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演进趋势,弘扬马克思主义人类交往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文明交往思想与经验,借鉴当代全球思想文化精华,形成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坚持多元多样是基础、平等尊重是前提、开放包容是动力、和合发展是目标,强调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统一、以我为主与兼收并蓄的统一、和而不同与聚同化异的统一,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指引,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消除了思想文化障碍,为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夯实了文化基础,也为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土壤与基础;从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阐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等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相似文献   

3.
王珏 《理论观察》2023,(12):45-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引领当代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根脉,是维持历史连续性、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基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传统文化百年理路的全部奋斗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积极引领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导主体,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自为主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场域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同向而行,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时代变化,以敏锐的时代性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深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不断汲取其中合乎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养分,厚植中华文明的根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思智慧、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引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及其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用中华文化来引领、用历代优秀文明成果来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道德传承的总和,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的坚实支撑,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的整体走向是前进的和发展的,但是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只有做到心怀敬畏、爱我中华,大力宣讲、普及周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这几点,才能在新时代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6):4-8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是《意见》全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自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精神命脉,必须传承和发扬好。龙江四大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坚持四大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实现龙江全面振兴挖掘持久的发展引擎和不竭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4,(24):F0002-F0002
正经严格审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老区建设》杂志名列其中。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总局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来自基层学校的代表,参加重庆第二届教师发展智库论坛,收获颇丰。尤其是专家们关于弘扬中华师道与传统文化教学培训的问题讲座,给我很大的启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发展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是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的政  相似文献   

11.
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传统文化读本《弟子规》热的兴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杂音的现象,从中华文化传统失落的原因入手分析,找到这种不和谐因素出现的原因,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加以改善:我们要传播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宣扬传统文化要有足够的耐心;打假,打掉那些利用传统文化来发财的投机分子,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杨强 《改革与开放》2012,(11):43-45
文化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强国之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孕育着深沉的教育力量.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悠悠华夏绵延千年,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帮助大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弘扬革命文化,丰富爱国情感;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14,(13):86-99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我国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已然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此举无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框架、建立了体系。而中、高考制度的改革也势必为国学在现有教育评估体系中增加应有的分量,值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兴之际,本刊会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客观要求。编纂修复文化典籍,发挥节庆、习俗的积极作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软实力,拉动综合国力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实现复兴伟大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制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全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云阳县教育委员会积极  相似文献   

18.
刘兴旺 《发展》2023,(1):86-8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秦人创造的历史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秦人源出东夷,为少昊之后、颛顼苗裔。因其远祖伯益辅佐禹治水有功,佐舜驯鸟兽,受赐姓嬴氏。禹帝崩“以天下受益”[1],禹子启夺天子位,伯益被杀,其族人四处流散“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2]。夏末,伯益后裔费  相似文献   

19.
<正>Invites cooperation INTRODUCTION《中国西部》杂志社简介《中国西部》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标志的大型期刊,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旅游局、中国社科院与西部十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二者融合的路径方式主要有:一是科学合理地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兴趣与理性认同;三是开展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