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能够促进对不可再生的  相似文献   

2.
从空间结构上看,存在着物理空间结构以及对政策,评价和策略优化直接起作用的广义空间结构,即社会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等。这些广义空间结构及其要素对经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概念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物理空间和广义空间。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具有三维属性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结状态,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程与特征,对城市空间的增长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控制,对于阻止或减缓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向合理的空间形态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烟台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烟台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做了分析,以期对烟台市未来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西安市文化娱乐企业兴趣点(POI)和城市空间矢量数据,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采用核密度分析和热点探测模型,探究城市文化娱乐业热点的广义对称结构与规模等级结构,揭示城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文化娱乐场所在西安市主城区总体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形成“内密外疏、南密北疏”和“多核心”的空间格局,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南北轴向和潜在的西南—东北轴向分布特点,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大致符合总体布局特征,但是各自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西安市文化娱乐业具有明显的空间对称规律与等级秩序规律,大型、较大型文化娱乐业热点在空间上呈现出轴对称、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等模式,在横向上反映了城市空间的整体与局部结构形态,而不同等级热点区之间具有的等级结构和包含关系,则在纵向上表征了城市内部结构的规模等级特征;(3)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演变的阶段性与区域性的集中体现,文化娱乐业及其各业态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城市物质空间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消费分层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物质空间因素是重要约束力,社会经济因素是核心驱动力,消费分层因素是关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作为城市空间的崭新要素,在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也产生较大影响.本文试从长春市区内5个重点开发区入手,将其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组成单元,研究它对长春市的城市郊区化、产业空间、社会空间和居民活动空间的影响.指出开发区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空间优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压力,科学地做好城市规划和设计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的空间弹性蕴含在城市开放空间之中,本文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各要素的生态设计,以期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北京郊区化进程中的“超非均衡”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永玲 《经济地理》2011,(9):1458-1462
采用反映空间密度特征的密度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差异系数,对北京市总人口和就业人口分布的聚集(分散)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空间分布的空间差异性(不匹配程度)进行了分析。试图从要素构成上分析郊区化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内容,并从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异程度来理解城市内部要素的空间联系以及形成的"超非均衡"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内部,中心城市有"超大核心"的发展趋势;尽管总人口的变动趋势表现为普遍分散化,产业的迁移趋势却明显在特定地区集中,从而导致职居失配加剧。郊区化导致城市"由非均衡走向超非均衡"的空间结构,而不是由非均质走向均质化的郊区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281个城市2003-2013年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空间结构方面,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空间结构具有“粘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集聚的空间分布结构,TFP显著提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我国南部、东部一带,效率改进和效率下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和北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分布.在空间关系方面,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正向依赖关系,并且正相关性不断加强.因此,现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应重点关注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市场一体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它反映了城市资源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程度,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同时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城市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荣朝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7,27(1):104-107,92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将会促进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生态学原理深入分析了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机制,构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对全球尺度、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和地区尺度等不同层次上的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①城市群范围内城市规模大小合理、密度适宜,空间组合有序,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②“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必然趋势;③“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下形成的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间结构重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区城经济增长具有与产业结构重组同样重要的意义,空间结构重组主要包括要素重组和状态重组两部分。要素重组从节点、通道、流、网络和等级五方面进行;通过调整各组成要素的“配比”和相互关系,使区域空间结构状态实现最优。空间结构重组具有显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处于不同的空间发育阶段的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要素贡献度是不一样的,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和实现机制也不同,因此具有相应的不同地域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7):50-60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城市联系更为紧密和均衡,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的过程。运用分形计量模型、修正引力模型以及熵值法,对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质量较高,表现为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开始显现,城市整体空间布局较为均衡,城市之间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2)成渝城市群规模结构质量欠佳,表现为城市规模结构体系发育还不成熟,中间位序城市缺失,尚未形成大—中—小城市梯度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城市联系依然呈现放射状非均衡结构,城市群边缘区和省际接壤区存在城市联系"洼地",成都—重庆双核城市间联系尚不充分,城市群城市联系质量有待提高。(3)成渝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同步,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双核"特征突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4)完善成渝城市群交通网络,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强化边缘区和接壤区跨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能有效推进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理》2021,41(7):193-201
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交互作用是城市群城市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素流动的映射表现,系统地构建其交互作用机制,对于丰富城市群扩张理论和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构建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交互作用框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揭示二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将共生理论引入城市群扩张研究中,从城市开发和生态保护二元共生视角提出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新思路。研究表明:(1)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整体上表现出阶段性特征。(2)由自然、经济社会和空间三个维度构成的"驱动—协调—约束"共生机制是实现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分区管控、治理修复与城市用地扩张方面的监测预警、城市更新形成多维交互作用,最终实现二者的共生发展。(3)基于共生机制框架提出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二元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形成高效集约、生态安全、宜居宜业的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相似文献   

15.
参阅大量文史资料,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哈尔滨的社会变迁、城市发展过程等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变迁与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消长、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相关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变迁对哈尔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秦学 《经济地理》2003,23(2):267-271,288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有坤  樊杰 《经济地理》2012,32(6):53-58
在生产生活活动对国土空间的旺盛需求背景下,人们却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必须明确区域城市空间相对合理的增长上限。以区域人居环境的相对最优化为目标,从城市化角度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生态景观单元是否适宜于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地形坡度、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等4个方面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评价体系;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得到北京区域城市空间增长最小累积阻力分布;同时借鉴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规律,尝试对处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技术要素投入水平下的城市空间增长上限及阈值区间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修颖  于涛方 《经济地理》2007,27(3):447-451
目前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进入了由计划空间向外向型空间转化的转型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基本形成了具有城市等级体系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但网络结构和辐射轴还不健全。经过20余年的开放,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增长功能的空间单元。从多方面考察,长江三角洲区域仍然是我国未来重要的空间集聚区域,集聚仍然是主要的空间结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发生学角度应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城市地域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的历史过程,探讨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耦合模型和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对青岛拥湾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分析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及地铁建设对青岛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方略及政策措施:胶州湾岸线和黄海岸线要进行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分工;建设黄岛、胶州和城阳新城,构建具有生态镶嵌结构的网络城市;推进产业地域分工,实现产业空间整合;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嵌入式发展"斑块经济";对历史街区进行"拼贴式"改造,促进城市功能转型;整合推进城市外部空间拓展与郊区城镇化;调整行政区划,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叶强  谭怡恬  谭立力 《经济地理》2011,31(3):426-431
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为活跃,对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功能要素之一。以商业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大型购物中心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大型购物中心是商业空间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业态结构、空间区位的集聚与扩散作用是城市商业空间规模与等级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