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勇  俞林  徐立青 《商业时代》2007,(16):32-34,43
“贫困化增长”这一理论命题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本文以此为基础从其前提条件、贸易条件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论证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扩张可能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现象,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扶植战略性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引进优质FDI等三方面,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规避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外贸易扩张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规避贫困化增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1995-200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根据贫困化增长相关理论,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我国虽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但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也出现了部分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有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如何规避贫困化增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的出口增长强劲,但不管从价格贸易条件还是要素贸易条件分析,我国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的迹象,显然不利于我国贸易及经济的良性循环。为了贸易条件更好的改善,我国必须要改变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以竞争优势为主导发展贸易。  相似文献   

4.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的年度贸易条件,并使用贸易条件调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指标,研究了我国国际购买力的变动情况,进而得出我国国民财富的的总体状况。随后使用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作为经济福利的指标,运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分析了国民经济福利的变动情况,并通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对比,判定了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相似文献   

5.
巴格瓦蒂在扬弃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其理论被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因此,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的陷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贸高速增长的中国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问题。深刻认识我国贸易条件的现状;坚持扩大内需,激活国内市场,降低外贸依存度;推进技术创新及普及专业技能教育;从出口市场单一向出口市场多元化后格局的转变;加强品牌经营,改善企业价格为条件,适度控制价格敏感度产品的出口;增加有序竞争,是避免贫困化增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警惕我国加工贸易的"贫困化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已经具有"贫困化"的特征,面临踏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服装产品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纺织品服装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正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极有可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本文主要利用一个基于单要素贸易条件的经济福利模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测算出纺织品服装行业经济福利的变化水平,从而判断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这种恶化带来的福利损失,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并未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到2007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了13326.25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课题。本文通过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数据,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我国虽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但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苗头已出现,最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如何规避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贸易条件、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飞 《财贸研究》2003,14(6):1-6
本文在Cypher&Dietz(1998)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存在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我们分析的结论是,在出口部门存在很强的技术进步效应时,贸易条件恶化不会引发“贫困化增长”,Cypher&Dietz(1998)的结论只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效应或该效应很小时才成立。由初期比较优势决定的自由贸易模式即使最终会引发“贫困化增长”,但存在一个时间过程,在此之前贸易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最适合的发展战略应为“动态比较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强。宁波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及外贸强市,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猛。结合比较优势测度理论及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宁波服务贸易竞争力仍然较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形成有效的国际服务贸易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贸易战略的实施对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外贸易额的数据,对我国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对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对选择和制定“十一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内相应的贸易战略、政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develops an open economy dynamic model with beques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uses only labor, the industrial sector needs an indivisible investment. Under autarky, productive agriculture provides the funds needed for investment in industry and in equilibrium credit constraints are not binding. If agriculture is not sufficiently productive, the price of the industrial good must be high enough to make the industrial sector sustainable. In an open economy, if the country h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griculture, deindustrialization may occur over time. Deindustrialization is welfare-reducing when the negative wealth distributional effects swamp the gains from trade.  相似文献   

13.
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结构特点的分析,研究了两国农产品贸易产业间和产业内的互补性;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间和产业内互补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双方具有潜在互补性和较大贸易容量及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以揭示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中印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在现实贸易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经济学界就一国外贸发展应该遵循何种战略原则的问题,出现了比较优势原则论与竞争优势原则论之争。然而,研究表明,这两种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提出并论证了超越这一争论的综合优势原则论:在国际贸易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遵循竞争优势原则则容易陷入赶超困境,只有遵循综合考虑外生比较优势、内生竞争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的综合优势原则,才能够使对外贸易和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An increase in the range of tradable goods is analyzed in a two-country Dornbusch-Fischer-Samuelson style model, where labor cannot relocate to another sector upon a non-expected increase in the range of goods that can be traded.The effect of liberalization on the terms of trade tend to favor the poorer country (the “East”), if (as assumed) the most sophisticated goods are tradable before reform. Second, under ex-post liberalization, there exists a class of workers in the West who are harmed because they face competition from Eastern workers and cannot relocate to other activities. But if the East's economy is relatively small, their wage losses are not very large. Things are different, however, if there exist asymmetries in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such that upon reform, labor can relocate in the East but not in the West. Some workers in the West can then experience very large wage losses. Thus, rigid labor markets in the West magnify opposition to reform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