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规划了美好蓝图,对深化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西部地区的10个省市区,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即开放格局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2.
廖东根 《老区建设》2008,(23):23-25
当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产业转移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据专家预测,仅“珠三角”地区从2005年至2010年,将有5000亿元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就使中西部地区面临着通过吸纳沿海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产业梯度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是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从目前情况看,产业梯度转移呈现“移师”大陆、“进军”中西部两大态势,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西安作为中西部结合部的大城市,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政策措施,就一定能应对和承接好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这对西安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训健 《北方经济》2010,(19):41-43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随着国际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我国东部地区在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把传统产业向广大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准确把握同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其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我国产业转移现状来看,产业转移呈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趋势,然而产业转移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矛盾与问题.因此,本文在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就我国产业转移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逐渐缩小,而东中西部间的差距却有拉大的趋势,人们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上来,集中到开发中西部地区上来。要合理开发中西部地区,使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东中西部地区在历史、地理、产业结构、投资比重等方面的差异加以分析,客观公正地评价东中西部差距形成的原因,提出缩小其差距的设想。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作些探讨。一、宏观投资的比例协调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客观上存在两个“梯度”,即:就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多数反映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区差别研究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地区差别研究与西部大开发 :基本概念、方法和指标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 ,国土辽阔 ,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变迁、文化积累、经济基础差异很大 ,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如何克服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各种障碍 ,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大局”构想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渐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点。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点。在国内,一场不期而至的全球性经济滑坡,在令东部地区经济趋于疲软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区际产业转移的新一波浪潮,却也不断推动着惯于低调的中西部地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幕后越发走向前台。自2007年开始,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东部地区外贸大省经济增速显露颓势,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在增速上首次呈现出快于东部的态势,在总量结构上则表现出“东部略降、中西部略升”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然而地区差距却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区域  相似文献   

10.
张泽荣 《山东经济》2004,20(6):90-94
虽然山东与中西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算是比较快的,但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山东省内也出现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影响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需要运用区域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区域投资政策调节区域经济,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制约“瓶颈”并不在于其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在于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口聚集程度低和机制转变滞后等劣势未能得到有效克服。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克服劣势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不堵住劣势这个资源“漏洞”,不仅再多的增量投入会被漏掉,而且存量资源也只能在“瓶颈”制约下逐渐流失。那么,如何从传统的“发挥优势”转向“克服劣势”根本的途径在于加快城市发展,营造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聚集点。从怀化市实际出发,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大规模的山地开发转移到建造五省市、…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成效最好的地区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而以皖江示范区为代表的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资本的跨国运动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资本的国际化导致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和重新配置,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历史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均收入还不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要保持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样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搞好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我觉得,必须紧紧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认清“一个形势”,把握“一个主题”,抓好“五个关键环节”,扎实、稳步、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西部中小城市着眼、着力于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是以煤钢电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中小型工业城市,城市规模小,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城市发展,在中西部中小城市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城市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城市比较优势,突出地区特色、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寻求破题,探索一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丽 《北方经济》2013,(2):40-41
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重大的经济乃至政治问题。由于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间差距、实现生产力和资源配置的合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21世纪一天一天地临近,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向中西部转移,中国西部面临着空前的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外事部门,根据各省区党委、政府实施“九五”计划的部署,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有何新的打算和重大举措呢?本刊特邀各省区外办主任参加了这次笔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除原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城市群之外,中西部地区也在不断崛起,新兴的城市群不断出现,如关中—天水城市群、西安经济圈等。然而,这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章以西安经济圈为例,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中国发展中西部地区提供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3,(4):28-73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高端战略。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龙斌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34-136,183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