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经贸》2006,(1):11-11
1月1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公布未来5年中国经济研究预测:在“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贸易局势基本保持不变.在中国国民经济保持8%的增长率下,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有望达到2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出口受阻。我参加了2008年3月的春季广交会,美国参会客商同比下降了15.5%。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只有8.9%,多年来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20%上下,这是第一次回落到10%以下。2008年1~9月份,中国的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下降了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林毅夫:下一轮扩张应多用财政而不是货币方式 6月份,我谈到中国还有20年保持年均8%增长潜力的说法,这个说法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我想说的是,一个国家是不能唱好的,但对长期增长潜力分析非常重要,因为短期政策跟长期的可能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刘熀松 《商周刊》2012,(25):23-23
对未来20年的中国经济,既不必过于悲观,也不能过于乐观,潜在经济增速或将较前33年下降4个百分点左右,大概维持在6%。其中,前10年潜在经济增速为7%,后10年为5%。因此,中国经济依然能保持长时间的中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特殊背景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四方面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一是持续高速的特殊增长背景:改革开放26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9.5%左右,并且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8%左右(2000年至2010年为8—9%,2010年至2020年为7—8%,2020年至2030年为6—7%),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持续了26年的高速增长,并且还极可能继续保持25年的高速增长,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处在高速增长期,中国2004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总量,已相当于1978年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财经文摘》2008,(1):67-69
亚洲经济将在未来两年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有望继续保持领头羊的地位。在增长率预测方面,花旗银行与世界银行比较相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未来两年将超过10%。  相似文献   

7.
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每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3%增长到14%.这两驾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马车已逐渐饱和.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不会再允许房价疯涨下去.为了让未来中国经济仍要保持每年8%的增长,就必须找到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8.
冯科  耿涛 《新经济》2007,(1):19-23
预测2007年,虽然中央调低了经济增长率目标,但是宏观经济运行具有惯性,中国经济增长率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GDP增长率可望达到10%;通货膨胀率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估计国内物价指数CPI为3%左右;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减,虽然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升值超过5.71%,但是就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并不大,甚至比不上其他货币的升值幅度,此外中国还面临着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压力,估计人民币汇率今年的升值幅度在5%-8名之间;  相似文献   

9.
《财经文摘》2008,(10):24-24
尽管中国的人民币逐步升值,2007年中国进出口额却分别增长了20.8%和25.7%,贸易顺差为2620亿美元。外国对华的非金融直接投资增长了13.6%,外汇储备达到创记录的1.5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3.3%。同时,中国的失业率由4.1%降至4%,粮食连续4年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0.
刘伟 《环境经济》2004,(2):34-35
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拉动,未来20年中,中国经济将呈现向中、西部梯度波浪式发展的态势,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不低于7.2%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6):F0002-F0002
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有许多观点。有人很乐观,认为美欧危机已经过去,不会有“双底式衰退”,中国能够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有人则认为中国经济今后将进入“中速增长期”,即增长率会从前3O年平均的10%左右下降到8%左右。笔者认为,从2O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会连续三年下行,经济增速将降至7%甚至更低,但中国经济会在2O13年以后开始强劲反弹,并且在其后还会以9%的速度继续高速增长15年。至少从“十二五”这5年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既不是9%以上的高速曲线,也不是8%左右的中速曲线,而应该是一条“V”型曲线。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关、日和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的情况下,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00多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3%。更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在成功数字的外表下,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问题以及在2002年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一些难题。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一路滑坡,前3个季度的增长速度分别是8.1%、7.8%和7%,第4季度GDP增长也很难达到7%,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3%,又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2001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的。由于国际经济严重衰退,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速下降,大约在6%左右,净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负值;另一方面,促使外资流入加快,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近20%,减弱了出口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4,(2):4-5
龚方雄:未来十年才是真正“黄金十年”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指出,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的规模比过去十年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基于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判断。龚方雄为此细细地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GDP约为8万亿美元,而在十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GDP增长了7—8倍。而与此同时,房地产的规模更是突飞猛进,从十年前占整个GDP仪4%的比重飙升为目前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中菲贸易额52.60亿美元,同比增长47.51%。其中,我国向菲律宾出口商品20.42亿美元,从菲律宾进口商品32.17亿美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26%和65.4%。在我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19%,工业制品占81%,分别比2001年增长23%和26.8%。在初级产品出口中,主要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大陆桥视野》2010,(11):56-62
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每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3%增长到14%。这两驾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马车已逐渐饱和。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最近20年间亚洲地区发展最快的四个经济体(四小龙)之一,80年代以来经济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至90年代中期,仍保持了不低于6%的增长。新加坡政府最近的经济预测指出,1997年亦可取得6%的增长,亚洲开发银行则预测为今年可获7.5%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缩小储蓄投资缺口 纾缓三大发展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6年GDP平均高达9.6%的高速增长,200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跃为世界第四,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财政收入超过3万亿元。全年GDP增速达到9.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1.8%,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与宏观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近年来高流动性过剩压力、高贸易摩擦压力、高人民币升值压力一直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严翠 《经贸实践》2013,(12):57-58
权威机构、业内人士曾给锂电行业描绘了一个充满想像力的美好未来:2013年锂离子电池整体市场规模将达741.7亿元,同比增长33.2%,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增速均会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中国锂电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然而,这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9.
杜柏林 《经贸实践》2002,(10):34-36
2001年由于受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信业整体陷入发展低潮,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尤其是通信业仍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际国内制造商聚焦中国并视之为其业务的拓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0,(2):4-5
李毅中:战略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圈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目前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介绍说,2010年我围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包括技术改造在内的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出口交货值增长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