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当前,社会信用缺失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是当务之急。我个人认为,国有商  相似文献   

2.
《山西金融》2003,(8):1-1
“信用”一词已成为近几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信用是现代明的重要标志,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不讲信用,社会就无法维系;不讲信用,市场经济就荡然无存。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无视信用,不讲信用,破坏信用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论建立税收信用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英 《涉外税务》2002,(9):18-21
当前我国信用体系脆弱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好社会信用危机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和社会监督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要维护法律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和危机中的权威性、严肃性,把社会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信用担保业的发展态势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的信用担保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促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担保业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加强行业协作与自律,使其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内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哲 《西安金融》2007,(1):72-73
信用缺失问题和信用体系建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思路,提出了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加快构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继红 《海南金融》2001,(2):13-16,19
信用是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契约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无所不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我国目前的信用状况很不乐观,信用约束机制弱化,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呼呈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以净化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信用问题逐步得到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弘扬我国信用文化,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信用经济,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固原市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信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信用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高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体制、理论和现实等几个方面就我国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和如何完善信用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状况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对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为我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恪守承诺、履行义务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成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信用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把基础性工作做好,也就是按市场经济逻辑,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信用培养     
王志刚 《山西金融》2002,(12):26-28
在信用问题上,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对目前信用状况的忧虑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很少涉及信用培养问题。但是,要使整个社会信用度得到提高,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培养信用”,培养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意识,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经济秩序,让信用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方邦鉴 《深交所》2004,(9):64-67
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信用缺失,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已达成共识,党中央与国务院也都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如何建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界与实践界还有着不同争论。这些争论归根到底是标准之争,即:是按国际标;隹建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前者主张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由私营的信用公司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后者强调信用市场;隹入,主张由政府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了解发达国家信用行业的形成原因和分析信用行业本身发展的规律,将有益于研究如何建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转的道德与制度基础,是重要的社会资源。近年来,一些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不尽理想,恶意逃废银行债权和信用卡恶意透支等信用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信用环境差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到银行信贷投入、民间投资的启动和招商引资,已成为制约当地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纳税信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拓展与深化纳税信用的增值利用、提升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上,还存在着信用信息不完整、信用平台共建和发挥合力欠缺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共用、共治,推进纳税信用全面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对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将我国纳税信用融入社会信用体系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必要条件,然而,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阻滞着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甚至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开放形象.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基础脆弱,信用秩序混乱,有人惊呼信用发生塌方。信用秩序已在为妨碍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整治信用秩序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紧迫任务。作为经济金融的“守护人”和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于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负有重大责任;在这场整治信用秩序的斗争中,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睦,到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这还需要社会长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环境不佳。社会民众对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不够,且雅安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信用关系淡薄,总体信用环境不容乐观。从金融情况看:一是逃废债情况严重。全市逃废债企业共91户,逃废债笔数102笔,金额17726万元。二是企业欠息收回难。截止2004年11月末,全市欠息企业892户,欠息1615笔,余额共计10.87亿元。全市被起诉企业146户,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信用的健全与维护涉及到每个金融机构和其每一位从业者。因此,推动银行信用建设,重点是要从制度上治理银行,从源头上堵住不良信用产生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经济转轨时期,传统的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被打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文化、信用制度由于产权不明晰、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和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而难以建立,在利益的驱动下,信用状况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造成整个社会交易成本增加、地方信用环境恶化等后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信用价值观,加快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制建设和信用评估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信用是二元主体或多元主体之间,以某种经济生活需要为目的,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信用诸要素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信用制度。与高度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以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为基本形式的发达的信用制度。目前,我国通常所称的“社会信用差”以及政府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中的“社会信用”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