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 《科技创业(上海)》2004,(12)
几乎所有的问题,追究到 最后都是人的问题。世间所有 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人的 成功。对创业企业而言,创 业者从一开始就无可回避地 决定了企业的成败。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成功的创业者和领导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大风大浪中通过学习、吸纳,不断进步、净化而来的,但有个前提,想成为成功领导人的人,必须有着健康的性格,有着良好的人格素养,有着善良宽厚的道德品质。这些往往被人忽略,而技能性的东西却被我们看得过重。恰恰就是这些既不好量化,又容易人云亦云的前提和基础,其实早在冥冥中就已决定了一切。100家小企业调查思考之… 相似文献
2.
3.
《科技创业(上海)》2004,(6):37-39
对创业者来说,能否快速、高效地筹集资金,是创业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更是实现二次创业的动力。据了解,目前国内创业者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而实际上,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创业融资、融资租赁等都是不错的创业融资渠道。对创业者来说,既然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那又何必“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呢?为帮助有志创业和已经创业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融资渠道,本期特推出“小企业如何长大——创业融资”专题,以见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科技创业(上海)》2004,(10)
没有不挣钱的行业,只有你挣不到钱的行业。绝大多数场合,一个创业者对行业的选择,就基本注定了他日后的成败。这听上去有点悬,也许相当一部分人不服气,但事实就是如此。一个人适合在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开始创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回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的问题根本点,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业(上海)》2004,(9):37-39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用来引导人,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作为小企业,企业文化的建立关键是创业者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小企业创立初期就开始建设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8.
《科技创业(上海)》2004,(12):25-27
几乎所有的问题,追究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世间所有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人的成功。对创业企业而言,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无可回避地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10.
《科技创业(上海)》2004,(7):37-39
对今天的创业者、企业家而言,团队的重要已无须多言.但在小企业如何长大中,团队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却不少。在本期特别关注“小企业如何长大”的“团队篇”里,众多的案例和撰写者的多侧面多角度分析,一定可以带给读者颇多启示和感慨。仔细归纳团队问题,可以发现,小企业在长大的过程中,团队也随之在不断演变,这种演变充满哲理,认真揣摩更觉意味深长。首先,创业者在最初创建企业的过程中,团队的作用相对不那么明显。这时候的创业者有点像部队里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业(上海)》2004,(8):37-39
对创业者而言,最困难的莫过于项目的选择——创新是必须的,跟风的结果只能是铩羽而归;超前则需要自已去培育市场,以小企业创业的姿态去承担一些市场的风险,也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业(上海)》2005,(2):25-27
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弱,不但应该成为衡量创业者、企业家能力的主要指标,更直接关乎企业的成长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的确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能力,也不是想具备就可以学来具备的。所以,这个问题就回到了团队的问题上,创业者、创业家或企业必须具备、拥有这种能力,方式上都可以取长补短,各有个性。就资源而言,也有真伪之分,要有这方面的鉴别能力。知道真伪了,还要懂得正确的整合方式和手段,那些流传了若干年的以交易、拉拢、贿赂为手段的整合方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何整合,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希望本专题能在对众多案例的解读中,给读者一些真切的感受和参照。 相似文献
13.
14.
《科技创业(上海)》2005,(3):31-33
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靠风险投资;而考察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项目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科学,逐渐成为一股国际潮流,在我国许多领域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上海企业实行项目管理的调查,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最后探讨项目管理的认证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作为建筑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建设具有自身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必需的。本文从建筑企业文化的特征入手,阐述了如何建设建筑企业文化,以期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短命英雄”的国际现象研究失败,是财经媒体永恒的话题。回顾近两年《中国企业家》的研究失败系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些曾经叱咤商海、呼风唤雨的巨子们大部分只是昙花一现,各领风骚三五年后便销声匿迹,把这些名噪一时的企业家们称作“短命英雄”似乎是比较恰当的。然而,“短命英雄”并不是中国企业家的专利,他们的国外同行们的“寿命”也越来越短。1999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日本中小型企业能够维持10年的只有18.3%,运营超过20年的只有8.5%,而能够持续经营30年以上的则不到5%。而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日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更说明了如今企业家的日子实在不好过。这项调查显示,《财富》500强之中,前200家大公司的 CEO(首席执行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