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对于坏账和坏账损失的核算,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分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文章主要论述企业会计制度中坏账和坏账损失核算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坏账损失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如果能够全部实现对产品的现金销售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要做到这一点却几乎是不可能的。面对市场上众多同类产品与替代产品的竞争,产品的市场饱和度不断提高所带来的供大于求之间的矛盾,同行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利用应收账款作为信用手段的企业营销策略,无疑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加销售收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是有成本的,销售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应收账款数额过大,账龄时间拖延过长,势必造成坏账、呆账风险,从… 相似文献
8.
9.
10.
浅议企业坏账损失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间的经济交往大都通过契约、合同的订立与履行进行运转,在货币与物资不直接对流的情况下,商业信用的失败,不可避免地会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一个企业为了赢得竞争主动权,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往往以赊销或预付手段加速企业经营的循环,提高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会计必须如实核算企业账款的往来,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面对着金融危机重压下.不少的企业将出口转向内销上来,由于对于应收账款与市场占有率控制中。无法发挥最应有的效应。因此,企业在应收账款中所存在的财务危机主要集中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方面,传统中的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的坏账准备,通过坏账数目来预测企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越发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13.
坏账业务包括坏账的核销、己核销的坏账又收回,以及采用备抵法核算时计提坏账准备等业务,其会计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在这些业务中,除收回已核销的坏账需在现金流量表正表反映外,其他业务由于与现金收、支无关,故只在填列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时才会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核算的目的不同,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应当如何处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8月22日下发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对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作了进一步明确。本文就坏账准备的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艳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9-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坏账损失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坏账损失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和桎梏。企业由于不能收回货款,使资金无法有效地周转,企业就会面临经营危机。如何预防坏账损失以化解企业风险,是每个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已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款项,在以后年度又收回的,应计入收回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对提取坏账损失的纳税人来说,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下面从企业产品销售和提取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过程来分析这一问题。企业产品销售实现后,不论账款是否收到,都应计入产品销售收入,因此也就计入了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由于某种原因,认为货款无法收回,经确认,作为坏账予以转销,若在以后年度又收到了已… 相似文献
17.
有的经营者为了实现任期目标,夸大业绩获取任期利益,往往不顾坏账风险盲目赊销。在增加当期盈利的同时,导致了后期坏账屡屡发生。而且由于现行法规规定的坏账准备计提率过低,还造成了坏账处理难度的加大,谁也不愿在本期内处理坏账损失。因此,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考虑提高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率的问题。以正确反映各期盈利。 相似文献
18.
宗宏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11):18-18
从部分乡镇企业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企业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过大,应收销货款一直居高不下.笔者认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如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到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乡镇企业只有以种种方法控制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应收账款的清理回收力度,才能减少企业坏账损失的发生.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这种处理办法与客观事实不符,而且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坏账损失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或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仅吸收了备抵法的优点,而且能真实反映确认的收入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