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的概念 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审计业务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出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发表不恰当意见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审计失职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审计失职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业务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和事实偏离的风险.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风险,但也不容忽视.审计失职风险涵盖的范围会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加重而扩大.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偏离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由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决定,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其对会计和审计准则的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难以用客观的标准规范.这种判断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不确定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判断,必然蕴含风险.另外,审计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大审计结论中蕴含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努力研究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避免会计事务所承担诉讼责任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承办审计业务过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或者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或者出于故意不作充分披露。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发表不恰当意见而遭受损失或不利的可能性。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审计失职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审计失职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业务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导致审计结论和事实偏离的风险。它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风险。但也不容忽视。审计失职风险涵盖的范围会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加重而扩大。审计职业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不可避免审计结论与事实发生偏离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由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决定,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受其对会计和审计准则的掌握程度、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以及对特殊情况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难以用客观的标准规范。这种判断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不确定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判断,必然蕴台风险。另外,审计人员和审计客户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加大审计结论中蕴含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努力研究审计风险,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避免会计事务所承担诉讼责任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审计风险,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的可能性.一般来说,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审计风险并且具有潜在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专家比例及是否存在本公司高管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其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浅谈会计工作中审计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将会计审计行业恢复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逐渐加大,为了应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会计行业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但在随着这一系列发展变化而来的,还有一些负面的作用,审计风险也应运而生.本文从审计的基本含义出发,阐述了审计风险的含义以及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风险是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披露过程中,不能适当体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据以准确作出相关决策的可能性,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内部风险涉及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和制度规范中的固有缺陷和会计师的行为风险。公允价值会计风险的控制目标是减轻或消除公允价值在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改善并提高企业公允价值会计风险控制的能力。公允价值会计风险可扩展到公允价值审计风险和公允价值财务分析风险。  相似文献   

7.
杭萧铜构事件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已从公司本身的问题过渡到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审计问题.文章通过对杭萧钢构事件的反思,针对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会计事务所文化建设,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强诚信建设等措施,以降低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陈尧 《经济论坛》2007,(6):131-133
1.稳健性原则的涵义。稳健性原则,也称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会计核算中,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审慎反映,以保证充分顾及企业经营中所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避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根据不足的乐观。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提出,稳健原则要求当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会计人员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张利霞 《经贸实践》2016,(3):165-166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产生,原有的有关防范审计风险的理论和措施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于全球的经济形势不断地发展变化,电子商务也会随着经济形势向前发展,最终电子商务会进一步推动经济进步,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经济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企业会计方式,在会计假设,以及会计记账等方面提出不同的审计标准.因此电子商务对与企业的发展管理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电子商务的审计更加的严格,因为如果不能够更好的审计新的经济形式,对于投资者以相关利益者无法交代,也就会让会计失去核算和监督的职能.本文针对电子商务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出不同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淡计算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计信息电脑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已经不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由此计算机审计方式应运而生,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往往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实施审计,这无疑给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风险,并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瑞红 《经济师》2005,(3):213-213,249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经常存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文章就其产生的几大主要原因 ,如 :审计对象经营活动的复杂、公众对社会审计的期望值过高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水平等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捷纯 《当代经济》2009,(22):144-145
本文在对审计风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和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四点建议,即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准,完善法律体系、加大依法惩治力度,健全外部监管机构和被审计公司要加强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经济问题,环境风险评价以及相应的管理控制是现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也是重要的管理学科.在会计思想演进的过程中,会计逐渐参与到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即会计控制思想和行为方面.因此,需要决策层通过环境管理视角来重视环境会计信息,并且学会主动利用会计、审计以及财务控制对公司节能、降耗以及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来解决生态环境产生的相关问题,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本文主要对环境信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刍议会计风险之特性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云  王艳 《现代财经》2008,28(3):63-67
风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存在着风险.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会计风险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会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会计风险的表述进行规范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会计风险的特性,并提出了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审计不断发展,审计重要性逐步引起人们重视.重要水平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始终.从国内外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演进可见,会计界对审计重要性的定义是一致的.重要性的判断标准适常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来考虑.CPA在审计实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存在过渡依赖数据和公武及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因而,在运用审计重要性时关注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轮换审计小组成员,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审计风险,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没有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或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总体上已经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审计人员却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据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姚矿 《技术经济》2000,19(7):62-64
近年来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在这种审计模式下 ,审计风险的评估是审计过程的重点 ,是判断审计证据充分性的重要环节。因此 ,分析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 ,有助于更好地指导风险基础审计实践。一、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产生审计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变性 ,审计活动几乎都是在某种程度的不确定状态下进行的。因此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 ,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审计风险。从最狭义的角度理解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审计人员在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崔云侠 《当代经济》2009,(14):38-39
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无疑是存在风险的,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过程的始终,渗入到审计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审计风险又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又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由于这种审计风险的存在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会担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没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就谈不上法律责任的问题,探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助于研究采取何种方式避免审计风险,减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会计研究文献发现,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简称"税会差异")中包含了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信息。既然税会差异中包含了企业盈余管理的信息,那么有大额税会差异的公司,审计风险必然相对较高,审计师从而会增加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收费。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大额税会差异是否有助于解释审计风险和审计收费。研究结论发现,大额税会差异和较高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税会差异可以被审计师用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从而决定自己的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自其产生以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然后介绍了产生了审计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规避这些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