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定西人以“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餐桌保卫战     
餐桌之虑。令人深思!不禁让人想起6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当一首“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曲传遍烽火大地.为“中华之崛起”的心声也在华夏大地播种.中华民族谱写出一幕幕气壮山河的乐章。才有了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祖国。今天,当吃菜怕毒素、吃肉怕激素、饮料怕色素的传言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3.
热腔冷调     
各尽其才□钟邦圣给“四怕”信贷官画像汉高祖刘邦,出身于平民,他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网罗人才,并加以善用,通过别人的智谋来巩固自己的事业。在刘邦的高级谋士和大将中,三教九流,各路人才俱全。对于他们,刘邦都能委以各种重任,各尽其才。在一次诸将云集的庆功宴上,...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的粮改新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一个世界性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粮食更是一个“热中之热”、’‘难中之难”的问题。在世纪之交,我国卓有成效地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流通的改革发展措施,开创出多年来最好的粮食局面。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的基础上,1997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925亿公斤,是历史上第2个丰收年。同年,国有粮食部门的粮食收购量、库存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今的中国,粮源充裕,储备丰厚,市场兴旺。粮食稳,市场稳;粮食定,天下定。稳定的粮食形势,为国民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创造了重要条件,为我国面对东南亚金融风暴而依然稳…  相似文献   

5.
“元旦”一词,据说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晋书》有“颛顼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之春”的记载。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元旦的日期也不尽相同: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则是定在十一月初一。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又以每年的十月一日为元旦。到了汉武帝时,才又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为了“顺农时”、“便统计”,把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一月一日为新年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宣布: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造林、培育树木、绿化美化的优良传统,并作为一种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据史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就开始人工培育栽种树木,特设职官野庐氏掌管,由国家经营行道树,“单襄公述周制以告王日。列树以表道(《周礼》)”。春秋时期,周的诸侯国齐国,用管仲作宰相,制定了奖励造林的法令、规定:“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指黄铜)一斤,置食八石。”还开始种植纪念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春秋纬》)。在祭祀祖先的坟地上种纪念树,也始于周代,而且按照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把坟和树分了等级。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规模与水平,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科学技术水平。一般来说,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期,总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活动;反之,朝廷腐败、战乱频繁就出现土地荒芜现象,更无暇顾及土地开发。历史的回顾原始社会,实行“刀耕火种,火耕水耨”,土地开发水平很低。战国时,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鼓励开发土地。土地开发的理论也有了发展,《荀子·王制》一书提出了土地考察、开发、利用、治理的原则和要求。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多次发布…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加快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注重引进人才。他们今天赶人才市场招贤,明天到高等院校“相马”,或派官员当“说客”,劝导在外的本地人才“凤还巢”;有的甚至暗使“手脚”,“挖”走人家的人才,其求才若渴之举,可与历史上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说古道今话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东 《中国改革》2004,(10):68-69
厚重的历史文化遵义以转折著称。因为无论是中国革命的命运还是毛泽东的个人命运,都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发生了戏剧性转折。但遵义不只是革命历史名城,她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因而成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遵义”一词,语出《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相似文献   

10.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石……祝君如此果,德膏以白泽。”大文豪苏东坡所褒誉的,就是名扬大江南北、香飘寰球宇内的枫桥香榧。 10月28日,“中国香榧之都”在诸暨正式落户。在当日上午的“2007中国香榧节”开幕式上,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将这一称号授予了诸暨市。  相似文献   

11.
正义的悲哀     
在中国历史上,善良之被欺凌,正直之被屈辱,君子被小人戏弄,忠臣被奸佞陷害,这类恶行占据上风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要拒“惑”于身心之外,避“恶”于千里之处,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有人在叹息: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正人君子难上难,以致使许多正直的人失去...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供不应求为主要特征的买方市场向以供大于求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转变;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高档化;产业结构进人新一轮大调整;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由分割为主转变为以接轨为主;参与市场竞争的外资在规模上、竞争的领域和手段上都发生很大变化;中国资本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一系列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正进人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值得指出的是,迈入新时期的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十分警惕陷入新的“误区”。一、多元化还是分散化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企业为了…  相似文献   

13.
二十家子镇刘杖子村贫困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为民服务,怎样服好务”为出发点,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身入农家,耳听民声,三进 扶的二十家子镇刘杖子村实地调查、考察长期与在贫困线上波动,在温饱路上徘徊的刘杖子村,共同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们思贫困原因,深挖贫穷落后根子;谋发展之计,明晰富民兴村路子,共同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们思贫困原因,深挖贫穷落后根子;谋发展之计,明晰富民兴村路子,以此回答“穷在哪里”、“路在何方”、“往哪使”的一个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反响强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政党也对“七一”讲话有很大的反响。《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深刻回答了当前党内外普遍关心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行动指南。《讲话》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站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把我们党的历史放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在世界进步潮流中去认识,总结概括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80年不懈奋斗所取犁 九大业绩和三大基本经验,得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就在于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实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为我们全面正确的理解“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指明了方向;就在于客观地分析了党的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以求真务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回答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在于深刻揭示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号召全党继续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元旦的起源     
《中国粮食经济》2009,(12):62-62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井田制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了井田制对田块、水系、道路和土地界线的土地规划体系,认为这种规划体系不仅适应了耦耕,而且把土地区划为方块田,合理地配置了排灌系统和田间道路;其次,阐述井田制下“计口(按劳)授田,有授有还;因地而异,定期调整”的土地分配制度;再次将井田制的土地经营概括为“土地公有,家庭经营;助耕公田,分摊劳役;授给份地,鼓励休耕”;最后通过对井田制的土地赋税分析,认为井田制的税率从表面上看均10%左右,但实际上已经考虑到土地等级,即“一易之地”和“再易之地”所授田亩均按“不易之地”授田亩的标准承担劳役等。由上述结果,提出了借鉴井田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忌假公济私。一些农村经济组织在资金管理上,假公济私的倾向屡见不鲜。例如:有的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名,把资金转借给私人从事经商活动;有的以机关名义套措资金,尔后个人到别的企业入股、吃利,捞取好处;有的打着为集体考察项目幌子,走亲访友,游山玩水;有的借给村办企业采购物资之机,少用多支,个人占用,长借不还;有的干部在操办红白事、建房中,以“扶贫”、“支援”为名.长期挪用公款。上述假公济私倾向的存在,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资金在使用上出现了很大漏洞,如不及时抓紧解决,就会使集体资金盲目投入,损公肥私。为此,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农民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可以看成是它的特质。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农民表现出积极主动的适应能力,近代的农民更表现出适应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的顽强生存能力,当代的农民则表现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的农村改革政策应该是疏导而不是强制。今后一定要从有利于农民的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出发,给农民“正名”,让他们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给农民“松绑”,让他们自主地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给农民“援助”,让他们尽快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之干粮食人是再熟悉不过了,2008年的南方冰灾、汶川震灾和北京奥运,演绎了一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世界粮荒,中国不慌”的粮食保供大合唱,让我们对“粮食安全”的真谛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即便如此,国人耳中还是传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鸣响的警钟:在粮食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20.
钟情于对草的热爱,1904年创始人约瑟夫在荷兰创建了百绿公司;1908年,约瑟夫出版专著《草之商机》一书,由此在世界草业界确立其专家权威地位;1932年,百绿生产出了第一批草种;1948年,百绿的第一个草品种“百得萨”被荷兰植物新品种目录收录;1997年,百绿在中国设立代表处;1999年,百绿在华独资企业——百绿(天津)国际草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4年6月15日,百绿集团迎来了百年华诞,按照荷兰皇室对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企业授予皇家称号的奖励规矩,百绿集团和荷兰皇家壳牌等著名企业一样,成为荷兰“皇家级”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