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期以来,实务界与理论界对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认为,从借贷方关系及股份支付的性质来看,股权激励实质上是企业为减少代理成本而在现有股东与或有潜在股东(经理人)之间进行的财务利益的重新分配,这种分配关系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基于此,笔者提出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并没有本质区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股份支付的性质问题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把股份支付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利润分配观把股份支付看成是职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由于职工通过行权后持有的股票与原有股东手中的股票是同股但不同权,因此将股份支付看成利润分配是不合理的。现行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采用费用观。股份支付的本质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为激励职工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所给予的一项薪酬。是公司为了补偿职工已提供或将来提供的服务而将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股份支付的性质问题存在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费用观把股份支付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利润分配观把股份支付看成是职工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由于职工通过行权后持有的股票与原有股东手中的股票是同股但不同权,因此将  相似文献   

4.
一是股票期权的性质的确定是成本费用还是利润分析,对于股票期权的性质存有两种观点——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两者的区别在于费用观将股价支付确认为本期费用,计入本期利润,而利润分配观将股份支付计人未分配利润,对本期利润不会产生影响。上述两种方式在授予日的会计处理结果都是减少未分配利润,增加资本公积。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对,  相似文献   

5.
方慧 《财会月刊》2005,(1):39-39
目前,学术界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主要有两种观点:“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前者认为,根据企业主体理论,经理人以其人力资本享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和利润分享权,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后者则认为,会计簿记的立足点仍然是所有权理论。经理人股票期权所交换的是经理人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的消耗就应该确认为费用。本文立足于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不同确认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认为“费用观”比“利润分配观”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于与权益对应的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方法,当前主要有"利润分配观"、"综合资产观"、"费用(成本)观"和"资产观"。本文在分析评价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条件的费用(成本)、资产观",并指出了其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于与权益对应的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方法,当前主要有"利润分配观"、"综合资产观"、"费用(成本)观"和"资产观".本文在分析评价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条件的费用(成本)、资产观",并指出了其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税法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性质,有“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利润分配观下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权益,以股权激励的目的为切入点,从股权激励的费用观、资产观以及收益分配观角度探讨股权激励核算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张萍 《会计之友》2007,(4S):32-33
本文以EVA为剩余索取权分享判断标准,解决了“费用观”的内在矛盾和“利润分配观”中经理人无条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缺陷.进而提出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第三种观点“相机选择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权益,以股权激励的目的为切入点,从股权激励的费用观、资产观以及收益分配观角度探讨股权激励核算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代理观与效率观的双重视角,研究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劳动力成本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劳动力成本粘性;在代理观与效率观理论的冲突下,股权质押通过激化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了劳动力成本粘性,而效率观视角下的融资约束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弱化效应甚微;股权质押主要影响劳动力成本中的价格即平均薪酬粘性,而对员工人数粘性的影响甚微;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提高作用仅在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银行业竞争适中、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信息质量较差时显著;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成本调整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企业整体的劳动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股票期权是对员工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受到企业界的普遍推崇和广泛应用。在会计处理上主要有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本文主要从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费用要素的定义、会计准则的客观中立性等方面论证了经理人股票期权费用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激励观是指激励的实施者和承受者在激励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持久性作用的关于激励制度设计的一系列观点、看法或理念。强权激励观来源于管理主体对组织主体的认识偏差,组织中的主体是多元的,组织要想持续生存,就必须以组织各主体的和谐共生为原则,树立和谐激励观。和谐激励观以组织的管理主体为主导,以组织中的管理主体、操作主体以及各层次主体的相对平等独立为前提,以和谐共生为原则,以组织与各主体的和谐持续发展为目的。和谐激励观是激励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所得税会计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所得税会计的界定 1.所得税性质:收益分配观与费用观。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所得税性质的认识存在“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针对股东积极主义现象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状况下股东和高层经理的最优策略,从而得出结论:股东应当积极干预公司经营和树立严厉监管的“声誉”。另外还发现在激励因素影响下股东监管的必要性与动机都会减少,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对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经理持股计划行之有效,但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由于股权激励会对股东支付函数产生较大影响,大股东倾向于监管而较少采用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