各地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各方面建设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发行和小城镇建设等大中型项目相继开工,都给农民提供了劳务输出和发展服务业的机会。④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是确保农民有效增收的关键。减员也是增收。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开展了农民负担执法大检查和农民负担追踪调查,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将全年农民合同内负担控制在3%以下,74%的农民拿到了农民负担监督卡,92%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小农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科学阐述,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与真正解决中国现阶段三农问题、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洪斗  柴庆臣 《经济论坛》2001,(20):19-20,14
一、加强政策引导1.做好宣传,落实政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的思想认识、观念转变决定着这次调整的力度与效果。尽管各级干部对农业结构调整有较清醒的认识,但目前有些地方领导片面认为,只要各级干部的宣传发动工作到位,做不做老百姓的工作无足轻重,造成政策断档、截留的现象时有发生。事实上,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阻力还是来自农民。他们易满足于现状,怕担风险,思考问题不是我要富,而是“亏了怎么办”,加之未来农业生产市场不直观,又没有亲身体会,因而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党…  相似文献   

14.
种田农民“求技若渴”,而往往只能“望梅止渴”。由于科研专家的高深理论、技术推广者的语言障碍,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新理念,才可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相似文献   

15.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长期向好发展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在跻身农业强国行列之前,仍需继续缩减农业劳动力数量、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从“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面临城乡间户籍壁垒及隐性门槛、农民难以从乡土社会中剥离、职业农民发展环境尚不成熟、职业农民培育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障碍,未来还需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创造优良成长环境和健全培育保障机制等方面继续着力。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方面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一日“多”,二日“小”。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就要治“多”治“小”,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劳动力内在素质。治“多”的办法主要是分流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治“小”的办法主要是实行农业产业化或企业化经营,也就是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适者生存是产业组织创新的直接动因 ,技术的变迁、结构的分化及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要求农业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的进一步创新。我国现实条件下 ,解决小农生产方式的路径是采取组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的私营企业形式。保持和推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企业化 ,尤其是农业企业私营的发展 ,这样一个连续系列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是将分散农民组织起来 ,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8.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 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真正地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和农业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农科教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农科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认识到农科教还有巨大潜力。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密切合作,加强集成,优化环境,加强领导,就可望将在科教三结合工作推向新的阶段。进一步认识农科教三结合的重大意义(-)农业在经济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决定了科教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把为农业服务放在首位“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产业,是第一产业,是社会稳定和各行…  相似文献   

20.
“三农”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通用代名词。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求解时策。本文对我国“三农”现状、发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