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江苏沐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热闹非凡.继9月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称号后,沭阳又成为了“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的首站,以全方位解读“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的最新发展动向. 沭阳成为新集聚“样板” 10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办,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的近20家中央媒体和行业媒体参加的“走基层看纺织——中国针织万里行”首站抵达江苏沭阳县,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调研、走访,了解纺织产业在这个苏北发展最快的县级城市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2015年在“经济冷环境”下,沭阳逆势而上,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支擅长招商、善于安商、力求富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精英团队为沭阳纺织产业发展谱写出了华彩篇章。诚然,沭阳经开区投资促进局、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一届年会暨“沭阳杯”第四届全国纺织行业新闻奖颁奖仪式刚刚落下帷幕,沭阳县的升级成果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打开了沭阳的新大门. 沭阳县是江苏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跻身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纺织产业是沭阳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包覆纱企业更是独领风骚,针织丝袜、包覆纱等产品单体规模已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纺织服装产业被确定为沭阳县“2+1”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东部地区投资回归将成为长期趋势之下,沭阳县率先规划了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这不仅开辟了针织行业的创新发展道路,更为纺织行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鲜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二+一”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围绕纺织服装产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率先在全国规划建设了全国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呈现出“经济冷环境、产业热发展”的沭阳现象。2015年,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分别授予“中国针织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奖”、“中国智能针织产业创新奖”、“全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奖”,而沭阳包覆纱产业则获得了“201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知名品牌示范区”称号,品牌强度600,品牌价值116.9亿元,是宿迁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今年1~7月,全县共引进各类亿元以上项目36个,协议投资总额103.35亿元。在东部纺织产业发展频遇瓶颈之际,为何沭阳能用“智脑”另辟蹊径,走出一条独具沭阳特色的产业之路?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对沭阳的纺织产业进行全方位扫描。  相似文献   

5.
4月10日,江苏省沭阳县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举办“中国(沭阳)纺织产业区域转移投洽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纺联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纺联副秘书长、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魏伟,以及中国恒天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纺织控股集团等在京部分央企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以来,沭阳纺织工业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的宗旨,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抢占人才高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软实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包覆纱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出了"沭阳包覆纱"的区域名片.  相似文献   

7.
如今,江苏沭阳县已经形成了“投资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投资回报最多”的干事创业热土,成为接纳产业转移的“洼地”、企业投资创业的“福地”,新常态下软环境这张沭阳名片更加闪亮.一些入园纺织企业“想着来,呆得住,立得稳,成长快”的范例不胜枚举,纺织产业异军突起、群芳争妍,包覆纱产业一枝独秀、领跑全国已不是传说.当然,沭阳承接的不是一般的产业转移,而是产业链高端、智能化的集聚.  相似文献   

8.
受困于生产、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中国纺织产业正有序而快速地进行着转移. 纵观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热地,不同地区、区域板块的表现参差不齐,不过有一个特点格外醒目:苏北“洼地效应”充分释放,“苏北表现”很出彩. 江浙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地区,由于近年来用地、资源等方面的相对饱和,面对苏北的种种优势,纷纷利用近水楼台优势加快向苏北产业转移. 地处苏北的沭阳县在本轮产业转移中就有着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近年来,沭阳先后引进江苏邦源、宝娜斯、江苏豪悦、嘉德纤维、月源纤维、西南智能纺织、苏锦昌大家纺、中阳纤维、江苏达丽智能纺织等亿元以上纺织项目24个,协议投资达70.5亿元,沭阳从无任何产业基础,打造成为国家级包覆纱产业基地,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6月19日,江苏省沭阳县举办了江苏省纺织行业跨江经济发展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座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赵洪,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处处长王冬青,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平等领导以及沭阳县委书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沭阳县委常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云峰,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魏伟和企业家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沭阳除了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今,更是前瞻性地瞄准了“智能针织”这一方向。今年3月,全国首家“智能针织产业园区”在沭阳奠基,沭阳希望能够以点带面,用“智脑”带动沭阳纺织产业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向“智能”方向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3月1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主办、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承办的“一带一路伴你同行·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推介会”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政府领导、协会领导、企业家及媒体近百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2.
沭阳县素以改革创新精神闻名全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沭阳速度”和沭阳经验,然而对于沭阳来说,改革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2月12日,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挑战”为主题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第三次理事会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研讨会在江苏沭阳召开,为沭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会诊、把脉.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受经济大环境的制约,近年来纺织服装企业普遍承压,然而在江苏沭阳开发区中小企业产业园里,记者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企业订单做不完,大部分企业都在争分夺秒地购进新设备,扩张产能.而今年4月奠基的“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更是出现了厂房还未建好,就被企业预定一空的盛况,这也使得政府不得不紧锣密鼓地规划起二期项目,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入驻需求…… 沭阳凭何受到纺织企业的青睐?已投资的企业对沭阳有着怎样的评价?沭阳提出的“智能针织”如今又有了哪些新动向?带着这些疑问,《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前往苏北第一经济强县——沭阳,希望透过在此投资的企业发展现状,对沭阳纺织产业进行全方位扫描.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又迎来了一位学术大咖——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训该教授.在参观考察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期间,王训该对园区重点企业江苏西南智能纺织有限公司和沭阳军顺智能针织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给予一一解答.而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王训该还与企业负责人互留联系方式,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王训该的到来,不仅是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纺织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推动落实的一次重大活动,也是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建设科研公共服务平台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词。顾名思义,“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产能供给,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近年来,江苏沭阳紧跟时代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切实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宛如春风吹暖沭阳智能针织产业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16.
沭阳,这个县域城市看起来却并不像是个县。
  代表意大利AUTOTEX公司前来沭阳考察投资情况的李伟此时正坐在车中,他望着道路两旁闪烁的路灯对记者说,“这里甚至比一般的市级城市还要繁华,沭阳确实不像是个县。”  相似文献   

17.
厦门海沧大桥为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连接厦门市(本岛)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陆)的重要通道,也是厦门市第二条进出口通道。建设该桥对厦门乃至闽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桥设双向六车道,全长约5390米,其中大桥工程长度约3140米。由东航道桥,西航道桥,东、西引桥,东渡互通立交主线桥及东、西引道等分项工程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解读国家"一带一路"最新相关政策,探寻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到底有哪些商机,了解当下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分享优秀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案例,一场名为"一带一路 伴你同行·国家级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推介会"的活动在CHIC2016春季展期间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9.
牛方 《中国纺织》2014,(11):134-136
按照《江苏省沭阳县针织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沭阳县针织产业总体发展路径为"抓住包覆,双向延伸"。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即苏北地区。按照江苏的历史,苏北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在苏南的企业也很少愿意转移到苏北来发展。沭阳作为苏北地区的县域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沭阳的经济一直排在江苏省末位。可是进入2013年,沭阳已经进入全国经济百强榜第51位,主要经济指标以两年翻番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江苏北部发展最快的县。  相似文献   

20.
“树障剪不断,难题解不完”的问题,严重威胁着电网安全,成了各地供电公司的一块“心”病。然而在杨树产业大县江苏沭阳,却是另一番景象:“空中电力线路,地面花卉苗圃”。一排排风中漫舞的垂柳、一株株青翠欲滴的桧柏、一颗颗含苞待放的海棠……在沐阳,输电通道里的和谐景象随处可见,原本输电线路下的成排杨树已被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花卉苗木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