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业保险的必要性首先,农业的基础地位极其“弱质性”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需要一种为其提供灾害损失补偿的风险保障制度。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但是作为“露天工厂”的农业,其生产容易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贵州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每年因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数以万计,加之长期以来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致使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贵州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全省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陷入不断萎缩的被动局面,这与日益膨胀的农业风险与灾害损失极不相称。农业保险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理论研究的“热”与农业保险实践发展的“冷”之间的巨大反差,折射出我国的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就要求农业保险的研究必须寻求新的视角和突破口。本文集中讨论了一刀切的集中统一发展模式的弊端,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农业风险区域化的特征,得出了区域化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区域化发展对策。一、“一刀切”的集中统一农业…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不仅是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目前对农业实行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举措。对农业生产、农业贸易具有扭曲作用,不符合世贸组织和“绿箱政策”标准。但是我国可利用“绿箱政策”中所规定的“政府对农业所提供的一般性服务政策不加限制”的原则,通过加强农业立法、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来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属于一般商业保险的范畴,作为一种农业风险治理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发挥了保障经济、减灾防损和经济补偿的重要作用.但从其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许多问题已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制约,亟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需求与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祖荣 《农业经济》2006,(11):62-63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已是“WTO”成员国,在WTO框架下,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必须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在WTO“绿箱政策”下的一项重要的农业保护措施,受到世界上许多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由于农业科技还比较落后 ,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洪涝旱灾严重 ,而个体农民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 ,利用保险手段降低农业风险是有效途径之一。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稳定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乃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 ,同时也是世贸组织框架下世界农业政策的重要走向之一。一、我…  相似文献   

7.
发展“三高”农业,需要建立和形成一个新的有效的领导机制,来领导、指挥、沟通和协调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及农业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形成一个自我调控功能强、整体推进协调有力的“三高”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三高”农业发展的领导机制包括五种内容:1、启动机制。表现为决策指令系统。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而农业生产又时刻面临着风险。要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将保险机制引入农业生产之中。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需要保险,而农民却抵制、不愿参加保险。笔者多年来从事保险业,深深感触到这一矛盾的存在。究其原因,一是农民的保险意识很差,保险知识贫乏,不懂保险,即使参加了保险,也只知道交保费和赔款,认为交了保费就要给他们赔款,如果不赔或者没有“赔够”,就认为保险公司“骗人”。二是保障能力很低。现行农业保险条款比较老化,每亩作物的最高保险金额连亩成本的一半都达不到,补偿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在推行农业保险,很有些“撒豆成兵”的态势。不过,在看到农业保险“高歌猛进”的同时,也要看到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存在“前进中的曲折”。如保险覆盖面不够宽、业务运营费用较高、承保风险过于集中、农民因负担过重投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三农”保险的健康发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福建龙岩地区政府和保险机构的联手探索和实践,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汤国威 《山西农经》2022,(6):185-187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如今这一宏伟目标已经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但“三农”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农业保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相关保险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2014年国务院在“新国十条”中强调了要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保障民生的要求。淮安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发展大市,同时也是农业保险试点较早的地区。介绍了淮安市农业保险现行的发展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分散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的各类风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2006年黑龙江省提出了“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保险网络,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网”的目标,但由于农业本身高风险和目前政策性支持有限,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力求通过网络的构建,使农业保险成为真正的安全网,为农民增收作保障,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对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意义、推进现状、现实困境等进行多维剖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农业保险的稳定发展,良好的氛围是前提,完善的政策法规是核心,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是中心环节,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是关键,优质的服务是重要保障,以此为视角,提出了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机制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保险的发展思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定位及农业保险发展 北京农业定位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除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北京都市农业的作用与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满足人们“胃”的需求,而且体现在社会层面,其生态服务、生活参与的隐性价值也开始显现,满足人们“肺”、“眼”、“脑”的需求。实践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城市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上海的农业保险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个特殊的产业,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影响大,因此经常面临着变化莫测的自然灾害威胁。在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落后的状况下,许多“望天田”更是备受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困扰。1991年和1996年两次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1215亿和1666亿元,而所获得补偿只是损失的5%。可见,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远远没有发挥作用。农业还要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而也存在着市场变故的风险。为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业经营者减轻风险损失,有必要建立较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和经营机制。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范围将限定于非价格保护之一。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协议》的附件2中,就明确提出了政府可以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付本国农业。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业务,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农业保险体系已经十分发达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也应紧紧跟上,积极发展,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的保险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加入WTO后,“三农”问题极为突出,为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黑龙江垦区农业互助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互助保险是垦区为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而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种养业迅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却一片空白。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一要加快保险体制改革。首先在现有的保险体系中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农险业务;其次鼓励合作制商业保险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进入农村市场,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是由当地政府支持组建农业保险自救公司,财政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救灾资金,加上部分保险收入以险养险:第四是要大力引进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既能为农业保险进行示范引路,又能使农民收入得到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农业保险同单纯的商业保险性质是不同的。199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6月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薛驹在通过该法前汇报说:“在我国,农业极其重要,农业保险不可缺少,但又有其特殊性,应当另行立法解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同时将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段学慧 《农村经济》2011,(11):74-77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户和保险公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财政补贴的效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创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首先必须对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经营模式、管理机构进行创新,其次要对财政补贴机制本身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相关配套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的调研,总结了上海农业保险成功运作的几个关键方法和模式:政府补贴、“统保”、“共保”、“以险养险”。在上海这种较为特殊的都市农业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业务由于自然灾害较少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得以顺利地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采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办法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对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北 《中国改革》2003,(2):22-2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第二项任务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他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反复要求,继续抓好农业,但基层问题重重,归纳起来,农民们有十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