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涂师平 《宁波通讯》2012,(13):37-39
5月11日,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启动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宁波隆重举行。这是继2010年7月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宁波后,目前为止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相似文献   

2.
乔飞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4,(50):40-42
青岛有着蜿蜒730公里的海岸线和多处优良的港湾。自古以来,青岛海域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海外交流的重要海上通道和海防要地。历史的积淀赋予了这片蔚蓝的海域太多未知的故事,而这些未知的"故事"也急需揭开它神秘的面纱。2014年,对于青岛水下考古工作来说,是具有突破性的一年,也因此翻开了青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2,(17):54-57
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和管理海域的中国,海岸线漫长而且海洋文明历史悠久,海底沉船、文物不计其数。从近海到远海,这些沉睡在海底的文物因水下考古队而重见天日,一次次地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和中国古代文明在蓝色海洋中的辉煌。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大海孕育着这座城市的蓝色产业和海洋文化,蜿蜒730多公里海岸线上港湾交错.引领青岛走向蓝色、走进蓝色,而这片蔚蓝之下则蕴藏着青岛与海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考古01号”船落户青岛 助力青岛走向深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前,中国考古人第—次将目光投向苍茫海洋。此时的中国没有先进的考古设备、缺乏专业的考古人才,但这些并未阴止他们探索海洋的决心,—段段关于中国海洋商贸的历史与记忆逐渐被还原和证实。今天,中国不仅培养了—批批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而且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首艘水下考古专业船“中国考古01号”落户青岛并在此实现了完美首航,由此也让青岛在“走向深蓝”的过程中更坚定顺畅。  相似文献   

5.
熊怡 《今日重庆》2009,(6):94-95
2009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以位于重庆涪陵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工艺技能等形式传流民间,构成社会文化的有机部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途径: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整合资源;创办文化大集,搭建商业平台;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发展和利用创意人才;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她是在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为一体、占地700余亩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馆内保存展出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之一,花鼓灯文化生态村是新时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益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接受检验。在和谐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花鼓灯文化生态村为保护基地,必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万玲 《走向世界》2014,(25):49-49
日前,一场绿色生态的城市盛会“与万象城一起绿动”青岛万象城礼献城市系列公益行隆重举行。据了解,此次公益行是青岛万象城继“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之后,向城市的又一献礼。2014年,青岛迎来世园会这一重大城市盛事,开园短短1个月已迎接数十万游客。  相似文献   

10.
合川区有关部门把重庆市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并已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推动三江地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又作出了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个青岛人都知道胶州大秧歌、崂山道教音乐、黄岛民间剪纸、宗家庄木版年画等在青岛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这种不可再生的艺术资源丰富了青岛的文化内涵,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水下考古”,这一新鲜事物,随着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调查活动的开展而进入广大百姓的视野。6月3日上午8时至10时50分,全国各地的电视观众通过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的联合直播,亲眼目睹了中国唯一的一支水下考古队在抚仙湖进行水下古建筑遗迹考古调查的前前后后。 这是我国在高原湖泊上首次进行的水下古建筑遗迹考古调查。在当天上午的考古调查中,中国水下考古队从抚仙湖底的淤泥中起获了两件物品,一个是带有文饰的石块,一个是陶釜。依据放射手段对湖底古建筑遗迹中的填充物——螺壳的测  相似文献   

13.
天地来之不易/就在此地来之/寻找处处曲径/永远吉祥如意。 在土林环绕的扎达县,一位喇嘛告诉我们:“只有扎达才有这种神秘奇特的山势,是自然形成的佛教圣地。”来自北京的考古专家称:“这里该位列于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王欣 《走向世界》2009,(20):86-91
青春时尚的青岛,也有着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这些著名的和不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样格外引人瞩目,它的身上刻画着历史,带着浓浓的民间气息,却能与现代商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几百年来,大欧鸟笼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证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议高校应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和提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研究;鼓励大学生传承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挂牌成立。随着体制及管理机构的进一步调整和理顺,青岛航标处将为地方港口经济发展,特别是董家口港区、青岛邮轮母港、岚山港30万吨级航道拓宽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更好的航标助航保障服务。据了解,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将肩负乳山口至岚山港(北纬35度线以北)海域公用干线航标的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市为例,以西宁市及海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旅游发展互动模式研究为论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探寻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互动的可行性模式,以弥补西宁市及海东市旅游业发展的不足,更好地促进西宁市及海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被考古界称为“中国帝陵之冠”的陕西乾陵,尽管近年在文物保护、陵园考古及乾陵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且每年都吸引着七八十万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但令乾陵管理者们深为担忧的是其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景非但不乐观,而且在陕西文化旅游格局中的地位亦渐显弱势。那么,出路又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扩展和研究区域的扩大,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已成为认识文化、追溯历史,认识文化遗产时空分布规律,建立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启了全新的科技之窗.本文从新媒体视域下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冷嘉铭 《科技和产业》2023,23(14):59-65
针对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面对的现实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数字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对岭南传统艺术影像档案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研究得出,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应当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为非遗保护传承赋能。通过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的建设等多种方式,让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